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伍永剛

鎖定
“三助式”教學模式創始人伍永剛老師 [1]  ,是重慶市沙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物理教研員,負責沙坪壩區初中物理教研工作。 [1] 
中文名
伍永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伍永剛人物簡介

在帶領初中物理教師教研中,充分發揮了勇於探索、不斷創新、永不滿足的優秀品質。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樹立了典範。啓迪着青年教師不斷追求進步。

伍永剛科研歷程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工作者的課改意識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傳統教學的不足,在教學中努力實踐新課改的理念。重慶市沙坪壩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在物理教學領域,伍永剛老師將自己的全部經驗融匯到科研改革浪潮中。下面是他個人主持的課題情況:
伍永剛老師做學法指導 伍永剛老師做學法指導
2000年,自助式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展開研究。
2004年,三助式教學思想被提出,並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2年,三助式教學常態化課題被提出,目的在於使“三助式”教學的實踐成果得到推廣,使不同層次的學校、不同年級乃至不同學科的更多教師、學生受益。

伍永剛課改理念

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堂負擔,最關鍵的是要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要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就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三助式”教學法的課堂能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場所。
“三助式”教學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羣體資源,將學生自助學習(簡稱“自助”)、學生互助學習(簡稱“互助”)和老師幫助學習(簡稱“師助”)三種學習方式科學結合,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策略和模式,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以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思想。要求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教師在課前根據學習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擬定層次化的學習任務。 [2] 

伍永剛工作成效

伍老師在推廣三助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曾多次親自給老師們示範,其授課得到所有與會者的一致好評。
下面是“重慶市主城區教研員能力建設:“三助式”課堂教學展示在重慶七中”活動中,伍老師展示了一堂“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課後,專家們的點評: [3] 
九龍坡區教研員馬建國老師表示:自己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三助式”教學理論,今天是第一次接觸到“三助式”課堂教學,親身感受到“三助式”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他説,在課堂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熱烈而充分的討論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直接效果是學生不願意下課。它使物理課堂模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使課堂容量更大、解決問題的效率更高,使上課變成了一門享受的藝術。
北碚區教研員張修文表示:這堂課是伍老師對“三助式”教學的具體詮釋,它完美地展示了“三助式”課堂區別於常規教學的獨特亮點——明確的任務解決方法、獨立的學生思考、生動而深入的學生互助。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的自我設計、自我總結和自我提問,使老師充分了解了哪些問題才是學生渴望解決的問題,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大渡口區進修學校夏校長表示:伍老師以“三助式”這種新穎的教學手法為在座的各位老師演示了一個成功的物理課堂,充分顯示了伍老師的深厚紮實的教學功底和作為一位有思想的教學者必須具備的智慧和激情,正是這些品質,才使教學達到一種藝術的境界。他希望年輕教師的教學也要行走在智慧的路上。
重慶市物理教研員周智良表示:聽了伍老師這堂有激情的課,感覺整個人都年輕了許多。感謝課改的春風讓老師們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也使我們有機會享受這樣一堂精彩的課堂。伍老師苦苦的探索沒有白費,在他的引導下,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以後還會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伍老師這種教學方法在更大的範圍內推廣,讓更多的老師學生受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