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spl

(韓國星際爭霸職業戰隊聯賽)

鎖定
SPL ,全稱 StarProLeague,韓國星際爭霸職業戰隊聯賽,最後一屆SPL賽在2016年舉辦,現已停辦。

目錄

spl簡介

SPL 全稱 StarProLeague韓國星際爭霸職業戰隊聯賽,SPL也和OSL、MSL個人聯賽一樣是韓國星際戰隊聯賽的頂級的賽事。
聯賽由 SK Telecom T1,Woongjin Stars,Samsung KHAN,Hite SPARKYZ,KT Rolster,AirForce ACE,MBCGame HERO,CJ Entus,Wemade FOX,Hwaseung OZ,STX SouL,eStro共12支職業戰隊參加

spl賽制介紹

戰隊聯賽分前期聯賽和後期聯賽。
每期聯賽又分常規賽和季後賽。
常規賽:各隊(現在是12隊)進行雙循環(即每兩隊間打兩輪),根據戰績得出前四名(戰績相同看積分(淨勝局),如果再相同的話加賽,1v1,Bo1定勝負)。
季後賽:前四名按名次排序,進行冒泡賽直到第一名即SPL冠軍(前期冠軍/後期冠軍)。
前期和後期打完後就會得出一個前期聯賽冠軍及後期聯賽冠軍。
兩者再進行總決賽,就是SPL總決賽(當年度SPL最高榮譽)。
注:如果前期和後期聯賽都是同個冠軍,則挑除了冠軍之外成績最好的三個隊打冒泡賽得出一隊,再與冠軍總決賽。
常規賽是5局制:每場比賽BO5,第3場為雙打,前四場上場選手不能重複。如有第五場,稱為AceGame即大將戰,由雙方領隊臨時出人(前四場上過的也可以再上)
季後賽(冒泡賽)及總決賽是7局制:每場比賽BO7,第3場、第6場為雙打,前六場上場選手不能重複。第七場和上面第五場類似。
冒泡賽制:第四挑戰第三,勝者挑戰第二,勝者挑戰第一(決賽)
常規賽中通常會評選出一些MVP,比如當日MVP,當週MVP,當月MVP等等。
MVP由FighterForum根據Fans投票和專家意見評出。
2008 ProLeague變更:
由於新賽季賽制變化的時間不足原因,壓縮了一下,改為單賽季(不分前期後期)。
2008~2009 ProLeague變更:
取消2v2
不分前後階段,而是分成五個階段。第三階段為KOFBo7。其餘階段為5場1v1。
季後賽是6個隊(3v6、4v5,然後兩場勝者對打,勝者對第2名,再勝者對第1名決出冠軍)
每場比賽中,三族都需要上場。
同地圖同隊不能同族連續上場。
第三階段KOF,設有單獨的冠軍獎項。
2009~2010ProLeague變更:
常規賽改為BO7,即改掉長期以來使用五局三勝制的SPL,採用了7局4勝制
分為三個階段,季後賽恢復冒泡賽制:第四挑戰第三,勝者挑戰第二,勝者挑戰第一(決賽)
2011~2012ProLeague變更:
由於韓國聯賽戰隊縮減為8個戰隊,其中第8戰隊還未找到代理商。
BO7減少到BO5
2012~2013ProLeague變更:
spl全面轉型SC2,聯賽由SK Telecom T1,Woongjin Stars,Samsung KHAN,KT Rolster,CJ Entus,STX SouL,Team 8th,EG-TL組成,賽季從10月開始為期一年,賽制為BO7,常規賽共6輪,其中2、5輪為KOF賽制。EG-TL成為第一隻加盟SPL的海外戰隊,SPL也開始吸引更多的歐美觀眾。
2016最後一屆SPL,已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