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鼬

鎖定
日本鼬(學名:Mustela itatsi):是哺乳綱、鼬科的一種黃鼠狼。雄性頭尾長在45-52釐米之間,平均體重為400克。雌性一般較小。身體細長,腿短,有粗壯的頭部和頸部。上體皮毛通常金黃色,腹部顏色較淺,臉部顏色較深。冬季來臨前,鼬停止生產黑色素,皮毛變白,變得更厚,準備過冬。
適應日本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但主要是流水附近的山區和森林地區。是一種孤獨的動物,除了在交配期外,通常都是單獨行動。它們領地意識非常強。喜歡捕獲活的獵物,例如齧齒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一些甲殼類動物。日本鼬在歷史上分佈於日本四大島嶼中的三個:本州九州四國。 在20世紀的整個世紀裏,為了控制鼠患,它們被引入了大多數其他日本島嶼。分佈範圍已經包括北海道和琉球羣島的大部分地區。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Mustela itats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食肉目
鼬科
亞    科
鼬亞科
鼬屬
日本鼬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1844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3] 
中文學名
日本鼬
同義學名
Mustela sibiricassp.itatsiTemminck, 1844
外文名
Japanese Weasel

日本鼬動物學史

日本鼬(Mustela itatsi)是鼬科的一種哺乳動物,曾經被認為是黃鼬的一個亞種。但是,在2011年,根據對日本鼬的頭骨的形態特徵、體型、顏色和陰莖骨的研究,記錄了日本鼬和黃鼬之間的種間和性別差異,以及明顯的遺傳差異,均認定日本鼬是一個獨特的物種。2012年日本鼬從亞種升級為獨立物種 [3-4] 

日本鼬形態特徵

日本鼬
日本鼬(18張)
日本鼬是體型較大的黃鼠狼,成年雄性的頭尾長在45-52釐米之間,平均體重為400克。日本鼬是同屬中存在的差別最大的性別二態性,雌性通常較小,僅佔雄性體長的68%,而體重僅佔30%。日本鼬和所有的黃鼠狼一樣,身體細長,非常適合在隧道和洞穴中穿行並進入狹窄的空間。腿短,有粗壯的頭部和頸部。它們的上體皮毛通常是金黃色的,腹部顏色較淺,臉部顏色較深。冬季來臨前,為了應對日光的縮短,鼬停止生產黑色素,皮毛變白,變得更厚,準備過冬。 [3]  [5] 

日本鼬棲息環境

日本鼬生活在海平面至336米的海拔高度。適應日本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常見於日本大部分生境,包括草地、森林、村莊和郊區,但通常不發生在大城市中,有時也生活在人類住宅區附近。 [3] 
但主要是流水附近的山區和森林地區。大多數捕獵活動是沿着河流進行的,但是這些鼬偶爾會冒險進入草原或郊區。在冬季,這些身體纖細的黃鼠狼大部分時間都在雪中消磨,它們在迷宮般的隧道中追逐小型齧齒動物。 在捕獲並食用獵物之後,日本鼬通常會在陽光下享受採石場的温暖。 [5] 

日本鼬生活習性

日本鼬是一種孤獨的動物,除了在交配期外,通常都是單獨行動。它們領地意識非常強,積極防禦捍衞自己的家園,抵抗入侵者進入。日本鼬有能力防禦比自己大的動物,尤其是占主導地位的雄性。另外,在彎道和遇到危險時,會放出強烈的氣味以阻止攻擊者。
日本鼬是經驗豐富的專業獵手,會以任何方式追捕獵物,包括沿着隧道、爬樹或游泳。獵物可以去的任何地方,日本鼬都會跟隨它們,狩獵成功率很高。它們既在白天活動,又是夜間活動。不論白天和黑夜。
為了與其他黃鼬或其他動物進行交流,日本鼬使用兩種主要的交流方式:化學和聲學。個體從其特徵性的肛門腺分泌一種稱為麝香的物質,用於化學交流。 黃鼠狼是領地性很強的物種,通過在其活動的途徑和石頭之類的障礙物上摩擦其腺體來建立領地邊界。氣味標記可傳達性別、年齡、社會地位、健康狀況和繁殖狀況的信息。
日本鼬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主要包括低強度的顫音、樹皮摩擦、尖叫聲和嘶嘶聲。當雌鼬與幼仔在一起時,顫抖通常表示感到舒適。當不存在危險時,鳴叫是另一個滿足條件的呼叫。 咆哮、尖叫和嘶嘶聲都預示着即將來臨的危險。
由於該物種能夠廣泛的生活在日本棲息地中,它們也具有廣泛的獵物選擇。日本鼬更喜歡捕獲活的獵物,例如齧齒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一些甲殼類動物。這些黃鼠狼也是鳥巢突襲者,喜歡鳥蛋或幼雛。常見的獵物是日本樹鶯。 當獵物稀缺時,它們也食用各種水果和漿果。由於雌雄之間的體型差別大,也導致它們在食物選擇中的性別隔離:雄性更擅長哺乳動物和甲殼類動物,而雌性則是通才,它們食用昆蟲和水果等多種食物。當食物豐富時,日本鼬通常會儲存食物以備後用。 [3-5] 

日本鼬分佈範圍

日本鼬是日本特有的動物,原產本州、九州、四國、佐渡、衝木羣島、伊豆大島、淡路、壽多、伊岐、五島、雅庫和塔那。於1880年代引入北海道,並且為了控制鼠類褐家鼠田鼠,被傳入日本約50個小島,包括日立島、瑞本島、伊豆島(三宅島、八枝島、青岡島)、青島(長崎縣)、庫奇諾島、中野島、素萬澤島、希拉島、阿庫塞基島、基卡島、沖繩島、尤倫島(鹿兒島縣)、薩米島、阿卡島、大都島、北岱託島、伊拉布島、伊里奧馬特島和哈特魯馬島(沖繩縣)。 [3] 
日本鼬分佈圖 日本鼬分佈圖

日本鼬繁殖方式

日本鼬的交配過程始於雄性通過嗅聞並分析其氣味標記來尋找雌性。 一旦找到了一位合適的雌性,從幾小時到幾天,就會發生玩耍和嘶咬的混合情況。當雌性準備就緒時,它允許雄性咬住脖頸並固定住自己。交配時間很短暫,但每對日本鼬會發生多次。交配完成後,就會分開,很可能再也見不到對方了。
交配發生在5月初至6月下旬。 但是,如果食物特別豐富,則交配可能會持續到8月,在整個季節中會產第2窩。妊娠期大約需要30天。幼仔數量2-12只不等,但通常為5-6只。完全斷奶和獨立需要8周的時間。在一歲時性成熟。
日本鼬從受孕到獨立,雌性負責全部育仔過程。一旦交配完成,雄性就離開雌性。雌鼬會用草、羽毛和動物皮毛在廢棄的洞穴或原木空洞內築巢。幼仔一出生,母親就會給它們餵奶,直到幼仔發育完全,到可以吃肉。年幼的黃鼠狼一旦長大可以走動,就會通過遊戲行為來練習寶貴的狩獵技能。不久之後,它們跟着母親一起去打獵。一旦它們能自己狩獵,就被認為是獨立的,離開母親的保護去尋找自己的領地。
日本鼬的壽命與鼬屬的其他成員相似。在人工飼養中壽命長達8年。野生動物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食物的供應。平均壽命可能是2-3年。 [4-5] 

日本鼬保護現狀

日本鼬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3] 
在日本,法律保護日本雌性鼬免於狩獵(2006年)。 [3] 

日本鼬種羣現狀

日本鼬鼠的野生數量正在下降,它們已從日本西部的低地消失(Sasaki等,2014)。該物種在日本西部10個縣的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臨滅絕”(2014年)。日本鼬不適應城市化生活,不食用人工食品。通過與引進的黃鼬之間的競爭,小型雌性日本鼬可能難以在日本西部的低地繁殖,已經退居日本的丘陵地區。 即使沒有引入潛在的競爭者,該物種也可能無法充分適應日本這一地區的各種人為影響。日本鼬和黃鼬在系統發育上很接近,這增加了它們雜交的可能性。 然而,2012年的觀察監測,在日本九州北部,四國和本州西部的15只黃鼬中沒有發現形態上處於中間的個體,這表明雜交可能不會構成威脅。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