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扁萼苔

鎖定
中華扁萼苔(Radula chinensis Steph.),是扁萼苔科、光萼苔屬的一種苔蘚植物。 [1] 
中華扁萼苔產於東川、貢山獨龍江。生於濕巖面。分佈於四川、陝西、台灣、安徽。日本也有。
中文名
中華扁萼苔
拉丁學名
Radula chinensis Steph. [2] 
植物界
地錢門
葉苔綱
光萼苔目
扁萼苔科
扁萼苔屬
中華扁萼苔
分佈區域
分佈於四川、陝西、台灣、安徽。日本也有。

中華扁萼苔形態特徵

中華扁萼苔 中華扁萼苔
它的植物體大,在標本室內常為暗黃綠色或褐綠色。莖長2.5—5釐米,帶葉寬2.7—3.0毫米,不規則羽狀分枝,枝多,分枝長0.5—2釐米,帶葉寬2—2.5毫米,小枝短、葉小,腹瓣不捲成耳狀;莖的橫切面10—11個細胞粗,直徑0.3—0.4毫米,皮部細胞小,厚壁,紅褐色,中部細胞大,薄壁。莖葉背瓣疏覆瓦狀排列或不相接,常早脱落,橫向伸出瓢形、三角卵形,長1.3—1.5毫米,寬約1.3毫米,上半部近似三角形,先端狹,有小尖頭,不內曲,葉緣常有狹的卷邊和小波紋,背面基部覆蓋並超過莖,呈圓耳狀,着生線從上部凹處向下與莖近似平行;葉片邊緣細胞10—13×9—12微米,中部細胞15—25×15—18微米,薄壁具有大三角體,基部細胞22—33×15—20微米;表面平滑;葉腹瓣大,相互搭接,略呈覆瓦狀,覆蓋並超過莖,近似圓形,約為背瓣的1/2長,長寬0.5—0.6毫米,邊全緣,多少都有卷邊,基部有大耳狀附器,着生線短,鞘部區不膨脹;假根區不明顯,未見到假根;脊部與莖呈60度角,非常短,約0.1—0.2毫米長,彎缺深或淺,不下延。沒見到生殖器官。

中華扁萼苔生長環境

苔蘚不適宜在陰暗處生長,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線或半陰環境,最主要的是喜歡潮濕環境,特別不耐乾旱及乾燥。養護期間,應給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噴水多次,(依空氣濕度而定)應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
另外,就是温度,不可低於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會生長良好。苔蘚植物是一羣小型的多細胞的綠色植物,多適生於陰濕的環境中。最大的種類也只有數十釐米,簡單的種類,與藻類相似,成扁平的葉狀體。

中華扁萼苔分佈範圍

分佈於四川、陝西、台灣、安徽。日本也有。

中華扁萼苔多樣性

中國的苔蘚植物十分豐富。全世界有苔蘚植物23000種,中國有2200種,佔全世界的9.1%。
中國苔蘚植物的特點是: (1)特有類羣豐富。根據近幾十年調查的結果,僅見於中國的特有苔蘚屬和主要分佈於亞洲東部(僅少數涉及鄰近地區)的東亞特有苔蘚屬共35個,佔中國苔蘚植物屬數的7.09%。它們共含有48個種、亞種或變種,佔中國苔蘚植物種總數的2.2%(表1)。這些特有屬、種在中國西南部橫斷山區、長江流域中游山區和東南沿海山區存在3個分佈中心(表2); (2)在系統發生上居關鍵位置的類羣多,如原始類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科(Takakiaceae)藻苔屬(Takakia)的兩個種;藻苔(T. lepidozioides)和角葉藻苔(T. ceratophylla)在中國西藏地區的察隅、波密及米林縣的高寒山地都有發現; (3)熱帶、亞熱帶成分佔優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