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岐山擀麪皮

鎖定
岐山擀麪皮是中國陝西省岐山縣傳統風味小吃。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具有筋道、柔軟、涼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是西北較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之一。其麪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調味講究,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如今是關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中文名
岐山擀麪皮
外文名
Qishan noodles
分    類
陝西小吃
口    味
軟(松綿柔嫩)、筋(筋韌耐嚼)、辣(辣香適口) [1] 

岐山擀麪皮菜品歷史

岐山擀麪皮菜品起源

岐山擀麪皮 岐山擀麪皮
岐山傳統風味小吃。此小吃又稱岐山御京粉、岐山麪筋皮子。創始於清代康熙年間。那時,岐山縣北郭鄉八畝溝村王同江在北京皇帝御膳房裏當司廚,根據自己多年的豐富經驗,在實踐中首創出這種麪食,由於在京城僅作為御膳,故名。康熙末年,王同江年老歸鄉,在八畝溝收徒傳藝,開設店鋪,經營御京粉。從此,宮廷食品傳入市肆民間。
八畝溝村自王同江以來,歷代相傳,為岐山御京粉加工經營盛地。隨着時間的推移,御京粉的流傳範圍愈來愈廣,遍及於西府寶雞、鳳翔、扶風、眉縣城鄉。但以質量和特色而論,仍以八畝溝村的為最佳。 [1] 
岐山擀麪皮是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附近特產,在周邊地區亦有產出,可味道最地道應還是在岐山縣。其形似寬面,幾乎透明,津而耐嚼,再同潑油辣椒,鹽水,香醋等調料加以調和,口感極佳。當地人在夏日經常將其當為主食,就是在寒風冷冽的冬天也是桌上佳品。

岐山擀麪皮發展趨勢

岐山擀麪皮 岐山擀麪皮
岐山擀麪皮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又一美食,早已香滿省內外。用適量的上等麪粉,加水揉成麪糰在清水中搓揉稀釋開,以能用羅兒過濾為宜。停留在羅面上的就是麪筋,過濾在盆內的就是澱粉。澱的時間使水與麪粉分離為宜。接着把留在粉上的浮水倒淨,然後移入鍋內文火加熱温,燒沸後用短擀麪仗攪拌,形成塊狀時,用木塔塔(形狀似木工用的泥模)用力在鍋內不停的翻壓,待熟到五六成後移到案板再擀。一般按一張麪皮約一兩面粉的標準,將面塊撕成等量的麪疙瘩,再特別光滑平整。接着用兩頭直徑相等的短擀仗,先後用力壓薄邊沿,然後用勁依次性向前推去。每擀一張,底面須用食油潤過,然後10張或20張一疊,移入籠內蒸熟,出籠後,即成透亮的麪皮。
岐山擀麪皮調料也很講究,食鹽要化成鹽水,辣子不能太辣,用羅兒篩過後,用熟油澆過,加點五香粉芝麻佐料,醋要自釀的大麴陳釀。通過精細加工製作的麪皮,才真正能體現出岐山正宗擀麪皮的“白、薄、光、軟、筋、香”的風味特點,令人百吃不厭。
涼皮、擀麪皮是我國北方黃河中下游一帶發明的一種民間風味小吃,涼拌、熱炒均可。由於其直接用面水製作,出機即為熟品,使這種膾炙人口的風味小吃食品人見人愛。 涼皮機是技術人員綜合傳統的麪皮機優、缺點研製的最新一代麪食設備。能製作涼皮、米皮、擀麪皮等產品。生產時只要將面水倒入料斗內,出機即為熟製品。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好的傳統品牌,我們不但要珍惜,還要把它發揚光大。時代在進步,人們的口味也在變,再好的東西也得跟上潮流。岐山擀麪皮,在西府寶雞可謂家喻户曉、婦孺喜愛。但經營者都是支個攤就開張,誰也沒有想過要把岐山擀麪皮做成像肯德基、麥當勞一樣的連鎖店。新一代的岐山人把祖宗傳下來的名吃擀麪皮做成連鎖店,讓岐山特色小吃走出了陝西,走向全國,富裕鄉親。“洋裝”擀麪皮已經面世:一個精緻的大包裝袋,打開塑料袋,首先是兩個透明的小口杯裝的汁子和油潑辣子,小口杯都是一次性封口,還有餐巾紙、一次性竹筷及牙籤,而擀麪皮就裝在一個精緻的無害化紙碗中,一切都顯得那麼時尚。首家包裝麪皮隆重上市後,連鎖加盟已呈火爆之勢。
涼皮一般是涼吃的,近年有好事之人把涼皮熱着吃,即現蒸現吃,故有人稱其為熱麪皮,味道很特殊,頗受市場青睞。看來任何小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

岐山擀麪皮製作方法

岐山擀麪皮 岐山擀麪皮
將上白麪粉用清水約和成麪糰,盤軟揉光,放入大瓷盆內,倒入清水,用兩手將麪糰托起,用手指與手掌揉洗5分鐘,再加清水揉洗。如此反覆,加水揉洗10多次,直洗到沒有澱粉成為麪筋塊時為止。然後將麪筋塊用清水衝淨,放案板上回餳半小時。澱粉水過濾,沉澱約3至4小時後,撇去清水及雜質,只留澱粉漿。 將鐵鍋放小火上燒熱,先在鍋底刷一層菜籽油,再用大瓢舀澱粉漿倒入鍋內,立即用一塊長方形小木板不斷攪動,使澱粉漿凝結成面塊。然後用特製的“木泥子”不斷推動盤壓,使粉漿受火均勻,直至面塊約八成熟、有韌性時即可。
岐山擀麪皮 岐山擀麪皮
把制好的面塊在抹上菜籽油的板上,趁熱稍揉搓,盤光,擺放在木板的一端,用濕布蓋上,保持温度。從發熱的面塊中,揪取面劑,用力揉搓成長條,用手拍壓成面片,抹上一層菜籽油,然後用擀麪杖,在面片中間一壓,就勢兩臂用力均勻地向前推擀至邊緣,再向後回擀,一次擀成厚約0.33釐米的薄面皮,再抹上一層菜籽油,用刀將四周邊緣切去,成為33釐米見方的面片。上籠用旺火蒸約40分鐘,取出,待涼後,一張一張分開,切成韭菜葉形的條,即成麪皮。 [1] 
食時根據食者的口味輕重及愛好,分別調入精鹽、香醋及調料辣椒油,攪拌均勻,盛入碗內即成。 [1] 

岐山擀麪皮菜品特點

白(色澤乳白)、薄(薄而勻稱)、光(光滑透亮)、軟(松綿柔嫩)、筋(筋韌耐嚼)、辣(辣香適口)。富含碳水化合物及必需脂肪酸和蛋白質,有養心和氣、補胃之功效。 [1] 
岐山擀麪皮 岐山擀麪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