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民

(漢語詞語)

鎖定
國民,漢語詞語,拼音是guó mín,意思是1、全國民眾。2、今指取得一國國籍的人,即該國國民。3、指一個國家的公民,也可指整個國家的人民。國民一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國”和“民”。國指國家,指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民指人民,指國家的居民。國民一詞用來指代一個國家的公民,也可以泛指整個國家的人民。 [2] 
中文名
國民
拼    音
gúo mín
釋    義
全國民眾
出    自
《左傳·昭公十三年》
英    譯
national;citizen
注    音
ㄍㄨㄛˊ ㄇㄧㄣˊ

目錄

國民釋義

1. 一國或藩封所轄的百姓。
2. 近代以來稱具有某國國籍的人為該國國民。 [1] 

國民例句

1. 作為國民,我們應該為國家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2. 政府應該保障國民的基本權益。
可以通過將“國民”與國家和人民聯繫起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國家的人民在國旗下團結一致,為國家的繁榮而努力。
瞭解國民的權益和義務,瞭解國家的發展與繁榮,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2] 

國民出處

《周禮·春官·墓大夫》:“令國民族葬。”《左傳·昭公十三年》:“先神命之,國民信之。”《史記·東越列傳》:“威行於國,國民多屬,竊自立為王。”《漢書·王子侯表下》:“ 藉陽侯 顯 ,坐恐猲國民取財物,免。” 清 秋瑾 《贈浯溪女士徐寄塵和原韻》:“今日舞台新世界,國民責任總應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