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對角長程序

鎖定
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
1951年,Oliver Penrose提出了非對角長程序的概念 [1]  ,試圖來解釋氦II的反常流體動力學。1958年與昂薩格合作 [2]  ,用於解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數學基礎,並給出了產生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判據。後來發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實質是由於有非對角長程序存在。進而,1962年,1963年楊振寧據此給出了超導與超流的判據 [3] 
中文名
非對角長程序
外文名
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
提出人
O.Penrose
形    成
量子效應導致
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
1962年,楊振寧指出超導長程序是一種非對角長程序,不同於晶體中原子排列的對角長程序,完全是量子效應導致的,不能在經典力學中找到對應。
非對角長程序只能存在於氣態或液態中,例如固體中由導電電子所構成的系統。在絕緣材料中,電荷的漲落完全被抑制,非對角長程序不能存在,但這並不排斥非對角長程序與對角長程序共存的可能性。
考慮關聯:<c+i,c+j,ck,cl> ,無論(i,j)兩個電子的質心位置與(k,l)兩個電子的質心位置相距多遠,關聯 一般地都不為零,即:在空間某處湮滅兩個電子,在空間很遠的另一處產生兩個電子的關聯函數值不隨這兩處距離的增加而減小。因此,超導態具有長程的對關聯。
參考資料
  • 1.    O. Penrose, Phil. Mag. 42, 1373 (1951)
  • 2.    O. Penrose and L. Onsager, Phys. Rev. 104, 576 (1956)
  • 3.    C. N. Yang, Rev. Mod. Phys. 34, 694 (1962) andJ. Math. Phys. 4, 418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