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R-33空空導彈

鎖定
R-33空空導彈(俄文:P-33,北約代號:AA-9,綽號:Amos,譯文:阿摩斯),是蘇聯/俄羅斯一型遠程空空導彈 [1] 
R-33空空導彈是世界上已服役的質量最大、射程最遠的空對空導彈 [1] 
R-33空空導彈於1982年開始服役 [1] 
中文名稱
R-33空空導彈
服役時間
1982年 [1] 
國    家
蘇聯/俄羅斯
最大速度
M3.5
最小射程
10~20km
最大射程
120km

R-33空空導彈發展沿革

R-33空空導彈研製背景

20世紀80年代初,為進一步提高遠程空-空導彈的機動能力,蘇聯“三角旗”導彈設計局研製出R-33,俄文P-33,西方國家稱之為AA-9“阿摩斯”遠程空空導彈。該導彈是蘇聯為米格-31截擊機專門研製的遠程空對空導彈,1982年開始服役。它是世界上已服役的質量最大、射程最遠的空對空導彈 [1] 

R-33空空導彈建造沿革

這型導彈的開發在P-40和米格-25P武器系統的研製結束前就開始了。確切的是在1968年5月24日,當局決定開發米格-25戰鬥機的現代版:E-155Е-155МП,即後來的米格-31。米格-31裝備了新型的“Zaslon”雷達,並要求開發一種最大射程在120千米以上的導彈。競爭在“三角旗”首席設計師A. 利亞平的K-33和首席設計師M. 比斯諾瓦特的K-50之間展開。最終“三角旗”的設計方案被採用,K-33繼承了該設計局早期的成就---K-13和K-23,開發工作先是副總設計師V.朱拉夫列夫,其後是另外一位副總設計師Y. 扎哈洛夫。
一開始,該型導彈被正式將採用一種鴨式佈局設計,並像K-40在米格-25那樣掛載在機翼下的掛架上,然而後來設計師修改了設計,採用了傳統的氣動佈局,該佈局具有更好的氣動性能,這對遠程導彈非常重要。開發工作與米格設計局展開了緊密合作,為了降低掛載在機身下的氣動阻力及温度,採用了導彈半凹陷進機身的設計,沿着機身下成對佈置了四枚導彈,導彈的掛載數量得到保障,但這種方案嚴格限制了導彈的長度,結果使得導彈有一個不尋常的短彈體。採用這種佈置方式的原因是為了在導彈上裝上大尺寸的半主動雷達天線,由於這種機身下半凹陷式的設計,導彈埋入機身的上半部分的控制翼面採用了摺疊機構,使導彈的翼展從1100毫米減少到900毫米。而且,由於半凹陷埋入式佈置方式,還採用了導彈彈射機構。
需要注意的是在K-33導彈的發展過程中其各種衍生型號經過了考慮:半主動雷達末段制導型、主動雷達制導型、紅外製導型和紅外-半主動雷達複合制導型,但是,由於技術、策略和經濟上的原因,導彈的發展集中在了半主動雷達末段制導這個型號上。
米格-31戰鬥機上安裝的雷達不是機械掃描式雷達,而是類似裝備在F-14A上的AWG-9雷達的一種相控陣列式雷達“Zaslon”。這種雷達的波束可以同時快速的為幾個半主動雷達末段制導導彈照射目標,這使雷達能在沒有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的情況下具有多目標攻擊能力,由於P-33導彈的零部件要比AIM-54少,所以要便宜的多。
P-33導彈的第三次試飛裝備了慣性導航系統,該系統使用了角速度感應器。
除了新的操作特性,R-33與R-44的不同之處還在於其安裝有被動熱防護裝置。在開發過程中,隨着在米格-25戰鬥機上的實驗次數越多,越來越多導彈的實際高度及速度等數據被收集,設計者決定導彈內不採用冷卻裝置,以減少導彈的結構複雜性,及增大導彈的戰鬥部重量。
與傳統的導彈佈局相對應,導彈是由夾箍連接到一起的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容納了半主動雷達末段制導頭、碰撞式戰鬥部和無線電近炸引信;第二部分由自動導航系統和裝有保險裝置的碎片擊殺戰鬥部;第三部分是固體火箭發動機及延長的噴氣管道和噴嘴;第四部分環繞在發動機四周,包含翼面控制舵機。
在1975至1980年的測試期間,導彈尾部控制翼面結構被確定下來,消除了氣動振顫,設計者還改進了導彈的控制系統、制導防干擾系統,改善了控制系統和無線電近炸引信在低海拔下的表現,第一架試驗靶機(米格-17)在1976年3月26日被擊落,在此之前只有PRM-2火箭被用來當實戰試驗目標。
1981年5月6日,P-33導彈以型號R-33作為米格-31-33戰鬥機的一部分投入現役,並進入多戈普魯尼軍工廠的生產序列,該工廠也曾生產過“三角旗”設計局設計的“立方”地空導彈系統(也就是薩姆-6)。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系列空空導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9“阿摩斯”(Amos)。

R-33空空導彈服役歷程

2011年9月初,俄軍工企業展出了R-33空空導彈的最新改進型號。在過去的30年中,R-33僅用於裝備米格-31型截擊機。經過改進的R-33已可用於各型戰鬥機,其射程也由早期型號的120千米提升至200千米,同時還配備了新型的制導雷達。R-33由“三角旗”導彈設計局研製,是前蘇聯專門為米格-31研製的遠程“空對空導彈”,1982年開始服役。俄羅斯國土防空兵中只有米格-31截擊機裝備有這種導彈 [2] 

R-33空空導彈技術特點

R-33空空導彈彈型結構

R-33空空導彈採用常規氣動佈局,翼長較小,彈體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容納了半主動雷達末段制導頭、碰撞式戰鬥部和無線電近炸引信;第二部分由自動導航系統和裝有保險裝置的碎片擊殺戰鬥部;第三部分是固體火箭發動機及延長的噴氣管道和噴嘴;第四部分環繞在發動機四周,包含翼面控制舵機 [2] 

R-33空空導彈制導方式

R-33空空導彈制導方式為,前幾秒鐘由程序控制,然後用無線電指令修正彈道,靠近目標後改用接收目標的雷達回波進行跟蹤,在離目標20米之內可將任何作戰飛機擊落 [2] 
裝備P-33導彈的米格-31戰鬥截擊機可藉助相控陣雷達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將導彈導向其中4個目標,也可以通過相控陣雷達對目標進行斷斷續續照射來制導導彈 [1] 
P-33導彈可用於簡單和複雜氣象條件下,在有自然和電子干擾和以地面為背景的情況下,全方位攻擊各種機動目標和非機動目標,如飛機、直升機,以及巡航導彈 [1] 

R-33空空導彈性能數據

技術數據
彈長4150毫米
直徑380毫米
翼展900毫米
負載重量/
整體總重490千克
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
最大速度最大過載4~6G
使用高度25000~28000米(最大)
制導方式慣導和指令修正中制導加半主動雷達末制導
彈頭高爆炸藥,重47千克
發射平台空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