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復活

(馬勒第二交響曲)

鎖定
馬勒的《第二交響曲》,C小調,作於1894年,因為末樂章使用德國詩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詩作《復活》,而命名為《復活交響曲》。這部作品,1895年3月4日由理查·斯特勞斯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首演了前3樂章,1895年12月3日由馬勒自己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首演全曲。全曲包括5個樂章。
中文名
復活
外文名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1] 
別    名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 [1] 
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

復活作品介紹

馬勒的第二《復活》交響曲是除了他的第一交響曲外,演出機會和錄音均最多的一首,單是錄音的版本,估計最少已有三十多個。
馬勒完成第一交響曲後,即動手寫作第二《復活》交響曲,費了六年,到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完成,時年三十四歲。一八九五年五月四日,在理察斯特勞斯指揮下,於柏林首演了前三個樂章,但反應不佳,樂評幾乎全是抨擊和謾罵。十二月十三日,才由馬勒親自指揮下演奏全曲五個樂章,這次演出票房極差,不少樂評人亦拒不出席,馬勒演出當天又不適,演出後便暈倒,但反應卻很成功。
事實上,馬勒費了很長的時間和精力,為終章尋找適當的歌詞,思考它的音樂和結構,他曾博覽羣書,細讀整本聖經,後來他崇拜的指揮家畢羅去世,馬勒前往漢堡參加葬禮,在安息禮拜中聆聽到克羅斯托克(KLOPSTOCK)作詞的《復活頌歌》(AUFERSTEHEN/RESURRECTION ODE),深受感動,並決定拿這詩篇寫作第二交響曲的終樂章。至於第二、三、四等三個樂章,則以間奏曲的感覺創作,因此,全曲的重心也就在前後兩個樂章上。

復活樂章組成

馬勒的《第二交響曲》
樂章名
時長
1、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I.莊嚴的快板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I: Allegro maestoso
00:23:19
2、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II.中庸的行板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II: Andante moderato
00:11:33
3、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III.沉靜流暢的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III: In ruhig fliessender Bewegung
00:10:45
4、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IV.“原始之光”(非常莊嚴,但質樸的)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IV: "Urlicht":Sehr feierlich,aber schlicht
00:05:44
5、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V.終曲—諧謔曲速度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V: Finale-Im Tempo des Scherzos
00:21:30
6、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終曲合唱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Chorus:"Aufersteh'n"
00:15:27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