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停,漢語一級字 [8]  ,讀作停(tíng),本義指停止,止息。 [1-5]  [7] 
中文名
拼    音
tíng
部    首
倉    頡
OYRN
鄭    碼
NSWA
字    級
一級字(編號:2333) [9] 
總筆畫
11
注    音
ㄊㄧㄥˊ
部外筆畫
9
五筆86&98
WYPS
筆順編號
32412514512
四角號碼
20221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505C
二簡字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停tíng
⒈ 止住,中止不動:停止。停產。停學。停職。停頓。停刊。停戰。停業。停滯。
⒉ 總數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十停兒有九停兒是好的。
⒊ 暫時不繼續前進:停留。停泊。
⒋ 妥當:停妥。停當。 [7] 
基本詞義
◎ 停 tíng
〈動〉
(1) (形聲。從人,亭聲。本義:停止,止息) [7] 
(2) 同本義 [stop;cease;halt]
停,定也,定於所在也。——《釋名·釋言語》
潢汙行潦之水。——《左傳·隱公三年》。注:“潢汙,停水。”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難》
琵琶聲停欲語遲。——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餘亦停弗上。——《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時方冬停遣。——清· 方苞《獄中雜記》
(3) 又如:停牀(指亡故);停市(停止交易);停刑(停止執行刑罰);停步(停止前進)
(4) 停留,暫時居住 [stay]
停數日。——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停於大室之隅。——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又如:停留長智(耽擱久了,自會想出主意來);停佇(停留佇立);停逗(停留);停眠(停留住宿);停待(等待;停留);停緩(停留緩行);停蓄(停留蓄積);停積(停留蓄積)
(6) 停放;停泊 [be parked;berth]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崔顥《長幹行》
(7) 又如:停喪掛孝(停棺在家等待弔喪,懸掛孝幛,戴孝盡禮);停柩(停靈。停放靈柩或在埋葬前暫時停放)
(8) 蓄積 [stagnate]。
(9) 如:停蓄(停積);停食(積食);停浸(聚積);停涵(停蓄沉浸);停塌(屯積);停潦(積水)
(10) 撫育 [nourish]。
(11) 如:停育;停毒(化育;養育)
(12) 聳立 [tower]。
(13) 如:停停(聳立貌;高貌)
(14) 停滯 [stagnant]。
(15) 如:停陰(集結不散的陰雲);停雲(停止不動的雲);停雲落月(在信中表示對友人的思慕)
詞性變化
◎ 停 tíng
〈名〉
(1) 成數,總數分成幾份,其中一份叫一停 [portion;part(of a total)]。
(2) 如:十停人中有八停人去了
(3) 通“亭”。行人停留宿食的處所 [inn]。
(4) 如:停傳(宿站);停落(驛亭村落);停居(租寓之所)
◎ 停 tíng
〈形〉
(1) 停當。妥貼;妥當 [appropriate;proper]。
(2) 如:停妥(停當妥貼);停穩(妥貼);停騰(停當);停脱(停當);停停當當(妥妥貼貼);停停脱脱(穩穩當當)
(3) 平均的 [equally;average]。
(4) 又如:停分(均分,各據一半);停勻(勻稱);停直(勻而直)
(5) 正值 [just]
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水經注·江水》
持缽安行,出彼祗樹,不逾停午,以福眾生。——梁· 沈約《千僧願會文》
(6) 又如:停午(正午) [7]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週而復始,上下不停。
《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注》停停,樸遬不長也。
葉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