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光普照

(2019年鍾孟宏執導的劇情電影)

鎖定
《陽光普照》是由鍾孟宏執導,張耀升、鍾孟宏編劇,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主演的劇情電影。 [11]  該片於2019年9月6日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首映, [11]  [20]  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台灣上映。 [5] 
影片講述一個家庭因小兒子即將被送去少年觀護所而分崩離析,而曾經被視為家中希望的大兒子則因此做出讓父母震驚的舉動的故事。 [1] 
影片榮獲第27屆華鼎獎中國台灣最佳影片獎 , [2]  第5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獎, [27-28]  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提名等。 [3]  中國台灣地區曾選送該片,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獎)。 [4] 
中文名
陽光普照 [5] 
外文名
A Sun [5] 
類    型
劇情/犯罪 [5] 
製片地區
中國台灣 [5] 
發行公司
甲上娛樂 [8] 
導    演
鍾孟宏 [5] 
編    劇
張耀升
鍾孟宏 [5] 
製片人
張震 [11] 
何琇瓊
曾瀚霆
宋銘忠
張雁婷
主    演
陳以文
柯淑勤
巫建和
劉冠廷
許光漢 [5] 
片    長
156 分鐘 [5] 
上映時間
2019年11月1日 [5] 
對白語言
普通話、閩南語 [11] 
色    彩
彩色 [11] 
imdb編碼
tt10883506 [11] 
主要獎項
第27屆華鼎獎中國台灣最佳影片獎 [2] 
第5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獎 [27-28] 
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獎提名 [3] 
第24屆金衞星獎(IPA)電影類提名 [18] 
在線播放平台
Netflix [1] 
騰訊視頻 [8] 
搜狐視頻 [7] 
製片公司
本地風光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捌捌玖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聯聯看娛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7] 
監    製
葉如芬、曾少千 [9] 
其他上映地區
2019年9月6日(加拿大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2019年10月(韓國第24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6]  [11]  [17] 

陽光普照劇情簡介

《陽光普照》劇照
《陽光普照》劇照(10張)
影片講述了一家人的故事,小兒子阿和巫建和)年少輕狂,與好友菜頭劉冠廷 飾)砍傷人被關入少年輔育院。父母還未能接受這樣的打擊,懷孕的女友竟前來求助。琴姐柯淑勤 飾)不顧阿文反對,將小玉(吳岱凌 飾)留下來照顧。此時,被砍傷者家屬也來找父親阿文(陳以文)求取鉅額賠償,阿文受不了總是帶來麻煩的小兒子,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備考醫學院的大兒子阿豪許光漢 飾)身上,卻不知道温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着不為人知的秘密。 [1]  [5] 

陽光普照演職員表

陽光普照演員表

陽光普照職員表

出品人 張震、何琇瓊
製作人 宋銘忠、曾瀚霆、張雁婷
監製 葉如芬、曾少千
導演 鍾孟宏
編劇 張耀升、鍾孟宏
攝影 鍾孟宏、洪崇實(航拍)、劉三郎(跟焦)
配樂 林生祥
剪輯 賴秀雄
美術設計 趙思豪
造型設計 許力文
燈光 陳志軒
錄音 杜篤之、吳書瑤、杜均堂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5]  [9] 

陽光普照角色介紹

  • 阿文
    演員 陳以文

    父親。沉默寡言,“把握時間,掌控方向”,是阿文工作的駕校的校訓,也被他奉為人生信條經常唸叨。受不了總是帶來麻煩的小兒子,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資優生大兒子阿豪身上,卻不知道温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黑輪父親幾次找到他,希望幫助菜頭奶奶分擔賠付費用,被他拒絕。

  • 琴姐
    演員 柯淑勤

    母親。和阿文育有兩個兒子,鮮少流露情感,努力充當調和角色,總是盡全力去讓這個家庭正常的運作。叛逆的小兒子阿和進了少年輔育院後,她想方設法想讓兒子判的輕一些,不顧阿文反對,將帶着身孕的阿和的女友小玉留下來照顧。為了阿玉辭去工作開化妝店。

  • 阿和
    演員 巫建和

    小兒子。阿文對兩個兒子愛憎有別,令他與阿和的關係步入僵局。阿和只能走出家庭混跡社會,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招致阿文更多的厭惡。阿和與朋友菜頭砍傷黑輪被送進少年輔育院。青少年庭審現場,阿和把砍斷黑輪手臂的責任幾乎悉數推給菜頭,全然忘記了菜頭幫他出氣時的仗義。

  • 菜頭
    演員 劉冠廷

    阿和好友。與阿和砍傷黑輪,青少年庭審現場,阿和把砍斷黑輪手臂的責任幾乎悉數推給菜頭,菜頭作為主犯入獄三年。菜頭回到家中,發現與他相依為命的唯一親人奶奶被送到了養老院,奶奶因為交不起黑輪的賠償金,他們的房子已被法院查封。菜頭三番五次“打攪”阿和,固然有不甘心的成分,他在乎阿和這個唯一的朋友也是事實。

  • 阿豪
    演員 許光漢

    大兒子。阿文的大兒子,阿和的哥哥,因為一直揹負着家裏人的期待,形成了他外表乾淨但性格陰鬱,他畏懼一直站在陽光裏,他對每個人都很好,但卻不知道怎麼對自己好。

參考資料 [10-12] 

陽光普照音樂原聲

名稱
作曲
演唱
音樂類型
他坐在哪裏
林生祥
林生祥
純音樂
阿和進去了
這樣對大家都好鋼琴版
關我什麼事?
早川徹
林生祥
三鞠躬
林生祥
林生祥
動物園
太陽
這樣對大家都好 吉他絃樂版
把握時間 掌握方向1
把握時間 掌握方向2
參考資料 [13] 

陽光普照幕後製作

陽光普照劇本創作

在劇本創作過程中,鍾孟宏也參與了編劇,因為故事與他同學的真實遭遇有關。在創作過程中他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融入到劇本中,導演鍾孟宏有兩個女兒,但是他在和女兒們日常生活的相處中沒有辦法理解女兒們的想法,於是會產生一些隔閡,鍾孟宏將他和女兒關係的隔閡在劇本創作中進行了放大處理。 [23] 
鍾孟宏導演覺得《陽光普照》的編劇張耀升就是他的好醫生,張耀升會幫忙做田野調查,幫他看到盲點。“我覺得跟一個好的(合作)編劇不是説他能幫你寫出什麼東西,而是他能把你想要的東西聽進去,然後給你一個好的建議。我很感謝他,因為這次大家常常提到的電影中哥哥的遺言就是張耀升寫的,他寫的時候我挺感動的。”鍾孟宏導演覺得這是自己創作過程中很難做到的,張耀升加了很多他想不到的東西。 [15]  [21] 

陽光普照角色選擇

鍾孟宏在進行劇本創作的時候,會一邊寫劇本一邊在腦海中挑選適合的演員,但他強調沒有固定班底,主要看演員能否詮釋角色,當時他想邀請之前在《一路順風》這部影片中有過合作的演員納豆再次出演,但對方因為檔期問題無法出演此部影片。 [23] 
鍾孟宏在幕後特輯中曾表示柯淑勤是因為很早就想找她演戲了,但完全不認識她,但這一部電影找她來演,我就知道她離我想要表達的東西很相近。 [14] 
在選角過程中,鍾孟宏稱當初想找一個帥帥、木訥的演員演大兒子阿豪,沒想到這個角色是最難的,此時,許光漢説他把袁哲生的《寂寞的遊戲》配着劇本鑽研,表現出了阿豪這個角色渴望躲藏的情緒。 [23] 
尹馨透露當初劇組找她演女兒未婚懷孕升格當奶奶的角色,但她內心抗拒,最後變成收養姐姐小孩的阿姨。 [23] 

陽光普照拍攝過程

鍾孟宏表示電影拍攝過程都是痛苦難過的,但拍得好的話就會覺得什麼都值得了。 在剪接時,他發現在風雨中的所有東西都變得很特別,於是巫建和與劉冠廷便冒着風雨騎車拍戲,在狂風暴雨下要邊跟車邊演戲大大增加拍攝難度,而劉冠廷、巫建和更是整整騎了六、七小時之久。 [24] 

陽光普照幕後花絮

巫建和為揣摩角色,開拍前六、七個月便開始與曾在少年輔育院院生聊天取材,從院生的言談中去了解在輔育院的生活。在一個很狹窄的空間裏一起洗澡、吃飯、睡覺與生活,每天要上課。 [16] 
巫建和有一場和院生打羣架的戲,拍攝一開始大家怕真的傷到,每個人都手下留情,巫建和叫他們直接真打,被揍了好幾拳踹了幾腳,巫建和慶幸自己練過散打,懂得保護自己。 [16] 
因為劇本過於真實和壓抑,演員柯淑敏無法一次性讀完劇本,總共花費了4天的時間才閲讀完畢,她説沒法一次性看完,因為太難過了。演員尹馨在閲讀完劇本後,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哭了出來。 [24] 
在柯淑勤和陳以文拍攝山頂戲份時,劇組工作人員和演員爬了3個小時的山路才到達山頂,陳以文説他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導演讓他在爬完3小時山路後,讓他休息15分鐘,拍完後大夥捨不得眼前的夕照美景,但想到要摸黑下山只得匆匆下山。鍾孟宏為了呼應《陽光普照》這一片名,這場戲專門挑選了陽光較好的日子進行拍攝,柯淑勤説當時光線太過於強烈而導致拍攝時眼前一片漆黑,甚至連陳以文的表情都無法看清。 [23] 
在拍攝菜頭幫助阿和出氣的那場戲中,劉冠廷在騎車時,突然有一輛機車想硬闖,這並不在劇本中的安排,差一點導致劉冠廷跟丟鏡頭,但是當時他並沒有停止表演,反而閃過那輛車,隨後怒氣衝衝地瞪了一眼車主,在拍攝結束後,巫建和對他説覺得他當時十分兇,劉冠廷則表示是因為當時還在飾演菜頭,所以需要以菜頭的性格特徵處理突發事件。 [24] 

陽光普照相關公司

出品公司
本地風光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捌捌玖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聯聯看娛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製片公司
本地風光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公司
甲上娛樂
參考資料 [17]  [22] 

陽光普照宣傳發行

陽光普照上映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備註
2019年9月6日
加拿大
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世界電影”單元
2019年10月7日
韓國
第24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之窗”單元
2019年11月1日
中國台灣
——
參考資料 [6]  [17]  [20] 

陽光普照劇集特色

陽光普照主題寓意

影片的英文名叫A Sun,是與A Son的同音互文,也是影片的敍事內核。英文名稱A Son還有另一層隱藏含義為“一個兒子”,也是這種不公平並且畸形的父愛導致悲劇的發生。“陽光”、“兒子”的標題總是會提醒觀者這是一個充滿希望與生機的影片,然而影片《陽光普照》卻完全相反,鍾孟宏導演在接近兩個半小時的影片中呈現的是一個陰冷而現實的台灣原生家庭故事,影片中的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現實的壓力下,或是逃避,或是麻木。有的人本是陽光,最終卻走進陰影永遠躲藏,也有的人本是陰影,最終卻迎來陽光。影片借用陽光與陰影的隱喻,為幾位角色賦予不同的人生屬性,呈現出光影的強化對比,又以父與子的抵逆關係映射出當代社會的中國式家庭的生存困境,而辯證修辭下善與惡的界限模糊,呈現出倫理道德在社會複雜關係上的無力,透射出陰冷的現實主義觀感。 [29]  [31] 

陽光普照敍事手法

影片以空間敍事的手法,通過鮮明的空間對比、外部空間的塑造、心理空間的建構等手段賦予了影片更加深刻的情感震撼力,且更加立體地展現了台灣底層真實的社會生態。 [33] 
私密空間
片名為《陽光普照》,看似只提到陽光的一面,但縱觀全片觀眾可以發現,片名中實則暗含了陽光普照下的那些同樣佔有巨大空間的陰影。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只是這些陰影往往由於陽光的耀眼而失去了應有的存在感。 [33] 
公共空間
在電影中,導演鍾孟宏憑藉對畫面中建築元素的精準調度,構建了充滿隱喻的城市公共空間。通過調度攝影機、人物、建築三者的相互位置調度,烘托出了故事的氛圍感以及人物的宿命感。電影中有大量人物走在街道上的鏡頭,這些鏡頭有很多共同點,它們往往都發生在狹長幽閉的空間,且多數為手持跟拍長鏡頭。 [33] 
內心的異度空間
夢一直是受到電影創作者鍾愛的一種表意手法,在鍾孟宏導演的作品中頻繁出現的充滿慾望和遺憾的夢境,每每充滿隱喻而又引人深思。弗洛伊德認為“夢是願望的達成,它絕不是無意義的”,《陽光普照》中出現的夢境片段也藴含了豐富而複雜的人物情感,同時向觀者傳遞了大量的重要信息。 [33] 
大兒子阿豪在公交車站台和曉貞講述的那段關於“司馬光”的故事,則構成本片裏的另一個異度空間。導演選擇用動畫的方式進行呈現,動畫短片以黑白灰為主色調,而主角司馬光則一襲紅衣,整個畫面的人物塑造和環境氛圍都給人一種恐怖、詭異的氣氛。 [33] 

陽光普照視聽風格

鏡頭語言
影片以詩意和矛盾的鏡頭語言展現中國傳統家庭下的親人關係以及他們在同一屋檐下精神狀態的困境和崩離。影片中三個人物矛盾的精神內核以及家庭對孩子截然不同的態度,潛移默化地讓同一屋檐下的孩子們在自我認知下呈現不一樣的人生狀態。 [30] 
配樂
影片中大兒子阿豪的主題曲《動物園》採用了法國號和低音提琴作為主要演奏樂器,音色渾厚有力,葬禮外母親與同學的對話、動物園阿豪與女友的對話剛剛引入,敍事緩緩展開,接下來換作鋼琴演奏時,曲名變為了《太陽》,配合着阿豪的內心獨白緩緩流出,音色變得清亮空靈,象徵着阿豪澄澈的內心世界。相同的旋律還有片尾曲《遠行》,改用電吉他、低音提琴、鼓等合奏,增加了擊弦時的震顫,類似於《有無》,弱化了背景音樂,突出了人聲傳遞出的年齡感與遼闊感。 [32] 

陽光普照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屆次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19年
第5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27-28] 
最佳劇情長片
《陽光普照》
獲獎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剪輯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陽光普照》
最佳男主角
提名
最佳女主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原著劇本
鍾孟宏、張耀升
最佳攝影
鍾孟宏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詞: 鍾孟宏 曲: 林生祥
唱: 林生祥 《遠行》
2020年
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 [3]  [25] 
最佳電影
《陽光普照》
提名
最佳導演
鍾孟宏
最佳編劇
鍾孟宏、張耀升
最佳男主角
陳以文
最佳男配角
劉冠廷
最佳剪輯
賴秀雄
最佳女配角
柯淑勤
獲獎
2020年
第27屆華鼎獎 [2] 
中國台灣最佳影片
《陽光普照》
獲獎
2021年
第24屆金衞星獎 [18] 
最佳國際電影獎
《陽光普照》
提名
2021年
休斯頓影評人協會獎 [26] 
最佳外語片
《陽光普照》
獲獎

陽光普照影片評價

陽光普照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10分制)
參與人數
豆瓣
8.6
362391人
時光網
7.8
529人
截止至2024年3月14日,參考資料 [5]  [11] 

陽光普照專業評價

正面評價
該片中失職的父親逐漸意識到身上的責任,以摧毀他者家庭根基與性命的方式,切斷牽引自己家庭滑向深淵的外力,但他的行為並非由以牙還牙或人性本惡決定,而是社會層面的人際情感交流模式出現斷裂,家庭對外的社交功能日益萎縮的結果,家庭或個體蜷縮在各式各樣的樓宇自成一體,是許多城市的基本景觀。由此導致的父親形象,與傳統認知裏一家之長的男性威嚴或者身挑重擔相距甚遠,而由父親主導,關聯兩起死亡事件的親子關係,則是鍾孟宏在過往作品裏有關家庭、親情等未竟話題的延展探討。(北京日報 評) [10] 
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少年殺人事件結束,而《陽光普照》以一起少年傷人事件開始,似乎是一種記錄的延續。影片對於社會生活的記錄表達多少可以看見楊德昌的影子,而陽光普照這個意象所呈現出的哲學意味,又可見侯孝賢的影響。導演鍾孟宏對於故事和人物具有嫺熟的掌控力,不温不火,從容老到,不動聲色,處處留白,在敍事上冷靜、隱忍、疏離,以出世之心講入世之事,不渲染苦難,也沒有誇大希望,雖口吻冷峻,又分明能感到一種悲憫的氣質。面對滄桑世事,攝影機只是記錄和言説,並不偏倚,有一種無為在其中。(文藝報 評) [19] 
負面評價
鍾孟宏導演雖然讓在台灣電影中經常失語甚至乾脆缺席的父親有了顯眼的位置,但設下的家庭內部交流地帶卻異常狹窄。(北京日報 評)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