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Panzerschreck

鎖定
Panzerschreck(德語)是二戰中,納粹德國的Raketenpanzerbüchse(“反坦克火箭步槍”,縮寫為RPzB)的暱稱,它是一種口徑為88毫米,可重複使用的反坦克火箭發射器
外文名
Panzerschreck
類    型
反坦克火箭發射器
原產國 
納粹德國
服役期間
1943年-1945年
總重量
淨重 11 公斤
全    長
1640 毫米

Panzerschreck武器概述

坦克殺手 坦克殺手
Panzerschreck(德語,意為坦克殺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的Raketenpanzerbüchse ('反坦克火箭來復槍', 縮寫為RPzB)的暱稱,它是一種口徑為88毫米,可重複使用的反坦克火箭發射器。另一種流行的暱稱是"Ofenrohr",意為“煙囱”。這種武器被用來增強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尾部裝填,肩扛發射,通過電子點火發射由火箭推進的高穩定性的榴彈頭Raketenpanzerbüchsen-Granate(簡稱RPzB.Gr),不過作為德軍的反坦克武器,雖然有更強的威力和更遠的射程,卻比後期誕生的另一種劃時代輕型反坦克武器Panzerfaust(鐵拳)生產量要小很多。

Panzerschreck性能數據

類型 反坦克火箭發射器
坦克殺手 坦克殺手
原產國 納粹德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43年-1945年
用户 納粹德國,芬蘭
生產歷史
製造數量289,151門
衍生型RPzB 43, RPzB 54, RPzB 54/1
基本規格
總重量 淨重 11 公斤 (RPzB 54)
全長 1640 毫米
口徑 88 毫米
有效距離 150 米 (RPzB 54)
供彈方式 單發

Panzerschreck設計初衷

當德軍部隊在非洲繳獲了美軍的M9A1式"bazooka"(巴祖卡)火箭發射器,他們發現自己一直以來所使用的反坦克槍與之相比的眾多缺點,並迅速將其送回本土進行研究。他們發現bazooka幾乎就是簡單的一支鐵管,容易大量生產,並且可以裝填迅速。德國工程師對其進行了重新設計,於是便誕生了Panzerschreck,與Bazooka不同,它的火箭彈在飛離發射管以後會繼續燃燒噴射,所以有着更強大的穿透力和高達150米的射程,在1943年開始投放部隊使用。

Panzerschreck技術數據

坦克殺手 坦克殺手
性能諸元
RPzB 43
RPzB54
全長
1.64m
1.64m
空重
9.25kg
11kg
彈重
3.3kg
3.3kg
射程
150m
180m

Panzerschreck生產情況

坦克殺手的火箭彈 坦克殺手的火箭彈
最早的型號是RPzB 43,長164釐米,不裝彈重9.25公斤,火箭彈發射後2米距離內會繼續燃燒,灼傷使用者,所以必須佩戴防毒面具和手套發射。1943年10月被新型的RPzB 54替代。相比早期的RPzB 43,因為在前端安裝了保護使用者的護盾,成為更廣為人知的形象。但是因為護盾太重,也有人繼續拆掉護盾,佩戴面具發射。它空重11公斤,另外發射新型的彈身更短的火箭彈,射程增加到了180米。1944年,RPzB 54/1問世,採用更短的火箭彈。據統計各種型號的Panzerschrek共生產了289151只。其使用的火箭彈,因為氣温對燃料燃燒速度的影響,分為夏用和冬用兩種,護盾上的瞄準具也相應作出調整,火箭彈速約105m/s。
戰爭後期還曾研製過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徑版本,但是沒有能夠投入量產。

Panzerschreck性能優良

Panzerschreck的火箭推進彈藥 Panzerschreck的火箭推進彈藥
RPzB發射時會從前端和後端產生大量的煙霧,因此得到了煙囱這個綽號(德語Ofenrohr)。這也使得Panzerschreck小組在發射後會立即被發現,必須迅速更換位置以免成為敵人目標。雖然如此,相比起它的原型,美軍的Bazooka,Panzerschreck還是有巨大的優點。早期的M1A1Bazooka很難穿透當時德國坦克的100毫米裝甲,更別説後期的虎II坦克。相比較起來,雖然更重,但是Panzerschreck在90度的射角可以穿透200毫米的裝甲,60度射角的穿透力也可達到160毫米,在當時沒有任何坦克可以抵抗。其一發足以擊毀任何的盟軍坦克的威力,如果再加上經驗豐富的戰鬥小隊,就足以成為盟軍裝甲車輛的噩夢。有鑑於此,盟軍儘量採取一些措施來對抗威力強大的Panzerschreck,例如在裝甲上堆放沙包等措施,但是實際得到的效果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