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部觀音庵大殿

鎖定
南部觀音庵大殿,位於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平橋鄉謝家樓村罐子山一級台地,佔地面約217平方米,為明代斗拱建築。 [2-3] 
南部觀音庵大殿原建規模較大,由前、中、後殿及萬年台組成,現存中殿,坐西南朝東北,為單檐歇山式斗拱建築,面闊3間12.15米,中心間面闊6.94米,左右次間面闊各2.6米,進深3間11.05米。樑架為8架椽袱屋前後牽,左右山牆用5柱、中心間用4對4椽袱的抬梁式結構,青瓦屋面。南部觀音庵大殿建築整體保存較為完好,在南部縣僅存的幾處明代建築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觀音庵從斗拱構造到柱礎、柱側腳等營造手法均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徵,為研究該地區從元代到明代建築風格的演變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 [2-3] 
2019年10月,南部觀音庵大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南部觀音庵大殿
所處時代
元至清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424-3-22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南部觀音庵大殿歷史沿革

南部觀音庵大殿樑上題刻在20世紀60年代時被剷掉。 [3] 
南部觀音庵大殿 南部觀音庵大殿
2018年3月、2020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築研究所的專業人員曾兩次到觀音庵大殿進行過古建築調查測繪。 [3] 

南部觀音庵大殿建築格局

南部觀音庵大殿 南部觀音庵大殿
南部觀音庵大殿原建規模較大,由前、中、後殿及萬年台組成,現存中殿,坐西南朝東北,為一單檐歇山式斗拱建築,面闊3間12.15米,中心間面闊6.94米,左右間面闊各2.6米,進深3間11.05米,佔地面約217平方米。樑架為8架椽袱前後剳牽,左右山牆用5柱、中心間4柱對4椽袱的抬梁式結構,青瓦屋面。
南部觀音庵大殿上方的檁上,依稀可見幾排墨書痕跡,字跡模糊,已難以辨識。在中間的檁條上,原來似有題刻,已被後人用刀具剷除。在大殿右側牆壁上鑲嵌着一面石碑,碑的字跡嚴重漫漶,難以辨識。左面牆壁上則繪有兩幅壁畫。
房蓋脊飾於早年間被破壞,雕製作獸頭花草圖案的扇形、半圓形的瓦檔大部尚還存在。整個房屋建築用料較大。 [2-3] 

南部觀音庵大殿建築特點

南部觀音庵大殿 南部觀音庵大殿
南部觀音庵大殿從斗拱構造到柱礎、柱側腳等營造手法均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特徵。與四川地區同時期的建築相比,觀音庵斗拱製作更為繁複,尤其是前檐斗拱雕刻花飾獨具特色,突出體現了四川明代建築的斗拱構造特色與藝術追求。 [2-3] 

南部觀音庵大殿文物遺存

南部觀音庵大殿 南部觀音庵大殿
南部觀音庵大殿台基、柱子、架和斗拱均是明代所建。 [3] 

南部觀音庵大殿文物價值

南部觀音庵大殿作為一處明代建築,其建造手法和樑架結構與同地域的元代建築醴峯觀、永安廟多有相承之處,為研究該地區從元代到明代建築風格的演變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 [2] 

南部觀音庵大殿保護措施

1990,南部觀音庵大殿被南部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03,南部觀音庵大殿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 
南部觀音庵大殿 南部觀音庵大殿
2007,南部觀音庵大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19年10月,南部觀音庵大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南部觀音庵大殿旅遊信息

南部觀音庵大殿地理位置

南部觀音庵大殿位於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平橋鄉謝家樓村罐子山一級台地。

南部觀音庵大殿交通信息

自駕:自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南部觀音庵大殿,路程約41.7千米,用時約47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