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駘

鎖定
台駘,少昊後裔, [1]  中國上古時代的治水英雄,治水時間早於大禹,是中國歷史上成功治理江河的創始人。
金代有《台駘祠》詩詳細記載了台駘治水的全過程,説他“分野捫參次、山川奠禹先。”詩中讚揚台駘治水時摸着天上的星辰來劃分地上的水路與疆域,早在大禹治水前已奠定了山川。
因台駘成功治理汾河水患,故受到顓頊嘉獎而將其封於汾川,被後世尊為汾水之神, [2]  並受到當地沈、黃、蓐、姒四國的祭祀。 [1] 
本    名
台駘
別    名
汾神
汾水之神
所處時代
上古時期
主要成就
台駘治汾
身    份
中國成功治水第一人
祭    祀
台駘祠

目錄

台駘簡介

台駘少昊後裔,為帝嚳的治水官。
他所屬部族是最早的一批晉人,事蹟散見於《左傳》《史記》《水經注》等古典籍。傳説台駘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大師,遠在荒蠻上古時,洪水滔天,氾濫成災,被授為玄冥師(負責治水的官吏)的台駘為平水患,輾轉於甘肅、陝西、山西、青海等廣大地區,降伏水魔,造福人民。對於台駘的功績,許多歷史文獻中均有“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台駘。台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帝用嘉之”的記載。台駘子承父志,經過長期艱苦的與洪水作鬥爭,九州滌陂,四海會同,終於以告成功於天下。從此,水歸河道,眾民乃生,萬國為治。因為治水有功,台駘受到帝顓頊的嘉獎,被封為掌管汾州一帶的地方官員,並受到當地沈、黃、蓐、姒等國家的祭祀。台駘死後,被尊為汾河之神,又稱台神

台駘治水

相傳,台駘治理汾河水,從地處寧武汾河源頭治起。台駘治汾水的遺蹟在寧武有三處: 其一,在象頂一品石附近。相傳,台駘治水時從天上摘來三顆星宿,壘成“品”字狀,置於象頂之上作為鎮壓汾魔的鎮魔石,並以此處為點將台,佈置人力、物力。
其二,在汾源雷鳴寺的上方有台駘祠。起先,當地人供祭台駘于山洞中,後建祠於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
其三,是定河村的昌寧公冢廟,祠內供台駘夫婦塑像,為宋代國公佩飾。相傳,台駘治水時,娶當地民女為妻;逝後,合葬於定河村旁小丘上,左汾濱、右谷口,佔地畝餘。墓地環境幽雅古樸,原墓葬中為石棺,並有泉水自石棺下流出,當地人謂之神水。定河村也因為台駘平定了汾河水而命名,並沿用至今。在山西省境內,台駘祠有多處,首推寧武定河村的昌寧公冢廟。五帝之後,台駘為沈、姒、蓐、黃四國後代所祭祀。春秋時,鄭國博學多才的政治家子產在探晉平公疾病時,封台駘為汾神。之後,歷代諡號有加,宋代封為靈感元應公。“昌寧公”的稱號則被賜封於後期,一直祭祀至今。

台駘評價

自春秋鄭國子產封台駘為汾神後,不但歷代皇帝給台駘加封諡號,朝中達官貴人也常題辭朝拜。唐代宰相令狐楚有《謝雨碑文》,金代宰丞賈益謙有《祈雨獲應詩》,清代馳名海內外的清官、大學者徐松龕先生有《修建雷鳴寺記》碑文,均對台駘大加讚頌。
文獻和傳説或許言過其實,無非為了彰顯台駘的不凡功績。上古時,煙波浩淼的汾河本來是由北往南,至三門峽方向浩浩注入黃河的。但通過研究考證,卻驗證了當時晉南一帶由於地殼頻繁運動,中條山不斷隆起,致使汾河下游河道中斷,河水四溢,發生汾水與洮河(今涑水)爭道的現象,洮河排泄不暢,造成晉南大面積洪災。便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台駘登場了。上古時期,由於生產力比較落後,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對很薄弱,所以對於風雨雷電,洪水旱澇等自然現象認為是上天作祟,向人類施以懲誡,所以一旦災害來臨,往往以為是神靈震怒,並不會主動參與到與自然鬥爭中去。因而當汾河氾濫,洮水洶湧,多數人只會虔誠地祈禱神靈禳災滅禍,消極抵禦洪水,做不到認真對自然現象加以分析而有所反應。台駘的適時出現,其面目已不僅僅是晉南地域百姓的拯救者,而是人類發展歷程中,通過智慧認識和改造自然邁出堅實一大步的踐行者。面對滔滔洪浪,經過艱苦細緻的勘察測量,台駘在今侯馬台神村一帶汾河大拐彎處開鑿出了新的汾河河道,使南北流向的汾水開始有目的地滾滾向西,與洮水分開水道,形成了今天的汾河水系分佈格局。而附近的東台神和西台神二村,也成為汾河流域唯一一處以台神命名的村落。台駘死後,其歷史功德久久流傳,人們立廟造碑,把他推崇為“雨神”和“雨師”。每逢農曆五月十八日,汾河沿岸的許多地方都要舉行傳統廟會,百姓齊聚台駘廟,盛況空前,以此紀念這位“能御大災,能抵大患,有功於民”的一代治水大師。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天福年間(936-943)台駘被追封為昌寧公,宋代又被追諡靈感元應公。
台駘一生活動在汾河流域,對山西有拓荒之勳,啓蒙之恩,開化之惠,是名符其實的“開發山西第一人”。台駘先於共工孔壬、鯀禹父子之前治水並取得巨大成功,亦無愧“華夏治水第一人”的讚譽。在他的治理下,汾河流域根治水患,當地百姓安居樂業,繁衍後代,使晉南成為一片適宜人類生息的沃土,並加速了當地社會、生產、文化等方面優於其它地域的發展,更為其後的堯、舜、禹相繼在晉南建都(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奠定了地理與物質上的先決條件,使華夏文明在晉南薪火相傳併發揚光大。後人致以台駘極高的敬意,台神廟神龕的一副對聯對台駘的事蹟作了很好的概括:“統系出金天,障澤惟勤,三晉人民歌聖德;謹猷在汾地,安瀾普慶,一方保障賴神功。”台神廟楹聯又曰牶“能業其官障澤宣汾昭亙古,永垂厥德平汾靜浪到於今。”5000年悠悠歲月,台駘的功績與影響猶如涓涓細流無聲地浸潤着整個三晉大地。 [3] 

台駘紀念

張氏祖祠 張氏祖祠
侯馬台神廟 侯馬台神廟
台駘死後被汾河沿岸百姓廣為供奉,太原、寧武汾陽侯馬等地至今仍存有多處台神廟,其中歷史上始建最早、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位於侯馬市西台神村北的古翠嶺上,傍汾而立,地望極佳。《左傳》上這樣記載侯馬台神廟的來歷:公元前542年晉平公患病,巫師稱為實沈和台駘作祟所致。不想滿朝大夫,竟對實沈與台駘一無所知。恰逢鄭國子產聘問晉國,探望平公病情,遂向其請教實沈、台駘來歷。子產為法家祖師,知識淵博,口才極好,他即席將實沈和台駘做了演述:實沈是上古高辛氏之子,與同住曠林的兄長伯閼交惡,被帝堯遷至大夏,以參星定時節,參星是晉國的星宿,實沈為參星之神;台駘是金天氏的後代,善於治水,疏通了汾、洮(今絳縣、聞喜的涑水河)水患,封堵大澤,保證了百姓的生息繁衍,被顓頊封予汾川,為汾河、涑水之神。台駘和實沈是晉國的山川和星宿之神,怎會傷害晉國的君主?平公的病症,應是勞逸、飲食、享樂、女色等生活上的不合理所致。子產所述,使晉國君臣深感佩服。後來,晉平公為頌揚台駘治水的功績,在國都新田古翠嶺修建了中間大兩側小的三座宮殿,祭祀台神,祈禱其庇佑晉國社稷繁榮昌盛。上世紀60年代,經考古勘測,侯馬台神古城外西北角距古翠嶺500米處,確認為古台神廟的夯土台基。以當時“左祖右社”建設格局來看,台神廟位於當時晉景公宮殿的正右側。以神廟為中心,在侯馬市西台神村、銅廠、東台神村一線發掘出了呈半圓形的祭祀帶,可見其當時是被作為晉國的社神來看待。僅面積來看,當時台神廟的規模之大,祭祀之盛,可窺一斑。祭祀帶出土的實物經考證均為東周時期,而其中一玉片竟書寫“少昊”二字,更證明古廟為祭祀作為少昊後人的台駘無疑。事實證明,現存台神廟與原古台神廟近在咫尺,有一脈相承的正宗地位。台神廟周圍,還出土許多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琉璃瓦碎片,證明該廟宇歷代均曾修復。
幾千年來,烽火不斷。規模宏大的侯馬台神廟雖始建於東周,但歷經數次被毀重建,現存僅為明崇禎和清乾隆年間的建築。清康熙時,考據學家朱彝尊自北京南下山西,駐足侯馬時遊覽此廟,感念物是人非,發思古之幽情,寫下詩書“雙絕”的五言長詩《台駘廟懷古十韻》:“分野捫參差,山川奠禹先……唐風誰始祀?魯史(《左傳》)至今傳。”詩中以考據學家的眼光、文學家的筆調道出了台駘先於夏禹治水的首創之功和對山西開發的特殊貢獻。
侯馬台神廟佔地約10000平方米,整個建築羣全部坐落在高約10米的古翠嶺上,建築9處40餘間,主要有台王寶殿、娘娘殿及其獻殿春秋樓。台王寶殿坐落在神廟中軸線上,坐北朝南;娘娘殿位於台王寶殿及其獻殿的東側;兩座獻殿房頂部分相連,下留一通道,殿檐下為門樓形式;春秋樓即以門樓下的通道為中軸線而建,乃祭祀關帝之場所。整個建築格局體現了我國古代廟宇建築中“三教合一”的獨特風格。將釋、儒、道三教的崇拜有機而互不衝突地融為一體,是體現台神的包容?抑或是預示他能夠兼濟這三教的追求?尤為值得讓人稱道的是,獻殿橫樑上懸掛一面金字匾額,上書四個大字“能三不能”,這是什麼寓意呢?其實這是在借台駘的功績曉喻世人,其“能三”的寓意指:能像台駘那樣開山通河不能?能像台駘那樣為天下造福不能?能像台駘那樣廉潔奉公不能?至今看來,對今人仍不失為一道難得的訓勉碑。現存廟宇外圍通體被磚砌石壘,頂部包以女牆垛口,根據走勢自然形成一處船形城堡式大基座。遠遠望去,彷彿洪荒中和災民們風雨同心的台駘乘着一葉孤舟穿越數千年的歷史時空剛剛停泊在潺潺奔流着的汾河邊。
而今,晉國古都侯馬發揚台駘“能三不能”的精神,傾力開發了以台神廟為中心的千畝蓮池等生態旅遊工程。夏日裏,漫步修葺一新的台神廟前,一望無際的蓮花池畔,荷蔭如雲,蛙聲陣陣,絲絲藕香襲來,沁人心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幽香裏傳頌着汾神台駘對三晉的開化之恩,蛙聲輕重緩急的彈唱節奏中依稀可以感覺到這位傳奇的古人曾經傾注於眼前這片沃土的無限熱愛。
又稱昌寧公家廟,在寧武縣城西南60公里石家莊鎮定河村北500米處。據碑文記載,廟建於金泰和八年(1208),明永樂和正德年間均有重修,現存主體建築正殿為明代建築。
台駘(昌寧公),為金天氏少昊的後代,為上古時代五帝的水官。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天福年民(936-943)被追封為昌寧公。宋代追諡靈感元應公。傳説台駘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大師,他輾轉於甘肅、陝西、山西、青海等廣大地區,降伏水患,造福人民。對於台駘的功績,《山西通志》、《寧武府志》等歷史文獻均有“台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帝用嘉之”的記載。因台駘治水有功,被封為掌管汾州一帶的地方官員。
支鍋奇石位於樓子山西麓,傳為台駘的指揮台。此石立於約40度的山坡上,周環綠草野花古柏,背倚蒼蒼管涔,面臨汾水深澗,煞是壯觀。那灰褐色的砂岩,歷經風雪雷雨沖刷,歷數千百年而一直巍然屹立。這塊巨石高約3米,闊約2米,竟以兩塊不足一尺見方的小石為柱腳,立於傾斜峭崖邊沿的平滑石面上,那柱腳之間的空隙竟能鑽進三個人。若以一人去推,奇石微動,三人去推,依然如故。倘用一二十個力士合力去推,巨石輕輕晃動,分寸不移。
奇石,狀似加蓋的鍋,山石如同大鍋的支腳。人們形象地稱之為“支鍋奇石”。儘管奇石的奧妙令人困惑,然而關於它的傳説卻很動人。上古,這裏有一片沼澤地帶,江河橫溢,汾水為患,爛泥遍地。為拯救苦難的人民,五帝便派遣水官治理。水官昧的兒子台駘經多方勘察,劈山引水,疏通河道,終於使河水歸道,澤地乾燥。現今的汾河河道,便是經他治理而成的,支鍋奇石正是他鎮壓汾河之魔的地方,也是台駘指揮治水的“將台”。因而,人們把支鍋奇石叫做“鎮魔石”。人們不忘台駘的功績,便在定河村修廟祭祀,廟名“昌寧公家廟”,至今猶存。據《寧武縣誌》記載,明代曾設“支鍋石屯”,駐紮有軍隊,清代廢之。支鍋奇石所座落的峭巖,是一塊整體頁岩。在它那高約二丈餘的巖壁上鑿有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紫塞長城”,字體呈長方形,每字長1.3米,為明正德七年(1512)寧武關兵備張鳳翊所題,被稱為“摩崖題刻”。 [3] 
參考資料
  • 1.    《左傳·昭公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台駘。台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大原。帝用嘉之,封諸汾川。沈、姒、蓐、黃,實守其祀。
  • 2.    《左傳·昭公元年》:由是觀之,則台駘,汾神也。
  • 3.    華夏治水第一人:台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