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耀邦陵園

鎖定
胡耀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之一。胡耀邦逝世後,骨灰安葬於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的富華山,坐西朝東,面對鄱陽湖,緊靠廬山,蒼松翠柏環繞的墓地上,矗立着一座用3塊0.8米厚的白花崗岩拼成直角三角形的巨碑,頂端高4.5米,底長10米。碑石右上方雕刻着胡耀邦側面頭像,左面依次刻着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徽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中國共產黨黨徽,表明胡耀邦曾經是黨、團、少先隊的領導人。主碑前立着用6塊墨晶玉花崗岩拼成的長方形銘文碑,上面鐫刻着由中共中央撰寫的“胡耀邦生平”。兩條墓道彎繞,均鋪有73級石階,象徵墓主人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
耀邦陵園面向鄱陽湖,佔地面積1020畝(68公頃),由耀邦陵墓、耀邦事蹟陳列館、共青城發展史陳列館三大部分組成。201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胡耀邦陵園
外文名
Tomb of Hu Yaobang
別    名
胡耀邦墓
地理位置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的富華山
所屬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胡耀邦陵園墓址位置

胡耀邦陵園墓碑 胡耀邦陵園墓碑
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的骨灰安放於共青城富華山。胡耀邦陵園總面積1020畝,陵墓坐西向東,俯瞰鄱陽湖。據介紹,胡耀邦陵園年接待近30萬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瞻仰、憑弔。目前,陵園內的耀邦陵、事蹟陳列館、富華亭等均得到較好的保護。

胡耀邦陵園選址始末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京逝世。治喪期間,中共中央批准胡耀邦夫人李昭的請求,將他的骨灰葬於此處。 [1] 
江西共青城富華山 江西共青城富華山

胡耀邦陵園歷史淵源

共青城,一個響亮的名字,這個名字分明已與“知青”兩字融為一體。
共青城,共和國曆史上鐫刻着這一頁——1955年10月15日鄱陽湖畔九仙嶺下開時的第一支志願墾荒隊便是98名上海熱血青年。共青城,從胡耀邦1955年11月29日看望墾荒隊員時題名“共青社”算起,已走過整整四十三年。
歲月滄桑,風雨共青路上,鋪墊着幾代知青的青春,四十三年,我們誰都沒有忘卻,四十三年,我們誰都記憶猶新。
共青城,知青之城,共青城,精神之城,共青城,生命之城,共青城,希望之城!
走向共青,即是穿越昨天的歷史,走向共青,即是走向知青的心靈,走向共青,即是耀邦的歸宿之地。離開黃山茶林場,我們《難忘歲月》攝製組一行五人便馬不停蹄地向江西鄱陽湖畔的共青城進發。
共青城,在全國的地圖上並不顯眼,可在共和國的歷史上卻有着不可磨滅的一頁。
四十三年過去了,這裏仍是全國唯一以共青團的名字命名的城市,這裏,現在是全國第一家農工商金融四位一體的聯合集團;這裏不僅有走向世界的羽絨製品“鴨鴨”,這裏不僅還留有許多當年的知青,這裏還是與共青結下不解之緣的耀邦同志永遠居住的地方,這裏更是江澤民總書記親臨社會視察過一片熱土,且親筆寫下: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八個大字。這裏連得上海市委書記黃菊也曾到過,並熱情地看望過那些至今留在共青城的上海知青們……
從安徽一進入江西境地,似乎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共青城的。走在街上,坐在車上,説起共青城就連販夫走卒也無不津津樂道。共青城雖小,面積只有21.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0萬多人,可上至總書記江澤民,下至平民百姓,都深情關注,鐫刻心底。共青,即為精神象徵!
以九江市到共青城也就80公里,有船,有火車,也可乘汽車,九江至南昌的高速公路就經過共青城。我們是坐長途汽車從九江去共青城的。因為是臨開車前搭乘的,車擠已沒有座位,我們攜帶的攝影器材也已無法要放,故想再等下一趟班車。我們萬萬沒想到,送我們去車站的年青司機竟會熱情地破列專為我們一行五人放一趟賠本的專車。並且直放共青城裏,我們均被他這種熱情所感動,所折服!無緣無故,只因我們去採訪共青城。無緣無故,這個臉部燒傷過的九江司機,竟然不為金錢所動,這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分明不多見,但我們分明碰到了,我們未達共青城,已心熱呼呼的。
江西的土紅,江西人的心也熱。
到了共青,共青城,這比我們想象的要美,要偉岸的多。時值星期六的正午,街上行人稀少,但是到處都能聽到“心太軟”的流行歌聲。這裏沒有大城市那種令人煩躁的城市嗓音,沒有大工業煙塵的污染,這裏有的是大城市難以享受的山水自然風光。一座優美靜盈的小城,街上綠樹成蔭,但偶爾匆匆的行人的腳步,似能讓人感覺一種節奏,一種屬於共青的節奏。所有到共青的人,都不約而同要去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胡耀邦陵園。一位熱心的共青人告訴我們,1995年3月19日江澤民總書記親臨共青城視察,百忙之中仍然不忘去祭掃胡耀邦陵園。清明時節,我們一介平民又豈能例外,便何況與共青城有着不解之緣的胡耀邦……
還未洗去塵灰,我們《難忘歲月》攝製組一行五人就直奔城南不遠處的耀邦陵園。
共青城富華山就是胡耀邦陵園,時值正午,陽光正烈,可前來陵園祭掃耀邦的人流不斷,遠眺陵園青山碧水,瞳美毓秀,滿園的菜花竟相怒放,走近園內,這裏一片寧靜,即使是全國各地前來祭掃的百姓,也是默默無聲的。兩位安徽兄弟特地遠道而來專程祭掃耀邦的,他們是替九泉之下獲平反的父親來祭掃的。
正午前來墓地的,有北京的,有湖南的,有一對年輕夫婦手捧一束鮮花,鮮花中還放着一盆三五牌香煙,他們輕輕地把它放在耀邦的墓碑前,他們來自湖南耀邦的故鄉,據悉這裏一年約有30萬人次前來憑弔,其中清明時節湖南來的人最多,一車一車的來到這裏。
耀邦的陵園樸實簡潔,這裏沒有高聳的墓碑,更沒有雕像。胡耀邦的墓碑高只有4.43米,底邊長10米,三角形花崗岩碑雕刻着中國少先隊隊徽、中國共青團團徽、中國共產黨黨徽,右上方耀邦同志雕像栩栩如生。底下墨晶玉花崗岩鐫刻着《胡耀邦同志生平》。
靜靜的富華山便是胡耀邦最後的歸宿。然而,人們並沒有忘記他。共青城更不會忘記他,1955年11月29日、1984年12月12日胡耀邦同志曾兩次親臨共青,三次為共青題名:共青社、共青墾殖場、共青城。
不解之緣的共青城,在1990年12月5日又一次接受了胡耀邦歸宿。
我們來也是靜靜的,走也是靜靜的,我們留下的只是一片深深的敬意。胡耀邦三次題名,共青三次發展的由來;三次題名,共青三上台階。難怪,這裏是胡耀邦最終的歸宿,難怪,共青人把他鐫刻在心靈深處……
從共青社到共青城,四十三年風雨路,共青已不在是兩個單純的名字,她已化成一種艱苦奮鬥的精神的象徵。從我們雙腳開始踏上這片紅土地,我們的血開始熱起來……
面對共青城,我們折服,折服於人們對共青熾熱的愛戀,更折服於至今保持的共青精神!
他,一個歷經風雨的共青人,面對昨天他無怨無悔,共青,已成了他人生的精神支柱在共青城,人們似乎都認識他——於維忠,我們也想在共青城能採訪到這位“阿拉”上海人,他就是1955年10月15日共青首批98名墾荒隊員中的一員,四十三年過去了,今天他已經把根紮在了共青城,但什麼力量支撐他堅定不移地從昨天走到今天的呢?
接待我們的宣傳部陳部長是墾荒者的後代,她母親陶金娣當年也是第一批從上海赴共青的墾荒隊員,這位1959年生於共青城的年青人已成了今日共青城的宣傳部長,他直言地告訴我們,於維忠是共青墾殖場原黨委書記,1992年7月份才調九江市任人大副主任,要採訪他定去九江,不過他的家似在共青城,週末或許會回到共青城,這要看你們運氣如何?我們提議可否採訪她母親,他笑道,他當部長應該回避。
我們失望,失望之中還抱有僥倖。
晚上九點,我們房間門被推開,在陳部長的陪同下於維忠剛從外地開會回到共青城,還未進家門聽到上海孃家人來了,就同陳部長直奔場部賓館我們下榻的房間。今天60出頭的於維忠看上去似很年青,充滿一股青春的活力,走路説話仍是風風火火極像墾荒當年。
他進門就説,採訪不必,見見孃家人很必要,幾十年了也怪想的。於維忠現已有四個子女,他的老伴是南通人,也是首批來共青的上海青年。往事不堪回首,可他毫無怨悔,他認為這是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四十三年,他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當年上海居住的地點——閘北區長安路649弄,仍還記得當年曾在居委會工作的情景。他直率地告訴我們,共青城還留有許多知青,即使55年第一批知青今天還留有10餘名,他決不是最後的守望者。過幾年,他退休了也不會回到上海,因為共青有他一個幸福的家。他詼諧地説,他生是上海人,死是共青鬼,這種“背叛”,孃家人是會原諒的吧!
豈止是原諒,而是深深的敬佩呀!我們採訪的話題是從胡耀邦開始的。於維忠提起胡耀邦便持有一種難以抑制的敬意!
在於維忠的箱底至今珍藏着一個硬殼筆記本。四十三年來,本子由新變舊,可對這本子的感情依舊,何為?於維忠平靜而又深情地説:“我走過這四十三年,風風雨雨我走的堅定,要問為何,就是這本子上的幾個字,決心為共產主義奮鬥,這是胡耀邦的親筆題詞,這也是我們精神支柱。”
當年19歲的於維忠參加上海青年志願懇荒隊打着團市委贈送的“向困難進軍,把荒地變成良田”的旗幟,離開大上海來到江西的鄱陽湖畔是志願的,也是熱血沸騰的。他在上海放棄居委會福利主任的工作積極報名,批准後第一關就是學吃辣椒。為了能爭取去共青,就拚命學吃辣椒,每次吃得滿頭大汗才罷休。總算過了辣椒關。共青的九仙嶺下,當時這裏是一片湖灘荒丘,荊棘叢生,蓬蒿遍野,釘螺密佈。沒有住房,他們就搭起了簡易的茅棚;冬天到了,北風直往棚裏鑽,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1955年11月29日下午,就是於維忠和98名墾荒隊員到鄱陽湖九仙嶺下墾荒才剛到第45天,夕陽下,在鐵道的遠處出現了一輛壓道車,很快地馳到他們面前停下了,從車上走下一夥人來,走在最前面的就是當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同志、胡耀邦是代表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來着望全體墾荒隊員的。他與墾荒隊員一起喝稀飯,住茅棚。離別前,不僅用藥棉製的筆留下了“共青社”三個大字,而且還在於維忠攜帶的筆記本上寫下這樣一行蒼勁大字——“決心為共產主義奮鬥。”從此於維忠便珍藏起這本子。
1959年,一場博大的洪水吞沒了豐收在望的莊稼,毀掉了墾荒隊員新建的家園,偏偏在這個時候,於維忠的父親病故了,家裏打電報要他回去頂替父親的工作。場領導把電報交給他,語重心長地説:“你是共產黨員,這裏離不開……”於維忠的眼淚在眼眶直打轉。他二話未説,回到上海料理完父親的後事,不但沒去頂替父親上海的工作,反而將母親和兩個弟弟一起接到共青。一家人臨走前夕,居委會有位幹部婉轉地提出將空房子讓給他住。於維忠心想,老窩都端了,留這間空房做啥?於是信手一揮,一百塊錢賣給了那個人,一家老小從上海來到共青紮下了根。
艱苦環境鍛鍊人,也同樣會綻開美麗的愛情之花。這一年,於維忠和墾荒隊員黃孝英結為伉麗。婚禮是簡單的,滿山杜鵑似是為他們開綻的鮮花,新房裏沒有一件傢俱,兩條凳子,一塊鋪板,兩牀被,便是他們新婚的全部。
共青也颳起了“砍傷風”、“解散風”、“回城風” 。於維忠沒有動搖,他的根似在共青城,他是當之無愧的共青人。在共青的墾荒和發展史上也有他不可抹去的濃濃的一筆。共青城,現在山青水秀,他已愛上了這裏的一草一木,想丟也丟不掉,因為他的青春,他的生命,他的魂魄已屬於這片充滿情感的紅土地。這裏也是他最後的歸宿!
共青,這兩字,毫無諱言已成為所有共青建設者的精神支柱。短暫的採訪,我們分明已從於維忠的內心深處感觸到這種精神的偉岸。
共青城,從無到有,共青城的羽絨製品同時是以醜小鴨開始起步的“鴨鴨”走向了世界,同樣知青女廠長被同仁尊稱為“羽絨皇后”。幾乎所有的共青人談起共青的墾荒史每個人精神十足,每個經歷者都能抖出幾個精采的小段。同時,幾乎所有的共青人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名牌產品“鴨鴨”的。
“鴨鴨”共青城又一種生命的象徵。
夜幕下,登高遠眺,共青城休息了該是進了夢鄉了,可有幾處是燈火通明的,遠望極似鑲嵌在鄱陽湖上的顆顆明珠,可這裏正是“鴨鴨”生產車間的燈光在夜色中閃爍。
很顯然,“鴨鴨”已成共青生命的經濟支柱。
我們走向共青鴨鴨服裝大廈,走向被同仁尊稱為“羽絨皇后”的知青女廠長——宋廣倫。
這天傍晚工人均回家了,可她獨自一個仍守在廠長室裏,並在圖紙上精心設計着新的羽絨款式。共青人都是實幹家都不願接受採訪,她也不例外。假如不是看在上海老鄉又同是老三屆“一片紅”的知青份上,我們還真有可能被婉言拒絕門外。
這位上海浦東中學66屆畢業生雖然做的是“女紅”活,可一副幹練的男人樣,語句節奏短平快。她什麼也不拍,就怕記者採訪,面對孃家人,她毫不迴避,直話直説。
她是68年從上海先是下鄉到江蘇南通老家。她本應可留在上海工作的,他父親因潘漢年事件受到牽連被遣送回南通,她是隨全家遣送,開始她知青生活的。留城工作又豈能輪到這個有出身問題的知青身上呢?70年因為她有一個叔叔在共青,於是她又從南通投奔革命聖地一樣投奔向共青城。一進共青她就感到共青沒有冷眼相對她,使她與100多位“一片紅”到此的知青一樣感到別樣的温暖。
似乎她天生有種做衣服的天賦。在上學時她雖沒戴過紅袖裝,她就在家看服裝書,學做衣服,初一時已能從裁到縫獨立做成合身的的卡大衣。下鄉時也就經常抽空幫農民做衣服,農民就把自己的工分偷偷記在她的頭上。1971年共青成立起羽絨廠,因為她有一手絕活,她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羽絨廠首席設計者。1972年她精心設計,大膽創意的一種新款羽絨背心被一加拿大客商選中,首次成交外銷羽絨服750件,從此共青的羽絨服叩開了走向世界的大門。1989年她主持設計和製作的“鴨鴨”牌系列服裝作為國禮贈送於原蘇聯國家元首,從而打開了俄羅斯和東歐市場。
“鴨鴨”登上了大雅之堂,女廠長宋廣倫的人生經歷,也開始了一個新的篇章。她從一個知青成為同行公認的“羽絨皇后”。她還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她以廠為家,為共青爭得了榮譽,但對自己的小家常常心有愧疚。因為,她畢竟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人呀!談起家,她變得沉默起來,心更是沉沉的,在辦公室的窗台上擺放着一張7寸的全家照,她愛人英俊,她兒子聰明,一看就是一個幸福家庭。她告訴我們,她愛人也是70年“一片紅”從上海到共青的知青,現在郵電局工作,兒子在北京郵電大學讀書、今年畢業,她承認對丈夫和兒子幾乎沒有盡到一個妻子的責任。
在兒子參加高考的日子,她本來答應兒子無論如何也要抽空去上海陪他幾天的,可臨行前,又因江西連降暴雨,共青的汛情嚴竣而未能成行。兒子在考場,她卻在風雨交加的大堤上指揮抗洪救災。她承認她是欠下了孩子一份感情債。她面對家庭是有一份感傷一份失落,但分明已把全部愛注入在自己深深愛戀的羽絨廠了。談到家庭談到兒子, 眼中總會掠過一陣女性特有的温柔。平心而論,這些年她乾的很累,假如兒子分配工作在上海,退休後她會回到上海的。臨別,她在小心地包一件小禮品,準備破例去參加一個女職工的家庭生日宴會,難得一次與丈夫團圓的機會,又這樣悄然無聲地錯過了……
暮色中,我們將告別這塊火熱紅土地,火熱的共青城,在這塊充滿激情誘惑的土地上,我們真想走遍每一個街路,夕陽下,共青的上海路在晚霞變得熱鬧起來,這裏有一個似乎都在用自己匆匆腳步告訴我們這一條真理:生活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生活,家庭屬於那些勇於進取,奮進開拓的人們。
美哉,共青城!壯哉,我的共青人!

胡耀邦陵園臨終遺願

胡耀邦同志1989年4月15日在北京病逝後,其夫人李昭向黨中央報告了其生前遺願:“我死之後,埋在青山綠水間,地點就是共青城。” [2] 

胡耀邦陵園墓園設計

胡耀邦墓園設計,由江西省城建雕塑創作室和江西省美術家協會負責,桑任新同志主持。
胡耀邦墓園 胡耀邦墓園
整個墓碑像一面直角三角形的旗幟,高4.43米,底邊長10米,碑重73噸。三角形花崗岩碑上,雕刻着中國少先隊隊徽、中國共青團團徽、中國共產黨黨徽。象徵着胡耀邦一生與這三個政治組織的特殊關係。
墓碑的右上方,是胡耀邦同志頭部側面雕像,栩栩如生。像周圍嵌作不規則形狀,有很強的立體感。從正面看,整個圖像是微笑着的;從左側看,則是憂國憂民之態。墓碑的後面有火炬形的草坪,綴以從井岡山運來的9塊巨大花崗石。在緊靠墓碑右側的一塊石頭上,有李昭親筆題寫的“光明磊落無私無愧”八個大字。從陵園入口處到墓碑前,有兩條彎繞的墓道,均鋪有73級石階,象徵着胡耀邦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 [3] 

胡耀邦陵園夫妻情深

四十八年夫妻情
李昭原名李淑秀,1921年生於湖南寧鄉,是中國共產黨的同齡人。與胡耀邦認識後,於1941年冬喜結良緣。婚後,他們一直遵循婚前的約法三章:首先是志同道合的同志,然後才是伴侶;建立小家庭後,不忘共同的事業,不忘為共產主義奮鬥的大方向;能經受住各種嚴峻的考驗,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攜手前進。
新中國成立後,胡耀邦擔任團中央領導職務十年,青年團工作搞得有聲有色。李昭則一直在北京市工作,擔任市紡織局局長兼黨委書記。從1981年起,胡耀邦任中共中央主席和總書記6年多,李昭始終平易謙和,沒有“第一夫人”的頤指氣使,也從不在公眾場合露面,只默默幹着自己的工作。
李昭和胡耀邦有着共同的情趣:讀書。胡耀邦喜歡讀中外歷史,馬列理論。李昭則喜歡讀經濟類和技術類書籍,對服裝設計之類的書籍,興趣尤濃。他們還愛好書法,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擠點時間練練字。李昭和胡耀邦共有四個孩子,三男一女。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非常嚴格。 [3] 

胡耀邦陵園安葬始末

1990年12月5號,胡耀邦逝世一年又八個月之後,按照家人的願望,他的骨灰被安放到共青城,這裏的人們對這位老人有着特殊的感覺。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