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應天門

(日本平安神宮正南門)

鎖定
應天門原是平安京大內裏的正廳朝堂院的南面正門,名稱取自洛陽紫微城應天門。 [1]  [2-3]  平安神宮應天門作為第四屆內國勸業博覽會的紀念碑,於平安遷都1100年的明治28年,與大極殿等共同營造, [4]  具有雙層構造,其規模為平安時代應天門的八分之五。 [5] 
中文名稱
應天門
外文名稱
応天門
地理位置
日本京都市
門票價格
免費

應天門宮門性質

應天門,是日本京都市平安神宮的正南門。

應天門宮門結構

應天門是具有雙層構造的門樓,被塗上了大紅色。

應天門建制沿革

明治25年(1892年),為調查桓武天皇的事蹟而入洛的田口卯吉,在京都商業會議所的中村榮助副會長見面會上。同年恰逢平安遷都千百年,提議舉辦“平安遷都千百年祭”。收到提案的中村立刻向碓井小三郎等實業家協會會員徵求意見。該協會於同年5月,作為紀念節及其伴隨的活動,建議第4屆內國勸業博覽會邀請京都參加,並提交給京都市參事會。在市會上也通過了參事會提交的紀念祭行議案。
市會設立了以第一任市長內貴甚三郎為委員長的委員會,以實現計劃為目標。在東京,明治25年11月,公爵·近衞篤磨成為會長,設立了“平安遷都紀念贊助會”,在全國範圍內召集董事·會員,形成了財政方面的合作體制。第二年,京都府也加入,提出了創建平安神社的計劃。對此,贊助會提議將桓武天皇供奉的平安神社及其神殿的大極殿復原。京都府當初計劃在平安朝本來的地方恢復朝堂院全體,但由於收購用地和資金等問題,決定將大極殿和應天門恢復為8分之5規模。設計由伊東忠太和木子清敬進行,同26年(1893)開工,28年2月竣工。27年2月,贊助會獲得了成立平安神社的許可,28年3月15日作為“官幣大社平安神宮”舉行了鎮座祭。 [5] 

應天門宮門規模

京都府當初計劃在平安朝本來的地方恢復朝堂院全體,但由於收購用地和資金等問題,決定將大極殿和應天門恢復為8分之5規模。 [5] 

應天門應天門之變

清和天皇,貞觀八年〔866年〕閏三月十日夜間,太極殿前的應天門突然起火,連兩側的棲鳳樓和翔鸞樓也一併被火海吞沒。這或許只是一場天火,並沒有人為因素存在,不過朝中各派卻藉着這個因頭開始互相攻訐,最終導致了一場大清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