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The Next Day

鎖定
《The Next Day》是英國搖滾歌手大衞·鮑伊的第23張錄音室專輯,由大衞·鮑伊、託尼·維斯康蒂擔綱製作,共收錄14首歌曲,豪華版附贈3首,於2013年3月12日發行。
2014年1月26日,該專輯入圍第56屆格萊美獎最佳搖滾專輯 [1] 
中文名
第二天
外文名
The Next Day
專輯語言
英語
專輯歌手
大衞·鮑伊
專輯時長
0時53分17秒
曲目數量
14,豪華版17
音樂風格
藝術搖滾
唱片公司
ISO、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索尼
製作人
大衞·鮑伊
託尼·維斯康蒂
發行時間
2013年3月12日

The Next Day創作背景

《The Next Day》是大衞·鮑伊闊別樂壇十年以來的迴歸之作,上一張錄音室專輯是2003年發行的《Reality》,2004年大衞·鮑依結束了當年的巡演後就被疾病所困擾。之後大衞·鮑依一直很低調 [2] 
該專輯由他和老搭檔託尼·維斯康蒂一同製作。錄製專輯的一共四個樂手,他們和大衞·鮑伊、託尼·維斯康蒂在錄音棚裏呆了五天,就錄出了十幾首小樣,只有基本結構,沒有歌詞、旋律或者歌名。然後大衞·鮑伊拿着這些小樣消失了四個月。他説他要好好反芻一下。第二次見面時,他們已經可以開始錄音了 [3] 
《英雄》封面 《英雄》封面
大衞·鮑伊為該專輯錄制了近三十首作品,最後選擇14首收錄其中,其中多數是以快板作品為主 [4]  。整張碟大量參照了大衞·鮑伊以往的作品,同時還有致敬鮑勃·迪倫的歌曲《Valentine's Day》 [5]  。歌曲《Where Are We Now?》歌詞反映的是大衞·鮑依在柏林的歲月,歌詞中包含了多個柏林地標 [2]  。在唱片錄製過程中,大衞·鮑伊一直是微笑狀態,他很高興能重回錄音棚並坦言只想出灌錄唱片 [4] 
《The Next Day》是大衞·鮑伊1977年的專輯《"Heroes"》(英雄)的一種呼應,甚至可以説是續篇。專輯封面設計師喬納森·巴恩布洛克認為,誰都無法擺脱過去的影響。這種對青春記憶的深刻,也導致喬納森·巴恩布洛克在絞盡腦汁之後,乾脆放棄了全新設計的想法,而是直接挪用了《"Heroes"》的封面。唯一不同的,則是他用一個白色方框,蓋住了原來那個封面的正中間部分,並在這個方框中印上了該專輯的名字“The Next Day” [6] 

The Next Day專輯曲目

曲序
曲目名
作曲
作詞
時長
1
《The Next Day》
大衞·鮑伊
大衞·鮑伊
3:27
2
《Dirty Boys》
2:58
3
《The Stars (Are Out Tonight)》
3:56
4
3:57
5
4:08
6
《Valentine's Day》
3:01
7
《If You Can See Me》
3:15
8
《I'd Rather Be High》
大衞·鮑伊、格里·倫納德
3:53
9
《Boss of Me》
大衞·鮑伊
4:09
10
《Dancing Out in Space》
大衞·鮑伊、Jerry Lordan
3:24
11
《How Does the Grass Grow?》
大衞·鮑伊
4:33
12
《(You Will) Set the World on Fire》
3:30
13
《You Feel So Lonely You Could Die》
4:37
14
《Heat》
4:25
豪華版附贈
15
《So She》
大衞·鮑伊
大衞·鮑伊
2:31
16
《Plan》
2:02
17
《I'll Take You There》
大衞·鮑伊、格里·倫納德
2:41
日版附贈
18
《God Bless the Girl》
大衞·鮑伊
大衞·鮑伊
4:11
參考資料 [7-8] 

The Next Day專輯鑑賞

闊別十年再談啓程,對於別人來講也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大衞·鮑伊卻依舊可以完美蜕變,不愧對“變色龍”稱號,他的聲音似乎從來沒有老過,託尼·維斯孔蒂擔任專輯製作人,可謂錦上添花。《The Next Day》裏面既有追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浪漫滄桑之作,也有乾脆爽利、節奏鮮明的諸如《Valentine's Day》之類的作品。大衞·鮑伊的創作力依舊旺盛,來自二十世紀的青春臉龐,在經歷歲月的摧毀之後,竟能緩緩復甦,甚至變得更具韌性與活力,前衞搖滾、朋克樂、成人搖滾的精華,全被大衞·鮑伊重新凝練萃取,融會貫通地運用在專輯裏。還有讓人更為驚豔的曲目,比如結尾那首《Heat》,更像是歌劇的片段,小提琴哀婉沉吟,全曲基調悲愴而絕望 [4] 
專輯背面 專輯背面
在《The Next Day》中,大衞·鮑伊的聲音日漸蒼老卻依然鏗鏘,編曲有着恰到好處的短促和簡潔,卻不妨礙聲音中藴含的那一絲詭異——不管是標題曲《The Next Day》機器人般單一、有力的副歌旋律,《Dancing Out in Space》貫穿始終的離調和絃,還是時而傷感、時而陰暗的歌詞,擁抱戲劇化、拒絕程式化,這種不可預測的陌生感覺,彷彿是Ziggy Stardust人格的復生,卻是人們唯一熟悉的“鮑伊元素” [3] 
《The Next Day》彷彿是大衞·鮑伊重生的證明,名聲和死亡是這張專輯的主題。《I'd Rather Be High》《How Does the Grass Grow》豐盛而頗具炙熱的搖滾張力;《Boss of Me》《The Stars(Are Out Tonight)》則重回到大衞·鮑伊的明快藝術搖滾姿態。並非全是快板,事實上專輯中作為異類的中慢板作品才是最精彩的部分。蒼白孤絕的《You Feel So Lonely You Could Die》像一個黑洞,把旅人的日月統統吸入無聲的黑暗。而大衞·鮑伊的聲音在黑暗中異常堅定,真正為這次迴歸奠定了基調:狠毒而苦澀。倒數第二首《Heat》 像一首極端的民謠,不詳的內容和陰沉的曲調描繪了一幅末世景象 [9] 

The Next Day獲獎記錄

獲獎日期
頒獎方
獎項
結果
2013年10月30日
提名 [10] 
2014年1月26日
最佳搖滾專輯
提名 [1] 
2014年2月19日
英國年度最佳專輯
提名 [11] 

The Next Day發行信息

  • 《The Next Day》在英國上市首周共售出了9萬4千張,取得英國流行音樂專輯榜冠軍,成為這是大衞·鮑伊20年來第一張冠軍專輯 [12] 
  • 《The Next Day》在美國上市首周共售出了9萬6千張,取得了美國公告牌兩百強冠軍榜亞軍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