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黎

(北魏大臣)

鎖定
張黎(?~452年),雁門郡原平縣(今山西省原平市)人。北魏時期大臣。
善於籌算,忠誠正直,得到道武帝拓跋珪賞識。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後,拜侍中,封廣平郡公,掌管機要事務。太武帝拓跋燾即位後,拜大司農鎮北將軍參豫軍國大事。從平胡夏後主赫連定,拜徵西大將軍雍州牧,奉命鎮守長安。抵抗柔然入侵,輔佐景穆太子拓跋晃。清約公正,老成勤勞。南安王拓跋餘即位後,出任太尉
文成帝拓跋浚即位,以朝議不合旨,遷外都坐大官興安元年(452年),坐巫蠱之罪,與司徒古弼一起處死,時人冤之。
所處時代
北魏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雁門原平
逝世日期
452年
本    名
張黎
官    職
侍中 大司農 雍州刺史 太尉
爵    位
廣平郡公
張黎,是雁門原平縣人。善於書寫計算,得到了太祖拓跋珪的瞭解與厚待。太宗拓跋嗣即位,因為忠誠正直,頗為器重,賜為廣平郡公,掌管機要事務。
世祖拓跋燾即位,以為有功舊臣,委以輔佐重任,授任大司農,軍隊國家大事的商議,張黎時常參與,加授鎮北將軍。以征伐赫連定的功勞,升軍號為徵北大將軍
延和二年(433年),隨樂安王拓跋範、濟南郡公崔徽一起鎮守長安。清廉簡約,公正平實,很有名聲。被接替的時候,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產。
世祖拓跋燾詔令張黎率領兵士一萬二千人,打通莎泉道。太延二年(436年),世祖征伐涼州時,蠕蠕主吳提乘虛入侵,令張黎和司空長孫道生抵禦出擊。
太平真君五年正月(444年2月10日),景穆太子拓跋晃初掌朝政。張黎和東郡公崔浩等人輔佐政事,忠心侍主,不是公事絕不談論。詔書説:“侍中廣平郡公張黎、東郡公崔浩等人,在東宮為師傅,有老練成熟的辛勤,我很讚許。現賜布帛各自一千匹,來表彰舊時功勳。”
正平元年六月(451年),景穆太子拓跋晃在東宮逝世,令張黎為太尉公,秉持符節封贈太子諡號。
世祖為宗愛所弒後,吳王拓跋餘繼位,年號承平,以張黎為太尉,古弼為司徒。
不久,文成帝即位。興安元年十一月(452),因議論朝事不能合乎旨意,罷為外都大官。不久,坐巫蠱之罪,隨同古弼一同被殺,時人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