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曉麗

(內蒙古科技大學教授)

鎖定
張曉麗,教授,女,1975年10月21日出生,內蒙古赤峯市人。200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現任文法學院學術副院長、教授委員會委員 [1] 
中文名
張曉麗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內蒙古赤峯
出生日期
1975年10月21日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文學博士
職    務
文法學院學術副院長
職    稱
教授

張曉麗人才培養

張曉麗教授培養在讀碩士研究生1人。 [1] 

張曉麗工作簡歷

2000年9月-2003年7月,就讀於內蒙古師範大學,並獲得文學碩士學位;
2003年9月-2005年9月,執教於山西省長治市長治學院,主講“文藝學”一課;
2005年9月-2008年6月,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中心,並獲得文學博士學位;
2008年6月至今,執教於內蒙古科技大學,主講“文藝學”、“文學理論原著選讀”等課程; [1] 

張曉麗教學情況

自2008年就職於內蒙古科技大學以來,一直從事與漢語言文學相關課程的建設與教學。為全校學生主講的公共選修課有:《大學語文》、《古典詩詞》、《文藝美學》。爾雅通識課有《美學原理》、《口才藝術與社交》、《中華詩詞之美》。漢語言文學專業專業基礎課有《文藝學》、《美學》、《基礎寫作》、《文學理論原著選讀》等課程。教學中,改革已有“文藝學”教學現狀,將實踐性的批評理論滲入教學中,“文藝學”一課被評為2012年校級重點課程。2012年5月,所寫《文學理論原著選讀》講義獲評為內蒙古科技大學2012年度校級優秀講義。
2016年7月後,除繼續為漢語言文學專業講授《文藝學》、《文學理論原著選讀》課程外,擬為文法學院新專業:秘書學專業講授專業基礎課《文學概論》、《美學》;專業選修課《經典影視鑑賞》、《文心雕龍選讀》等課程。 [2] 

張曉麗研究方向

張曉麗教授的研究方向為中國思想史,主要研究領域涉及中國小説評點者思想研究、儒學思想研究、土默特史等。近年來,主持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1項,校級創新基金項目1項,參編教材3部,發表學術論文11篇,其中CSSCI1篇,核心期刊6篇。主講的本科生課程“文藝學”課程2012年被列為內蒙古科技大學重點課程。 [1] 
正藉助土默特檔案,對清代土默特文廟的祭孔活動展開研究。另發現清代大青山地區退耕還牧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1] 

張曉麗科研項目

(1)2009年,主持內蒙古科技大學校內創新基金項目《直取其文心:金聖嘆小説評點方式研究》(2009NC094);
(2)2010年,主持內蒙古高等學校科研項目《草原文化的影像敍事:塞夫、麥麗絲電影敍事研究》(NJSY12106)。 [1] 
(3)2014年,主持內蒙古科技大學教學教改重點項目《人文選修類課程的建設與管理研究》(JY2014016); [2] 
(4)2015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小説評點派影響下蒙古族小説點評的構建與發展研究》(15BZW020)。 [2] 

張曉麗代表性論著

(1)中國小説評點敍事的現代轉化[J].前沿,2011.4.
(2)論劉勰與金聖嘆“文心”的差異性[J].名作欣賞,2011.7. [1] 
(3)文化詩學語境下的中國小説評點關鍵詞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2013.4.
(4)《一九四二》:歷史的影像敍事[J].電影文學,2013.9
(5)直取其文心:金聖嘆小説評點方式研究[M].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2.9.
(7)主編《新編經濟法》(第三版).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0.9. [1] 

張曉麗所獲榮譽

2008年-2010年擔任漢語言文學專業2008級學生班主任,被評為2008-2008學年度“校級優秀班主任(輔導員)”。 [2] 
2012年,獲內蒙古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1] 
論文《論劉勰與金聖嘆“文心”的差異性》,獲2014年包頭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三等獎。
2015年度,內蒙古科技大學師德先進個人。 [2] 

張曉麗講授課程

《史學經典選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