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Vizing定理

鎖定
Vizing定理是圖論中的定理。它描述了邊着色數與度的關係。
中文名
維辛定理
外文名
Vizing theorem
別    名
維辛猜想
含    義
圖論中的定理
描    述
邊着色數與度的關係
類    型
數學定理

Vizing定理定理陳述

Vizing定理:任意(簡單, 無向)圖 G 的邊着色數 (edge chromatic number, χ′(G)) 等於 Δ(G) 或 Δ(G) + 1,其中 Δ(G) 指圖 G 中最大的度。 [1] 
由兩顆星圖乘積得出的最優五頂點控制集 由兩顆星圖乘積得出的最優五頂點控制集

Vizing定理分類法

由Vizing定理可知χ′(G)=Δ(G) 或 Δ(G) + 1。若為前者,稱G第一類圖(Class 1),否則稱為第二類圖 (Class 2)。雖然只有兩類,但Holyer (1981)證明了,確定任意圖屬於哪一類是一個NP完全問題
不過,對於特定類型的圖也有部分的解答。比如對於簡單平面圖,Vizing (1965)自己證明了,如果Δ(G)≥8 則是第一類的,但對於Δ(G)=2,3,4,5 的情況則有第二類圖存在:把正多面體的其中一邊截成兩條,即可得到 Δ(G)=3,4,5 的平面圖,他們是第二類的;而任何長度是奇數的圈(比如三角形)就是 Δ(G)=2 的第二類圖。對於剩下的兩種情況,Vizing提出了猜想:
  • 平面圖Vizing猜想:
※任何簡單平面圖如果 Δ(G)≥6 (或7),則是第一類的。(Vizing 1965) [1] 
在 Δ(G)≥7 的情形,Sanders & Zhao (2001) 給出了肯定的結果。因此只剩下 Δ(G)≥6 的情形尚待解決。
不過一般來講,"大多數"的圖都是第一類的。

Vizing定理猜想

在圖論中,Vizing的猜想涉及圖的支配數與笛卡爾積之間的關係。 這個猜想首先由Vadim G. Vizing(1968)提出,並指出,如果γ(G)表示G支配集中的最小頂點數,則
Gravier&Khelladi(1995)推測圖的張量積的支配數有一個相似的界。 然而,Klavžar&Zmazek(1996)發現了一個反例。 自Vizing提出他的猜想以來,許多數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部分結果描述如下。 有關這些結果的更詳細概述,請參見Brešar等。 [1] 

Vizing定理例子

一個4迴路-C4具有第二個支配地位:任何頂點僅支配自己及兩個鄰居,但是任何一對頂點支配整個圖形。乘積
是一個多維超立方體圖;它有16個頂點,並且任何一個頂點只能控制自己和四個鄰居,因此三個頂點只能控制16個頂點中的15個。因此,至少需要四個頂點來控制整個圖形,該界限由Vizing的猜想給出。
乘積的支配數可能比Vizing猜想所給定的界限大得多。例如,對於星圖K1,n,其支配數
為1:可以在其中心使用單個頂點控制整個圖。因此,對於由兩個圖的乘積形成的圖
,Vizing的猜想僅表明支配數應至少為1 ×1 =1。但是,此圖的支配數實際上要高得多。它具有
個頂點:
由兩個因數的葉子的乘積形成,2n由一個因數的葉子的乘積和另一個因數的中心點形成,剩下的一個頂點由兩個因數的乘積形成。 G中的每個葉集乘積頂點正好控制n個葉頂點,因此需要n個葉集頂點才能控制所有葉頂點。但是,沒有葉子中心頂點支配任何其他此類頂點,因此,即使在選擇n個葉子中心頂點包含在支配集中之後,仍然存在n個以上未被控制的葉子中心頂點,這些頂點可以由單箇中心支配-中心頂點。因此,該圖的支配數為
遠高於Vizing給定的平凡邊界。推測。
存在無窮系列的圖積,正好滿足Vizing猜想的範圍。例如,如果G和H都是連通圖,每個圖至少具有四個頂點,並且總頂點數恰好是其支配數的兩倍,則
。具有此屬性的圖G和圖H由四個頂點循環C4以及連接圖和單個邊的根乘積組成。 [1] 

Vizing定理部分結果

顯然,當G或H的支配數為1時,該猜想成立:因為,乘積包含其他因子的同構副本,支配該主因子至少需要
個頂點。
Vizing的猜想對於週期和控制數為2的圖也成立。
Clark&Suen(2000)證明,對於所有G和H,乘積的支配數至少是猜想範圍的一半。 [1] 

Vizing定理上限

Vizing(1968)觀察到
[1] 
可以將滿足此邊界的支配集形成為G或H中一個支配集與另一圖中所有頂點的集合的笛卡爾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