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救兵鎮

鎖定
救兵鎮,隸屬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 [1]  地處撫順縣東南部,東與上馬鄉後安鎮為鄰,南與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清河城鎮接壤,北與東洲區新屯街道毗鄰,西與新撫區千金鄉石文鎮峽河鄉相望。 [2]  轄區面積265.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救兵鎮户籍人口19641人。 [3] 
民國十八年(1929年),救兵地區屬第六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撫順縣第五區。1958年,救兵地區屬紅衞、紅旗2公社。1998年,小東鄉併入救兵鄉。 [2]  2013年,撤鄉改鎮。 [4-5]  截至2020年6月,救兵鎮轄14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救兵村。 [2] 
2018年,救兵鎮有工業企業16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 [3] 
中文名
救兵鎮
行政區劃代碼
210421106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
地理位置
撫順縣東南部
面    積
265.5 km²
下轄地區
1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救兵村
電話區號
024
郵政區碼
113116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遼D
人    口
19641人(2018年)

救兵鎮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為撫順縣3鄉。
民國十八年(1929年),救兵地區屬第六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撫順縣第五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組建撫順縣民主聯合政府,全縣劃分8個區,救兵地區屬六區(五龍)。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救兵地區為敵佔區,時設馬郡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國民黨政府將撫順縣劃分2區,救兵地區為第二區(馬郡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救兵地區解放,成立救兵台區,屬沈撫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撫順縣轄9個區,救兵為第八區。
1951年5月,救兵區被撤銷,其轄地劃歸六區(塔峪)、七區(閣老)、九區(五龍)。
1953年7月,救兵地區劃歸五龍區、撫南區。
1956年7月,撫南區、五龍區劃歸本溪縣,救兵地區屬本溪縣。
1957年7月,救兵地區屬新撫、露天2區。
1958年,救兵地區屬紅衞、紅旗2公社。
1961年,成立救兵公社,轄救兵地區、峽河地區,辦公地點設在五牛村,後又遷至馬郡村。
1961年,恢復撫順縣建制,救兵公社駐救兵村。
1983年8月,救兵公社管委會改救兵鄉,駐救兵村。
1998年,小東鄉併入救兵鄉。 [2] 
2013年,撤鄉改鎮。 [4-5] 
救兵鎮電子地圖 救兵鎮電子地圖

救兵鎮行政區劃

救兵鎮區劃沿革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撫順縣3鄉轄14個村。
1961年,救兵公社轄10個大隊。
2003年12月,救兵鄉下轄的30個行政村合併為14個。
2011年末,救兵鎮轄山龍、五牛、板城、救兵、馬郡、石門、後腰、通什、王木、康西、小東、大東、馬鮮、馬和1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1個村民小組。 [2] 

救兵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救兵鎮轄14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救兵村。 [2] 
救兵村
通什村
後腰村
石門村
馬郡村
五牛村
山龍村
板城村
馬鮮村
小東村
馬和村
大東村
康西村
王木村

救兵鎮地理環境

救兵鎮位置境域

救兵鎮地處撫順縣東南部,東與上馬鄉後安鎮為鄰,南與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清河城鎮接壤,北與東洲區新屯街道毗鄰,西與新撫區千金鄉石文鎮峽河鄉相望。 [2]  轄區面積265.5平方千米。 [3] 
救兵鎮

救兵鎮地形地貌

救兵鎮地處白山龍崗山脈支脈,地勢南高北低,最高點位於木龍溝櫃子石,海拔967米。 [2] 

救兵鎮氣候

救兵鎮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6.9℃,無霜期年平均138天。年平均降水量86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9月最多。 [2] 

救兵鎮水文

救兵鎮境內主要河流為東州河,貫穿全境95%,匯入渾河。 [2] 
救兵鎮衞星圖 救兵鎮衞星圖

救兵鎮人口

2011年末,救兵鎮轄區總人口20081人。總人口中,男性10358人,佔51.6%;女性9723人,佔48.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人口出生率7.4‰,人口死亡率5.53‰,人口自然增長率1.87‰。 [2] 
截至2018年末,救兵鎮户籍人口19641人。 [3] 

救兵鎮經濟

救兵鎮綜述

2011年,救兵鎮財政總收入6474萬元。 [2] 

救兵鎮農業

2011年,救兵鎮農業總產值1.8億元,比上年增長39.8%,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9.9%,農民人均純收入8730元。生產糧食1.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中草藥、山野菜、榛子等,中草藥種植面積3000畝,山野菜2000畝,墾複榛子園10000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肉雞為主,生豬飼養量1.2萬頭,肉雞飼養量400萬羽。 [2] 

救兵鎮工業

救兵鎮形成以鐵礦、木製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鐵礦資源豐富,現有選礦廠8家,年產鐵粉量達25萬噸,實現產值11億元,創税3600多萬元。木製品成為全鄉區域經濟主導產業。工業園區1個。 [2] 
2018年,救兵鎮有工業企業16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6個。 [3] 

救兵鎮商業

2011年,救兵鎮出口1000萬美元。 [2] 
2018年,救兵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 [3] 

救兵鎮社會事業

救兵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救兵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廣場10個,文化室14個,農村業餘文藝隊5個。14個村35個自然屯全部安裝了有線電視,總户數達5000户,90%居民用上有線電視。 [2] 

救兵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救兵鎮有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小學4所,在校生2029人,專任教師13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救兵鎮徵兵工作會議 救兵鎮徵兵工作會議

救兵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救兵鎮有遼寧晟華林木材炭化熱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研製發明了“木材微波真空乾燥炭化裝置及乾燥炭化方法”,並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木材微波真空炭化裝置”並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2] 

救兵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救兵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0個,其中衞生院2所,村級衞生室8個;病牀3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6張。專業衞生人員24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2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1萬人,參合率92%。 [2] 

救兵鎮社會保障

2011年,救兵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4户,人數102人,支出25.8萬元,比上年增長17%,月人均210.8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2人次,支出1.1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16户,人數768人,支出113.8萬元,比上年增長59%,月人均123.5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7.8萬元,比上年增長10%。敬老院1家,牀位1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9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萬人,參保率92%。 [2] 
救兵鎮疫情防控 救兵鎮疫情防控

救兵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救兵鎮有電信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户0.5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96%;移動電話用户1萬户,寬帶接入用户1100户。移動電話信號網覆蓋全鄉。 [2] 
救兵鎮領導大年三十送温暖 救兵鎮領導大年三十送温暖

救兵鎮交通

2011年,救兵鎮有鄉內公路,孫山線(孫家至山龍5千米)、五大線(五牛至大坎8.2千米)、小馬線(小東至馬和7.3千米)、沈通線(瀋陽至通化)、撫清線(撫順至本溪清河城)過境,境內長32.4千米,境內鄉以上公路總長52.9千米。 [2] 
參考資料
  • 1.    撫順縣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14]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石光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遼寧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09月:783-784.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117.
  • 4.    撫順縣2012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14]
  • 5.    撫順縣2013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14]
  • 6.    救兵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