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匌(拼音:gé),非通用漢字。此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從勹,從合,合亦聲,本義指遍、周匝。 [2]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QWGK
倉    頡
POMR
鄭    碼
RYAJ
筆    順
撇、橫折鈎、撇、捺、橫、豎、橫折、橫
平水韻
入聲十五合 [3] 
四角碼
2762₀
注音字母
ㄍㄜˊ
總筆畫數
2+6
筆順編號
35341251
統一碼
530C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例句
例詞
動詞
環繞;周遍。
南朝梁·江淹 《江上之山賦》:“鰅鱅兮赤尾,黿鼉兮匌匝。”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蓊匌川氣黃,羣流會空曲。”
蓊匌;匌匝
-
見例詞
-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匌【卷九】【勹部】
帀也。從勹從合,合亦聲。矦閣切 [1] 
匌

説文解字注

(匌)帀也。匌之言合也。帀而與朔合矣。海賦曰。磊匒匌而相虺。按釋詁曰。㪉、郃、合也。郃乃地名。於義無取。當為匌字之假借也。從勹合,合亦聲。侯閤切。七部。 [1] 

康熙字典

【子集下】【勹部】 匌
《唐韻》口荅切。《集韻》渴合切。並音溘。《説文》:帀也。《廣韻》:周帀也。
又木華《海賦》:磊匒匌而相豗。注:磊,大石。匒匌,重疊也。
又蓊匌,氣蓊鬱也。杜甫《三川觀水漲》詩:蓊匌川氣黃。
又《唐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並音鴿。又《集韻》《類篇》並曷閤切,音郃。義𠀤同。《玉篇》:或作佮合。《㴑原》:合《奇字》作匌。匌合通。 [1]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kap7 [梅縣腔] hap8 [台灣四縣腔] kap7 [客英字典] hap8 kap7 [1]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05]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803
  • 3.    平水韻 十五合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4-14]
  • 4.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