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條蛛蝗

鎖定
黑條蛛蝗是槌角蝗科蛛蝗屬動物。體小型至巨型,體長4~115毫米,僅少數種類小形。口器為典型咀嚼式口器,多數種類為下口式,少數穴居種類為前口式
中文名
黑條蛛蝗
拉丁學名
Aeropedellus nigrilineatus Zheng et Ma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有顎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直翅目
槌角蝗科
亞    科
槌角蝗亞科
蛛蝗屬
nigrilineatus
分佈區域
甘肅(肅北)

黑條蛛蝗形態特徵

上顎發達,強大而堅硬。
黑條蛛蝗
黑條蛛蝗(7張)
觸角長而多節,多數種類觸角絲狀,有的長於身體,有的較短;少數種類觸角為劍狀或錘狀。複眼發達,大而突出,單眼一般2—3個,少數種類缺單眼。
前翅狹長、革質,停息時覆蓋在體背,稱為覆翅;後翅膜質,臀區寬大,停息時呈摺扇狀縱褶於前翅下,翅脈多平直。有些種類的翅退化成鱗片狀。有的前翅較寬,雄性在肘—臀脈區特化成發音構造,兩前翅相互摩擦發音(如螽斯、蟋蟀、螻蛄等)。前胸特別發達,可活動,前胸背板發達,常向背面隆起呈馬鞍形,中、後胸癒合。
前足和中足適於爬行,部分種類前足脛節膨大,特化成開掘足(如螻蛄),適於掘土,多數種類後足形成跳躍足(如蝗蟲、蟋蟀、螽斯)。跗節3~4節,少數種類1節。腹部一般11節,少數僅見8—9節,第11腹節較退化,分成背面的肛上板和兩側的肛側板 [1] 

黑條蛛蝗分佈範圍

甘肅省-酒泉地區-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