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慶第

鎖定
崇慶第,又稱崇慶第圍,位於廣東梅州梅縣鬆口鎮,建於20世紀40年代,是仁愛堂第四代掌門人古國耀等五兄弟出資,委託其伯父古秀階回鄉建造的客家圍村建築 [1] 
所屬年代
民國 [1] 
出土地點
廣東梅州
別    名
崇慶第圍
建築類型
客家圍屋、客家圍村、客家圍寨、客家圍堡
民居類型
客家民居
村落類型
客家圍村
崇慶第是典型的客家圍龍屋建築,前方是半圓形水塘,後方是半圓形西式兩層樓的圍龍屋。記者繞過水塘,來到大門口,“崇慶第”三個大字格外入眼,楹聯上刻着“崇嚴祖德、慶祝春熙”的訓示。從崇慶第保留至今的規模,仍可想象當年古石泉子孫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輝煌。
崇慶第
據古石泉後人介紹,他祖輩在馬來西亞創建仁愛堂後沒多久便發展得有聲有色,在1950年代還一度執中藥界操盤叫價的牛耳,更為馬來西亞華人驕傲的是,仁愛堂是馬來西亞第一家使用郵局信箱的商行。據説,這個足於炫耀其歷史地位的P.O.BoxNo.1,Penang(檳城第一號信箱)曾讓渣打銀行開價15萬元並附加其他條件要求仁愛堂後繼人轉讓,遭仁愛堂拒絕 [1] 
據廣東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博士周雲水研究考證,崇慶第有非常濃厚的客家傳統文化的烙印。崇慶第內部橫樑有各種經典故事繪圖,比如“蘭桂騰芳”、“杞菊延年”、“錦上添花”、“木蘭從軍”、“趙子龍單騎救主”等主題,體現了古家家族成員之間強調孝順、和睦、忠誠的傳統文化底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