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獵殺U-571

鎖定
《獵殺U-571》是由喬納森·莫斯托執導,喬納森·莫斯托、Sam Montgomery、大衞·阿耶編劇,馬修·麥康納比爾·帕克斯頓哈維·凱特爾托馬斯·克萊舒曼等主演的戰爭片 [2]  。該片於2000年4月17日在美國上映,2000年7月12日在中國上映 [14] 
該片根據史料改編,講述了二戰期間美國潛艇從一艘失靈的德軍潛艇上偷取密碼機,最後美軍佔領了德軍的潛艇,乘着德軍的驅逐艦逃離的故事 [16] 
2001年,Jon Johnson憑藉該片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剪輯 [3]  。截至2024年6月21日,該片在全球累計綜合票房約1.28億美元 [17] 
中文名
獵殺U-571
外文名
U-571
其他譯名
U-571風暴
深海任務U-571 [19] 
類    型
戰爭、動作 [18] 
出品公司
美國環球影業、Canal Plus Image International、Dino De Laurentiis Productions [14] 
製片地區
法國、美國 [18] 
拍攝日期
1998年11月
發行公司
New Films International
Laurenfilm S.A.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Sverige AB 等 [14] 
導    演
喬納森·莫斯托 [2] 
編    劇
喬納森·莫斯托
Sam Montgomery
大衞·阿耶 [2] 
製片人
迪諾·德·勞倫提斯
哈爾·裏伯曼
瑪莎·德·勞倫提斯 等 [2] 
主    演
馬修·麥康納
比爾·帕克斯頓
哈維·凱特爾
托馬斯·克萊舒曼 [2] 
片    長
116 分鐘 [14] 
上映時間
2000年4月17日(美國) [14] 
票    房
1.28 億美元(截至2024年6月21日,全球) [17] 
對白語言
英語
德語 [14]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PG-13(美國) [17] 
imdb編碼
tt0141926
主要獎項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剪輯(獲獎者:Jon Johnson) [3] 

獵殺U-571劇情簡介

影片劇照
影片劇照(18張)
1942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西洋上,史上規模最大的海軍戰役正在進行中。納粹德國採用“狼羣”戰術,出動大批U型潛艇在北大西洋海域內猖獗活動,許多運送戰略物資的盟軍船隻都被德國潛艇擊沉在美國東海岸,美國海軍卻因無法破譯其無線電通信密碼而無法對德國潛艇造成多少威脅。一艘代號U-571的德國VIIC型潛艇襲擊了英國商船,但很快被趕來的英軍驅逐艦炸燬,U-571潛艇雖僥倖逃脱,但因受損嚴重而無法返航,只能向德軍總部發出求救信號。
哈什上尉和庫南少校指揮的美國潛艇S-33,受艦隊司令之命,秘密出航。他們的“行李”是許多隻木箱,但艇員們卻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直到S-33駛入深海,此行的任務才漸漸明晰,S-33將成為一匹“特洛伊木馬”,這些箱子將把它偽裝成一艘納粹的U型潛艇。他們將與擱淺的德國潛艇U-571會合,並奪取艇上的密碼機,反法西斯盟軍可以憑藉它來阻止納粹“狼羣”的進攻。
9人小分隊冒死強行登上德U-571潛艇奪取密碼發報機,按照原計劃,他們將在敵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摧毀這艘U型潛艇並將俘虜帶回美國,但一次意想不到發生變故,卻將他們困在敵人的潛艇裏。被德軍援兵趕到,炸燬了接應的美國潛艇。9人小分隊被迫困在已受重創的U-571號上還擊,誰料接踵而來的卻是火力更猛的德軍驅逐艦。U-571號上只有1枚魚雷,滿目都是陌生的德文怎樣操控儀器,困在百米深海破潛艇隨時都有被水壓壓得四分五裂,而海水周圍,都是德軍驅逐艦扔下的深水炸彈。這一仗,在海底開展連環獵殺,時間已經不多了,面對這危險的水域和不知如何駕駛的潛艇,這些普通人的命運與任務的成功只能靠彼此的信任和直覺了 [1] 
海報 海報

獵殺U-571演職員表

獵殺U-571演員表

獵殺U-571職員表

製作人 迪諾·德·勞倫提斯瑪莎·德·勞倫提斯、Lucio Trentini 、Alan Collis
監製 哈爾·裏伯曼
導演 喬納森·莫斯托
編劇 喬納森·莫斯托、Sam Montgomery大衞·阿耶
攝影 Oliver Wood
配樂 Richard Marvin
剪輯 韋恩·沃爾曼
選角導演 Carol Lewis
藝術指導 William Ladd Skinner、Götz Weidner
服裝設計 阿普麗爾·費瑞
視覺特效 Thad Beier 、Peter DonenMark Freund、Richard O. Helmer
佈景師 Robert Gould、Cynthia Sleiter
展開
(參考資料 [2] 

獵殺U-571角色介紹

  • 安德魯·泰勒

    鬱郁不得志的海軍軍官,麥克·道爾格倫的得力助手,S-33號潛艇的副艇長。因剛剛失去一次晉升為艇長的機會,讓他對上級很不滿,但強烈的責任心使他還是欣然接受命令,在危機時刻,他接過指揮棒,率領小分隊與德軍戰鬥。

  • 麥克·道爾格倫

    美國海軍S-33號潛艇的指揮官,有豐富的海戰經驗,他很欣賞安德魯的才幹,但認為對方尚需磨練。接到命令後,他率領小分隊執行一項危險的任務。在遭到德軍襲擊時,他為保護戰友而犧牲,生前將指揮權交給安德魯。

  • 亨利·克勞

    美海軍部隊軍士長,作戰經驗豐富,在部隊服役多年,在安德魯因升遷問題情緒低落時,他作為一名長者,多次開導對方。安德魯臨時接任艦長後,他成為安德魯堅實的支持者,不僅讓對方重拾信心,還幫助安德魯樹立了威望。

  • 岡瑟·瓦斯納

    德國U-571潛艇的艇長,在他的指揮下,潛艇在北大西洋靠近愛爾蘭的海域活動,多次襲擊盟軍商船。在一次襲擊行動得逞後,他的潛艇遭到英國驅逐艦的反擊,潛艇受損嚴重,他不得不向總部求援,但他的求救信號被美軍截獲。

  • 哈什上尉

    美國情報局的軍官,在美軍截獲了德潛艇U-571的求救信號後,負責執行一項大膽的任務。他受艦隊司令之命,乘上被改裝的S-33潛艇秘密出航,和道爾格倫等官兵配合行動,前去截獲U-571號上的德國密碼箱。

  • 皮特·埃米特

    美國海軍少尉,安德魯的好友,S-33號潛艇的輪機長,對好友的升遷不順感到惋惜。他在度假時被召集,臨時執行一項秘密任務,登上被改裝的S-33潛艇,和安德魯等人一道橫跨大西洋,與德海軍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參考資料 [1]  [4]  [12] 

獵殺U-571音樂原聲

曲目
資料
《End Credits #1》
《Sub Battle》
《Material Office》
《Chase》
《Finale And Dedication》
《Picking Up Survivors》
《S-33 Leaves Port 》
《Big Leaks》
《Restarting The U-571》
《Going To 200 Meters》
《Destroyer Battle》
《Enigma Photo / Swastika》
《Pier Intro》
《Lock And Load》
《Taking The U-571》
《Tyler Picks Trigger》
《U-571 Rises / Trigger Struggles》
《S-33 Sinks》
《Searching Below》
《Opening / U-571 Attacks》
《U-571 Surfaces》
《Tyler's Torpedo Plan》
《Quiet Theme (End Credits #2)》
譜曲:Richard Marvin
發行時間:2000年4月17日
封底 封底
封面 封面
(參考資料 [15] 

獵殺U-571幕後花絮

  • 電影中使用的密碼機是真品,而不是道具,它是從一名收藏家那裏獲得的,被用於電影裏。
  • 在最初的劇本中,當情報官討論U-571的狀況時,他報告説潛艇只有6噸燃料,不足以將其送回美國。
  • 該片的設計師曾參與1981年電影《從海底出擊》的製作。
  • 愛德華·諾頓曾有意出演該片。
  • 為出演該片,馬修·麥康納接受了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減掉了30磅的體重。
  • 該片曾被劃分為R級,但在後期製作中,一些血腥近戰場面被修改,最終獲PG-13的評級。
  • 邁克爾·道格拉斯為了拍攝電影《奇蹟小子》而拒絕了該片的邀請。
  • 埃裏克·帕拉迪諾在拍攝時患了喉炎,他的部分台詞是錄音室為其配音的 [13] 

獵殺U-571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活動
獎項
獲獎對象
結果
2001年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音效剪輯獎
Jon Johnson
獲獎
最佳音響獎
Steve Maslow、Gregg Landaker、Rick Kline、Ivan Sharrock
提名
(參考資料 [3]  [8] 

獵殺U-571幕後製作

導演周遊世界尋找二戰潛艇
導演喬納森1992年參觀二戰潛艇展時,萌發了要拍二戰海底戰爭的念頭。3年內,他周遊世界,探尋“退休”的二戰潛艇、船艦、二戰博物館,採訪老軍人,閲讀二戰書籍、潛艇日誌和戰鬥日記。
1∶1的標準尺寸建造潛艇
幕後拍攝 幕後拍攝
導演為求逼真,要求兩位造景專家分別負責搭建二戰的德國小型潛艇與美國S型潛艇。但由於S型潛艇幾乎沒有什麼照片,軍事單位又以安全為由不肯將內部構造圖外泄,而使得再造美國潛艇的計劃面臨危機,幸好得到一位資深海軍軍官哈尼芬的幫助,才使S潛艇再現銀幕。兩艘潛艇內部都按1∶1的標準尺寸製出模具,內部結構也與當年一樣,其中U-571號就重達600噸,在一個萬能轉向系統上重新複製和還原。這個系統讓潛艇可以任意移動角度升降並且可以下沉,在海中航行。它當年在此種潛艇上戰鬥的軍官都驚歎不已。全片使用真的船艦拍攝,重達400噸的複製品,將現場氣勢完整呈現。劇組依照歷史,搭製出2艘按比例、性能都與當時一樣的美軍、德軍潛艇。
為了使潛艇的效果更逼真,劇組完成了5艘50英尺長的潛水艇模型,每一艘都有不一樣的功能,有的能前進,有的能潛水,有的可以發射魚雷。足以表現真正的潛水艇在深海中的突擊及水中的運動 [5] 
演員遭集體“虐待”
幕後拍攝 幕後拍攝
影片拍攝過程中,演員身上都不同程度的有瘀青、頭上有腫包,這一切全歸功於拍片顧問派屈克漢尼芬“為求逼真,不擇手段”的完美主義所致。派屈克漢尼芬曾操作過納粹德國的潛艇。他表示當時的潛艇空間“十分狹小”,如果導演、製片有決心模擬當時的實況,就應拿出巨資打造等比例內裝的納粹潛艇,電影才有可信度。因為這些演員全都高頭大馬,而當時的潛艇軍士官身高要求嚴格,以節省個人空間。導演要求演員要在狹小幽閉的艙內急速奔跑、迅速穿越窄窄的閘門,只要稍微遲疑,這些高個兒演員就能明白什麼叫做“頭好撞撞”。艙底總有積不完的水,導演總叫動作不純熟的人一次又一次重來。拍完一天的戲,身上的瘀青可不輸武打明星。唯獨飾演士官長的哈維·凱特爾健步如飛、輕鬆自若。別人以為他“薑是老的辣”,他卻暗笑坦承自己畢業於海軍軍官學校,早就訓練有素。
漢尼芬表示,二戰時期的潛艇設計不如現在的精良,常常會漏水。於是導演照辦,也把水管牽到頭頂,演員們被淋成落湯雞不説,還因地面濕滑接二連三跌倒,特別是潛艇遇到水雷羣爆,艇身上下左右強烈晃動,所有人都撞得七暈八素,輪番表演“狗吃屎” [6] 
U-571 U-571

獵殺U-571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
2000年4月17日
澳大利亞
2000年4月20日
新西蘭
2000年4月20日
英國
2000年6月2日
菲律賓
2000年6月28日
中國香港
2000年6月29日
中國內地
2000年7月12日
以色列
2000年8月10日
馬來西亞
2000年8月24日
愛爾蘭
2000年8月25日
韓國
2000年9月2日
法國
2000年9月6日
科威特
2000年9月6日
日本
2000年9月9日
荷蘭
2000年9月12日
西班牙
2000年9月12日
奧地利
2000年9月14日
德國
2000年9月14日
瑞士
2000年9月14日
匈牙利
2000年9月21日
秘魯
2000年9月21日
丹麥
2000年9月22日
比利時
2000年9月27日
冰島
2000年10月6日
意大利
2000年10月6日
巴西
2000年10月12日
捷克
2000年10月19日
葡萄牙
2000年10月27日
芬蘭
2000年11月3日
克羅地亞
2000年11月10日
瑞典
2000年11月10日
愛沙尼亞
2000年12月8日
希臘
2000年12月22日
(參考資料 [14] 
主創機構
製作公司
1. 美國環球影業
2. Canal Plus Image International
3. Dino De Laurentiis Productions
發行公司
1. New Films International(愛沙尼亞)
2. Laurenfilm S.A.(西班牙)
3.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Sverige AB(瑞典)
4.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阿根廷)
5. Sandrew Metronome Norge A/S(挪威)
6. 法國映歐嘉納影業(法國)
7. CIC-Taft Home Video(澳大利亞)
8. Entertainment Film Distributors Ltd.(英國)
9. 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瑞士)
10. Bac Films(法國)
11. Filmes Lusomundo(葡萄牙)
12. Highlight Film(德國)
13. Kinowelt Hungary(匈牙利)
14. GAGA Communications(日本)
15. GAGA Humax Inc.(日本)
16. 美國環球影業(美國)
17.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阿根廷)
18. Universal Home Entertainment(美國)
19.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荷蘭)
20. Independent Films(荷蘭)
21. Universal Pictures Benelux(荷蘭)
22.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芬蘭)
23. Sandrews(瑞典)
24. Odeon(希臘)
25. Pinema(土耳其)
26. Universal Home Video Inc.(美國)
27. BBC Television Centre
28. Yorin
29. Front Row Filmed Entertainment
(參考資料 [14] 

獵殺U-571影片評價

這部影片的導演技巧頗具水準,竟能在潛艇艙內極其狹窄的空間拍出許多精彩的情節來。影片沒有一個女性角色,但陽剛之氣令人傾倒,飾演經驗老到的大副的哈維·凱託和飾演機智上尉的馬修·麥康納,均表現出堂堂軍人的氣派,尤其是後者給人以全新的印象 [11] (《齊魯晚報》評)
海報
海報(6張)
《獵殺U-571》在2000年4月中旬在美國本土上映,公映後連續數週名列全美票房排行榜首。該片重現了“二戰”時期一艘潛艇慘烈的戰鬥經歷,塑造出一批將生死置之度外,建立不朽功勳的英雄軍人。由於有三年的準備工作作為鋪墊,又有當時親臨那場海戰的英國皇家海軍戴維·巴爾默中尉作影片指導,大量近乎真實和完美的佈景與道具,讓這部情節完全是虛構的影片,在每個細節上都拍得真實可信。緊張激烈扣人心絃的劇情,特技效果宏大逼真,音響效果出神入化極富穿透力,都使這部“二戰”題材的影片顯得壯烈宏大,驚心動魄 [10] (《北京晚報》評)
《獵殺U-571》在上映時幾乎一致叫好,影片走的是劇情、視聽第一的路線,故事跌宕情節緊張,105分鐘的全片故事每個起伏點和轉折點都充滿爆發力,緊張懸疑讓人幾乎窒息,這就是故事的魔力,環環相扣不能看漏每一分鐘。對人物的性格刻畫放在故事的敍説,推進和細節中表現,更沒有《拯救大兵瑞恩》中那份沉重的人性思考。因此看起來更流暢快速、高潮迭起。而“二戰大西洋深海潛艇戰”這個視角更讓觀眾耳目一新 [9] (《新快報》評)

獵殺U-571影片爭議

影片上映後,史學家提出影片嚴重篡改了史實,時任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對此也提出批評。影片中所提到的德國在二戰中發明的特種密碼機,不是美國潛艇率先俘獲的,而是英國潛艇在1941年8月最先得到的。到了1944年,美軍方才截獲了另一台。基於這一點,影片迫於英國潛艇官兵的壓力,在字幕上加了註釋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