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仃,漢語二級字 [2]  ,拼音:dīng,左右結構,筆畫共4畫,基本字義是指〔伶仃〕見“伶”。 [3] 
中文名
拼    音
dīng
部    首
五    筆
WSH
倉    頡
OMN
鄭    碼
NAI
字    級
二級(3515) [2] 
平水韻
平聲九青 [5] 
注    音
ㄉㄧㄥ
筆畫數
4筆
部    外
2筆
結    構
左右結構
統一碼
U+4EC3 [4] 
漢字區位碼
5674 [4] 
四角號碼
21220 [4] 
電    碼
0089 [4] 
外文名
英語 stop/alone; 法語 seul

基本信息

1、形聲字。從人,從丁,聲從丁;丁,本義釘子;仃即為沒有依靠。詞如“伶仃”。
2、《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中“停”的簡化字,已停用,但在生活中還有人用,是羣眾基礎較好的二簡字。 [1] 
拼音:dīng
注音:ㄉㄧㄥ
部首:亻
筆畫數:4
結構:左右結構
造字法:形聲
字意五行:火
五筆:wsh
筆順讀寫:撇、豎、橫、豎鈎
詳細字義:
◎仃dīng
——“伶仃”(líng dīng):孤獨 [lonely;solitary]。如:孤苦伶仃。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仃·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2【廣韻】同㣔。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tiŋ˥
越南語:đừng
粵語:ding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