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思茅藤

鎖定
思茅藤(Epigynum auritum (C. K. Schneid.) Tsiang & P. T. Li),所屬科為Apocynaceae,生於海拔700—1300米的山地雜林中,攀援樹上。葉紙質,橢圓形至橢圓狀倒卵形,長8—15釐米,寬4.5—11.5釐米,頂端短漸尖,
中文名
思茅藤
拉丁學名
Epigynum auritum (C. K. Schneid.) Tsiang & P. T. Li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龍膽目
夾竹桃科
思茅藤屬
思茅藤
分佈區域
雲南南部
保護級別
極危(IUCN標準)

思茅藤形態特徵

思茅藤
思茅藤(2張)
攀援灌木,其幼嫩部分具黃色密柔毛,老漸無毛。葉紙質,橢圓形至橢圓狀倒卵形,頂端短漸尖,基部略具心形,長8-15釐米,寬4.5-11.5釐米,兩面均被黃色長柔毛,在葉脈上更密;葉柄長5-10毫米,密被黃色長柔毛。花多朵,組成頂生、約與葉等長而密被黃色柔毛的圓錐狀聚傘花序;花梗長5-10毫米;苞片線形,長2-5毫米;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鋭尖至漸尖,長4-5毫米,端部略為張開,內面基部有腺 體;花冠白色,花冠筒窄圓筒狀,伸長,長1.5-1.7釐米,基部直徑約1釐米,喉部被長柔毛,花冠裂片斜倒卵形,短漸尖,長1.2-1.3釐米,展開;花葯長約4毫米,無毛;子房圓珠狀,半下位,長約1毫米,微被黃柔毛,花柱圓柱狀,柱頭長圓錐狀,長約2毫米;花盤5深裂,並與子房等長。蓇葖叉生,粗壯,長8-15釐米,直徑1-1.5釐米,外果皮密被黃色柔毛;種子長圓狀倒披針形,長1.5釐米,頂端截形,基部短尖;種毛黃色絹質,長3釐米。花期4-7月,果期9-12月。 [1]  [4] 

思茅藤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00-1300米的山地雜林中,攀援樹上。模式標本採自雲南思茅。 [1] 

思茅藤分佈範圍

產於雲南南部。

思茅藤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CR)。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