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奈半島狼

鎖定
基奈半島狼(學名:Canis lupus alces)曾是所有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個亞種,全長2.0-2.2米,肩高0.9-1.1米,體重70-105千克。全身毛色主要為灰色,稍帶些白色和黑色。體型勻稱,四肢修長,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頭齶尖形,顏面部長,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覺靈敏,聽覺發達。
雜食性。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在非常飢餓時,果子,塊莖和一些植物都是它們的食物。這種兇惡的動物卻極有潔癖,平時十分注意保持窩內的衞生。分佈於美國阿拉斯加基奈半島。1925年被認為是完全滅絕。
拉丁學名
Canis lupus alces
別    名
基奈山狼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食肉目
犬科
亞    科
犬亞科
犬屬
灰狼
亞    種
基奈半島狼
分佈區域
基奈半島美國阿拉斯加
命名者及年代
Goldman, 1941
中文名
基奈半島狼
外文名
Kenai Peninsula Wolf

基奈半島狼形態特徵

基奈半島狼
基奈半島狼(3張)
基奈半島狼曾是所有犬科動物體型最大的,全長2.0-2.2米,肩高0.9-1.1米,體重70-105千克。比現存最大的犬科動物北極狼還要重上10千克。全身毛色主要為灰色,稍帶些白色和黑色。體型勻稱,四肢修長,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頭齶尖形,顏面部長,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覺靈敏,聽覺發達。犬齒裂齒發達;上臼齒具明顯齒尖,下臼齒內側具一小齒尖及後跟尖;臼齒齒冠直徑大於外側門齒高度;齒式為。毛粗而長,一般不具花紋。前足4-5趾,後足一般4趾 ;粗而鈍,不能伸縮或略能伸縮。在寒冷的天氣中狼可以減少血流接近皮膚,以保存體温。腳掌墊保暖的調節獨立於與身體其餘部份,當掌墊接觸冰雪時,可以維持在略高於組織凍傷的温度。尾多毛,較發達。 [1-3] 

基奈半島狼生活習性

善於快速及長距離奔跑,多喜羣居,常追逐獵食。食肉,以食草動物及齧齒動物等為食。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生態系統,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帶草原、針葉林、草地。
基奈山狼喜歡結羣生活,有時可達上百隻。每羣由一隻健壯的成年公狼率領,捕食大多由母狼完成。它們幾隻或十幾只一起出動圍攻獵物,就連麝牛、駝鹿等大型有蹄類,在它們的圍攻下也得坐以待斃。它們奔跑速度很快,可達每小時60公里,因此只要被它們發現的獵物就很難逃脱,在羣內,公狼是十分悠閒的,一般只負責照看一下幼仔。
基奈山狼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在非常肌餓時,果子,塊莖和一些植物都是它們的食物。別看它們是兇惡的動物,卻極有潔癖,平時十分注意保持窩內的衞生。每年4-6月間,是母狼產仔時期,在此之前,母狼會自己找好一處新的巢穴,使幼仔出生後就有一個舒適的新家。母狼孕期60-65天,每胎可產5-10只幼仔。 [4] 

基奈半島狼分佈範圍

分佈於美國阿拉斯,基奈半島南端的加卡徹馬克灣(Kachemak Bay)。 [5] 

基奈半島狼種羣現狀

在1910-1915之間滅絕。由於基奈半島狼只適合生活在高寒地帶,所以分佈範圍十分具有侷限性,在歷史上僅存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基奈半島。基奈半島地域狹小,因此基奈半島狼在沒有人類大規模捕殺之前,也只有2萬多隻。16世紀後期,英國人來到了基奈半島,他們到來後並沒因基奈山狼數量稀少而放過它們,而是將其視為邪惡的象徵而進行捕殺。在人類長期逐殺之下,基奈半島狼的數量在300多年裏日益減少。 [5] 
根據估算,從1590年至1900年,被人類捕殺的基奈半島狼達3萬餘隻。到20世紀初期時,只剩下不足40只了,這時,基奈半島又湧起了一股淘金熱,人們瘋狂地湧向基奈半島,開始加大力度地打壓和捕殺狼。在人類長期逐殺之下,基奈山狼到20世紀初期時,只剩下不足30只了,在以後的十幾年中,僅剩下不多的基奈山狼逐一死在了人類的槍口之下。1915年這種狼就變得很稀少了,1915年5月,一隻母狼在基奈半島北部的一個山谷中被人們打死,這是最後的一隻基奈山狼,因為,在此之後,它的蹤影也沒有被發現過。1925年被認為是完全滅絕。 [1] 
但是直到1940年代還有一些零星的目擊記錄,據傳聞還有一些基奈半島狼逃離了半島搬移到了阿拉斯加的別的地方。20世紀60年代初,狼開始重新佔領基奈半島,這些狼到底是基奈半島狼殘存的後裔,還是從大陸擴散進來的育空狼,已無法確定;總之,人們以此為基礎恢復了基奈半島上狼的種羣。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