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丹盈

鎖定
高丹盈,男,生於1962年6月,工學博士鄭州大學二級教授 [5]  、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原學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 [5] 
中文名
高丹盈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南三門峽 [5] 
出生日期
1962年6月
畢業院校
大連理工大學
主要成就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代表作品
鋼纖維混凝土基本理論
水工結構工程理論與實踐
研究領域
纖維混凝土材料、纖維聚合物材料及其增強加固混凝土結構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職    稱
教授
職    務
博士研究生導師

高丹盈人物履歷

1989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4年晉升教授職稱;
1994年入選國家優秀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於1995-1998年分別在英國Shffield大學和加拿大Sherbrooke大學做博士後研究。
歷任鄭州工業大學科研處副處長、處長。
2003年-2016年3月任鄭州大學副校長。
2009年入選“中原學者”。
2016年3月3日-2020年6月任河南工程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1] 

高丹盈任免信息

2016年3月7日,任河南工程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2] 
2016年3月,任命高丹盈為河南工程學院院長,免去其鄭州大學副校長職務。 [3] 
2020年6月9日安排鄭州大學學術職務,免去其河南工程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職務。 [4] 

高丹盈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水工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結構工程的基礎、應用基礎和應用研究。包括淨力、動力和火災等作用下,工程材料(如混凝土、纖維混凝土、纖維增強塑料等複合材料)及其結構性能的試驗研究、理論分析與數值模擬,以及既有建築結構的檢測與加固技術研究。
主要從事新型建築複合材料及其結構性能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主要包括:纖維混凝土複合材料及其配筋構件性能研究;纖維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其混凝土應用技術研究;既有建築結構的檢測與加固技術研究。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高丹盈個人榮譽

河南省河南省水工結構工程第一層次重點學科第一學術帶頭人、水工結構工程博士點第一學術帶頭人、結構工程博士點第三學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十大青年科技新聞人物(2000)、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999)、河南省文明教師(1999)、鄭州市優秀教師(1999)、鄭州市科技攻關帶頭人(1999)、水工結構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1996)、中國水利學會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93)、中國水利學會先進工作者(1993)、河南省青年科技獎(1992)、原化工部首批青年學術帶頭人(1992)、鄭州市三育人先進個人(1990)、高等學校水利水電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建築結構與建築材料教學組成員等。

高丹盈個人成果

完成的專著“鋼纖維混凝土基本理論”43萬字。1994年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主編的“水工結構工程理論與實踐”論文集50多萬字。1992年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主審的“鋼筋混凝土習題集” 一書20多萬字,1998年由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
先後主持承擔了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項目、1項人事部留學回國人員重點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攻關項目、1項河南省傑出人才創新基金項目、1項河南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河南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項目、1項河南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項目、2項河南省重點攻關項目、2項水利水電科學基金項目、3項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及多項橫向科研項目
完成論著3部,在國內外正式發行的學術刊物和會議論文集上發表了100多篇論文,其中國際刊物、國內一級學報和核心期刊、國際會議論文集70多篇;主持完成的9項科研成果已通過部省級鑑定,其中一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成果分別獲得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成果分別獲得部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0多件,主編、參編國家及行業標準6部,出版著作4部,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00多篇。 [5] 

高丹盈社會兼職

全國纖維增強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土木工程用複合材料和纖維分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與預應力混凝土分會副理事長、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土木工程用複合材料分會副理事長、教育部纖維複合建築材料與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工程材料與結構重點實驗室主任等。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