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子軌道近似能級圖

鎖定
在大量的光譜數據以及某些近似的理論計算的基礎上,美國化學家鮑林(Pauling)提出了多原子的原子軌道近似能級圖,圖中的能級順序是指電子按照能級從低到高在核外排布的順序,即填入電子時各能級能量的相對高低。 [1] 
中文名
原子軌道近似能級圖
外文名
Atomic orbitalenergy level diagramapproximation
屬    性
能級圖
主    體
原子軌道

目錄

原子軌道近似能級圖定義

美國化學家Pauling經過計算,將原子軌道分為七個能級組
第一組:1s
第二組:2s2p
第三組:3s3p
第四組:4s3d4p
第五組:5s4d5p
第六組:6s4f5d6p
第七組:7s5f6d7p

原子軌道近似能級圖特點

1、能級能量由低到高。
2、組與組之間能量差大,組內各軌道間能量差小,隨n逐漸增大,這兩種能量差逐漸減小。
3、第一能級組只有1s一個軌道,其餘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且以ns開始np結束。
4、能級組與元素週期相對應。
參考資料
  • 1.    宋天佑,程鵬,王杏喬,徐家寧.無機化學(第二版)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年9月第二版: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