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邵常貴

(湖北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退休教授)

鎖定
邵常貴,男,1941年4月生,湖北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退休教授,我國非微擾量子引力的先驅。 [1-2] 
中文名
邵常貴
出生日期
1941年4月
職    業
教師
任職院校
湖北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職    稱
教授
籍    貫
吉林省吉林市

邵常貴人物經歷

教育工作經歷
東北大學的拖拉機系畢業。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汽車廠當技術員。之後調任至武漢汽車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工作。之後被中科院時任院長方毅欽點,調到資料室專職進行研究。受湖北大學時任校長徐章煌盛情邀請,正式進入湖北大學任教。 [1] 

邵常貴科研成果

1980—1983年是邵常貴科學論文發表密度最高的時期。他將多年來潛心研究的關於超引力與量子纖維叢統一理論的相關內容進一步整理後編輯成文,在《科學探索》、《數學物理學報》、《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等國內權威物理期刊上發表了《超引力理論的探討》、《從Poincaré叢及其配叢作用量得到的引力規範場方程》、《纖維叢表述的兩種de Sitter引力的探討》等多篇文章,比較全面的闡釋了超引力的纖維叢統一理論的相關內容。由此,他逐漸在理論物理研究界嶄露頭角。
1986年邵常貴與毛志堅、高國猷合編的《現代汽車大全》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當時在國內汽車行業頗有影響的書;2011年與其子邵亮、邵丹合著的《空間時間的量子理論》出版,這是國內目前最為完整介紹LQG(天體物理)的專業著作;1997年邵常貴主持完成的引力(含超引力)規範場的研究課題,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獲聯合國技術信息促進系統中國國家分部頒發的“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
在2004—2006年間,發表了《平直宇宙背景下的引力單圈發散抵消項》、《平直Robertson-Walker宇宙背景的場方程》在內的多篇學術文章。 [1] 

邵常貴個人榮譽

  1. 1988年入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 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3. 聯合國技術信息促進系統中國國家分部頒發的“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