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Q&A

(印度作家維卡斯·斯瓦魯普的長篇處女小説)

鎖定
《Q&A》是印度作家維卡斯·斯瓦魯普的長篇處女小説,2005年出版,已被譯成36種語言。後來本作被改編為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由英國導演丹尼·波爾所執導,於2008年上映,並一舉橫掃8個奧斯卡獎項。
中文名
Q&A
作    者
維卡斯·斯瓦魯普
類    別
長篇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
ISBN
9787506346382 [1] 

Q&A內容簡介

小説封面 小説封面
小説場景設在印度,以第一人稱視角,描述一位居住於貧民窟、未受過教育的18歲年輕服務生羅摩·穆罕穆德·湯瑪士(Ram Mohammad Thomas)的人生。在這之前,羅摩參加了一個熱門的電視益智節目“誰會成為百萬富翁?”(Who Will Win a Billion,W3B),正確無誤的答完12道題目並且可獲得高達十億盧比的獎金,成為該節目史上最大獎的得主。電視製作公司因為無法支付鉅額獎金而指控羅摩作弊,因為一位從未上過學,甚至從不讀報從未受過教育的貧民窟青年絕不可能會知道這十二個有關天文、宗教、歷史、體育、文學等問題的答案。正當警方準備逼迫羅摩簽下自白書時,一位神秘的女律師斯蜜塔·沙(Smita Shah)出現並解救了他,他需要羅摩陳述真相以替他辯護,於是羅摩娓娓道出自己的經歷……
12道題目的背後是羅摩令人難以想像的人生,他出生於德里,出生後隨即遭到生母拋棄,被一位英國神父提摩西撫養長大。7歲時,提摩西神父遭到另外一名神父殺害,羅摩被送往少年之家,一年後結識小他兩歲的孤兒薩里姆。後來兩人被匪幫帶往孟買附近一所音樂學校加以訓練,羅摩發現身邊的小孩大多有身體殘缺,而薩里姆會被弄瞎成為盲眼歌手,於是帶領薩里姆逃脱。
在羅摩逃脱後,他在一位曾經紅極一時的中年女演員妮莉瑪·庫馬裏的家裏幫傭,薩里姆則被安置在一所公寓。妮莉瑪因為長期遭男友虐待,身心受創,最後選擇自殺結束生命,結束與羅摩的主顧關係。
在羅摩與薩里姆同住一棟小公寓的期間,隔壁搬來一户人家,是祥特朗夫婦與女兒古蒂雅。祥特朗因為事業打擊後酗酒家暴,羅摩時常透過牆壁偷聽到隔壁的情況。一天祥特朗醉酒回來,被羅摩推倒摔下樓梯間,生死未卜,羅摩心怯,丟下薩里姆一人逃離孟買。
羅摩後來逃回德里,並且在一户沉迷於諜報活動的澳洲外交官住所擔任僕人。澳洲外交官遭舉發後,羅摩搭上火車離開德里,途中遇上火車搶劫案,羅摩與匪徒扭打而意外開槍殺了匪徒,羅摩亂竄最後搭上了前往亞格拉的列車。
羅摩在16歲時來到了亞格拉,在這裏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光。羅摩成為了泰姬瑪哈陵的導遊,結識了祥卡爾成為好友,與同齡的雛妓妮塔墬入愛河。不幸的是,祥卡爾意外死於狂犬病,妮塔被一名孟買來的顧客虐待,必須休養四個月。羅摩為了要向皮條客贖回妮塔,決定到孟買參加W3B碰運氣。
在節目過程中,羅摩一路過關斬將答到第12題,主持人普姆·庫瑪為難他,特地出了第13道題目。後來庫瑪監視羅摩上廁所,羅摩掏出槍宣稱是要“報仇”,因為妮莉瑪的男友正是庫瑪,妮塔也是被庫瑪所傷。但是羅摩始終扣不下扳機,庫瑪感謝羅摩得不殺之恩,暗示羅摩最後一題的答案。羅摩順利答對題目,成為節目史上第一人。
之後,羅摩就被警方逮捕,成為書中開頭的地方。女律師斯蜜塔在聽了羅摩的故事後,也揭露自己的身分,她正是羅摩少時解救的女孩古蒂雅。古蒂雅替羅摩打贏了官司,電視公司在被迫支付十億盧比獎金後破產,電視主持人庫瑪也被殺害。羅摩與妮塔共結連理,薩里姆則實現做演員的夢想。
羅摩在小時候曾經被一位算命師算過命,算命師特別給羅摩一枚幸運硬幣。這枚硬幣似乎賦予了羅摩好運氣,往往決定羅摩在重大事件上的行動,但是事實上硬幣的兩面都是人頭像。羅摩最後將它丟下大海,因為對他而言:“好運發自內心”。

Q&A作品目錄

序曲
英雄之死
神父的重擔
弟弟的承諾
對殘疾人的想法
怎樣説澳大利亞語
看住你的紐扣
西行快車上的兇案
士兵傳奇
殺人執照
悲情女王
愛情故事
第十三個問題
尾聲
致謝
附錄一 全球書評
附錄二 作者訪談
附錄三 小説背後的一些事實
譯後記 [1] 

Q&A中文版本

中文版小説《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中文版小説《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台灣版:
《Q&A》,維卡斯‧史瓦盧普 著,盧相如 譯,台灣皇冠出版社 2007年12月初版。
大陸版: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維卡斯‧斯瓦魯普 著,(寄北)樓焉 譯,作家出版社 2009年3月初版。

Q&A作者訪談

小説作者 維卡斯·斯瓦魯普 小説作者 維卡斯·斯瓦魯普
維卡斯·斯瓦魯普:知識並非精英階層的特權
“不要看他從何處來,而要看他往何處去,展示印度差異懸殊卻兼容幷包才是我的本意”
無疑是當下最受矚目的影片,不但成為全球票房黑馬,還一攬八大奧斯卡獎項。這份國際榮譽在印度國內引發了從政府到民間的連串雀躍,但同時也因展現印度底層社會的寫實風格而惹出“醜化”爭議。
對此,影片原著作者、印度駐南非外交官維卡斯·斯瓦魯普日前在香港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時表示,無論是影片的大獲成功,還是引發的種種爭議,都令他始料未及。
英雄莫問出處
事實上,早在該部影片橫掃奧斯卡等國際影壇重獎之前,原著《問答》自2005年出版以來即已暢銷並取得一眾國際獎項,至今已被翻譯成41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不過,它卻是這位印度外交官的處女作。
斯瓦魯普的創作靈感來自2003年派駐倫敦期間聽説的兩則新聞。“一個試驗顯示,貧民窟的孩子們在沒人教的情況下完全用自己的方法學會了操作電腦,讓我意識到即使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人一樣可以獲得知識;還有一則新聞説,一個英國人被指參加《百萬富翁》節目時作弊。”
於是,斯瓦魯普就構思了這個日後轟動影壇的印度“社會懸疑故事”,“除了想增進外界對印度社會文化的認知,也想展示知識並非精英階層才擁有的特權。教育的重要性無可否認,但知識不一定來自書本或者學校,街頭智慧、生活經歷都是人生的老師,英雄莫問出處。”
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海報 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海報
這些都是印度
斯瓦魯普曾先後被派駐美國、英國等地,首次動筆卻將視角對準與個人生活背景差別很大的印度貧民窟。他解釋説,其實印度人對本國的貧民階層並不陌生,書中的人物都有着他從小接觸到的底層民眾的影子。
“我沒有‘為設定而設定’地刻意將角色塑造為貧民窟民眾,只是想展現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現在最困難的生存條件下挑戰自我的精神。”
對於電影與小説的差異,他説,“最大區別在於,我在書中強調的是運氣,影片中強調的則是命運。”
電影英文標題《Slumdog Millionaire》中slumdog一詞來自slum(貧民窟)和underdog(底層人),曾在印度國內被指有不尊重貧民階層之嫌。對此,斯瓦魯普表示,電影標題從《問答》改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是為了對比鮮明、更加搶眼,情有可原,“在印度引起爭議只是因為大家當時不明白而已”。
“但事實上印度的環境是兼容幷包的。”斯瓦魯普強調説,印度是一個發展迅速、貧富懸殊的社會,但卻承載着種族、宗教、階層等諸多差異甚至矛盾不斷向前發展。
“我想,印度人接受事實就是事實,印度的確是一個存在巨大差異的國度。我們有貧民窟,也有摩天大廈,有從未接受過正規教育的貧民,也有世界頂級的計算機專家,這也正是印度的神奇所在。這麼多形形色色的人同處於一個國度,向着共同的命運進發。關鍵在於,我們站在同一條船上,這是我想要傳遞的信息。”
作者是一位印度外交官 維卡斯 . 斯瓦魯普 作者是一位印度外交官 維卡斯 . 斯瓦魯普
他也很高興自己的小説扮演了“使者”的角色,帶給印度更多世界的關注。
希望中國“共鳴”
在採訪中,斯瓦魯普還對中國內地將於近期出版《問答》和他的第二部小説《六個嫌疑人》而感到很興奮,“我希望中國讀者能對我的故事感到共鳴,我們都屬於發展中國家,我想大家能在這些故事中發現很多共同點。印度和中國創造了世界兩個偉大文明,我們可以共同尋找我們的命運之路。”
斯瓦魯普笑稱,自己對作家和外交官兩種角色都很享受,也努力維護其間平衡,但始終認為自己的首要角色是一名外交官。
“現在擔任印度外交官正趕上了好時候,印度正受到世界關注,人們總想了解印度,熱切需要知道印度的消息,我很榮幸能在這樣一個時刻代表我的國家。”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