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秣,漢語二級字 [3]  ,讀作mò,其本意為餵馬的谷飼料。 [2]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注    音
ㄇㄛˋ [1] 
總筆畫
10 [1]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形聲。從禾,末聲。本義:餵馬的谷飼料
如干草、植物、穀草
fodder
驥病思偏秣。——杜甫《敬簡王明府》
七日芻秣之式。——《周禮·天官》
芻秣(芻為喂牛羊的草飼料;秣為餵馬的谷飼料)
動詞
餵馬
-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詩·周南·漢廣》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秣馬秣駒(本為餵馬及駒,借指求婚);秣馬(餵飽馬匹);秣谷(用穀物餵馬)
(參考資料: [1-2]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莫撥切,音末。《説文》食馬穀也。本作䬴。今借作秣。《詩·周南》言秣其馬。《傳》秣,養也。《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
又葉莫結切,音蔑。《張載·七命》煢嫠為之擗標,孀老為之嗚咽。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