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O'Neill Cylinder太空艙

鎖定
O'Neill Cylinder太空艙,即奧尼爾圓筒、奧尼爾圓柱體,是一種巨型玻璃管道,長達30千米(20英里),每一個都將懸浮在月球軌道的第5拉格朗日點(L5)上。 [1] 
由美國物理學家傑勒德·奧尼爾提出的“奧尼爾圓柱體”太空殖民站。 [3] 
中文名
O'Neill Cylinder太空艙
外文名
O'Neill Cylinder
別    名
奧尼爾圓筒
提出時間
1974年
提出者
傑拉德·K·奧尼爾
地    點
月球軌道的第5拉格朗日點

目錄

O'Neill Cylinder太空艙背景

人類早晚有一天要居住到太空裏,不僅為了臨時到那裏工作,而是永久地在那裏生活下去,這並不是什麼最新的創意。在20世紀初,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已經考慮過這種可能性,繼之,30年後,英國物理學家約翰·戴斯蒙德·波爾諾(JohnDesmond Bernal)做出構想,之後,很多科學幻想作家紛紛寫出它們的奇思妙想。這些小説家們並不花時間討論建設和管理太空殖民地的細節,照他們的設想,那樣的工程項目只是遙遙無期未來的事。
在20世紀70年代初,在普林斯頓的美國物理學家,傑拉德·奧尼爾(Gerard 0’Neill)重新發掘了這些設想,並在他的學生的協助下,進行了定量的研究。結果令人信服,他認為這樣的工程項目可以變成現實,並依據研究結果寫成一本書《最前沿》(The High Frontier)。該書在1977年出版後,受到美國公眾的廣泛讚譽。 [2] 
按照奧尼爾的觀點,人們之所以終究要居住到太空中,有多種理由。首先,工業生產活動可以集中到那裏去。這就可以避免了繼續的環境污染,避免耗盡地球資源;其次,對於地球日益增長的人口來説,太空可以提供迫切急需的生活空間;最後,在太空可以建立一種全新社會體制,不受地面政府的約束,最終實現古老的烏托邦的夢想。有人認為,這樣的論述太過於天真。評論者認為,只要實行計劃生育、加強工業生產的管理、為了改善社會環境大家一起做出努力,同樣的目標在地球上也可以實現。可是,人類長期的歷史經驗反反覆覆地多次證明,這樣的想法比起移居太空,更為天真、更為幼稚、更為烏托邦。我們已經證明,我們可以掌握在太空中航行和工作的問題。然而,我們並不能證明,我們可以掌握我們自己生活中光怪陸離的方方面面。 [1] 

O'Neill Cylinder太空艙簡介

1974年,普林斯頓(Princeton)的物理學家傑拉德·K·奧尼爾(Gerard K. O’Neill)撰寫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會啓發未來數年的多項計劃。奧尼爾專注於將人類文明帶出地球,落户宇宙。他計劃建造大型外太空殖民地,讓人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圓柱體中,即奧尼爾圓柱體(O’Neill Cylinders)。他的設計堪稱未來主義思想的巔峯之作。
奧尼爾圓柱體是一種巨型玻璃管道,長達30千米(20英里),每一個都將懸浮在月球軌道的第5拉格朗日點(L5)上。
奧尼爾圓筒 奧尼爾圓筒
奧尼爾的大圓筒圍繞着自身的軸線旋轉,每分鐘一次,在環形的內壁模擬出地面的重力(人工重力)。可是它的週期太短了,不足以構成正確的晝夜循環。為了達到晝夜的效果,作了一套巧妙的安排。在圓筒外面安排3塊鋁製鏡面,跟着圓筒一起旋轉。沿軸向,在圓柱面上開了3扇大窗,鏡面反射的陽光透過窗玻璃射入殖民地。每一扇窗恰好正對着殖民地內的一塊生活區,也就是説整個圓筒包含3塊生活區,中間隔着3塊透明的大牆。這6塊面積都是一樣的。白天的長度就是利用打開和關閉這3塊鏡面進行控制。到了夜晚,鏡面就覆蓋在透明的牆面上。這一套安排,也可以控制殖民地內接受到的太陽能量的大小,以便調節平均温度和模擬季節變化。
太陽能接受板佈置在圓筒的一端,提供殖民地所需的能源。系統的軸線指向太陽,以保證接受板面永遠正對着日光。一個孤零零的圓筒難以維持到如此恰當的位置。由於月亮和地球的重力作用,很容易失去穩定狀態。奧尼爾提出了一套更能保障穩定的裝置方案,將兩個圓筒連接到一起,並使他們按照相反的方向旋轉。這樣就不必配置用於起均衡穩定作用的火箭。鏡面組能為兩個圓筒造成季節變化,一個處於夏季,另一個處於冬季。其中的居民可以很容易地從這個季節走到另一個季節,以享受幾天氣候迥異的假日。
圓筒內,整個充滿了大氣,再加上厚實的筒壁,用以保護其中的居民不受太陽風和宇宙射線中的粒子侵襲。在其中,沒有地震、沒有火山爆發、沒有水災,也沒有狂風暴雨,惟一能夠降臨在他們頭上的自然災害就是小行星的撞擊。這樣的物體在太空,以幾十千米每秒的速度飛行。幸運之極,遭遇它們的幾率,隨被撞擊物體的質量減小而急劇減少。在地球附近,在1000平方千米的面積上,大約每100萬年只能碰上一塊質量大於1噸的小行星。質量大於10克的投射物就可以把圓筒上的玻璃屏幕打穿。而這樣的流星體比質量重大的要頻繁得多。同樣在1 000平方千米的面積上,每年都會碰到一個。由於圓筒內大氣的質量相當大,不至於在短時間內大量逸出,所以有充分的時間進行修理。只要持續不斷地監視着這些玻璃窗,即使極其輕微的這類事故,也能立即發現,及時修理。因而小型撞擊是可以承受的。
生活區的人們由附近大圓筒獲得生活資料供應,那裏是專門的農業區和畜牧區。這些圓筒農場的重力作用輕微、氣候温暖潮濕。在如此良好和肥沃的環境裏,樹木、水果和蔬菜不需要殺蟲劑。絕大部分的工作都由遙控的機器人來完成。在各個不同的圓筒農場內,可以適時交錯地安排成特定需要的季節,居民們全年都可以獲得不同季節的新鮮產品。 [1] 

O'Neill Cylinder太空艙建造

奧尼爾的太空殖民地將建立在地球月亮系統的拉格朗日點L4和L5上。這樣,從地球或從月球同樣都可以進行訪問。任何物體,只要位於其中某個點的附近,即大約半徑為50000千米的範圍內,則由於地球和月球的重力作用,就會處於一條穩定的軌道上。對於大量的殖民地來説,這是一處理想的選址。如果首次試驗性的入住成功,那麼大量各種規模的奧尼爾圓筒居住區,將快速增加。在該範圍內的總人口將有可能達到幾十億。
建設太空殖民地需要非常巨大數量的物資材料。即使體積最小的圓筒居住地,其總重也要超過50萬噸,其中佔比例最大的要算框架和底板。這些材料並不能完全依靠地球供應。奧尼爾建議利用電磁投射器,從月球運過來。他在普林斯頓建立了若干個小型的原型,深入地研究過科拉克的月輸牀(Lunartron),並且得出結論,利用月輸牀這種方式,對於人口超過10萬的模型並不適用,因為需要的材料數量太大,那得需要幾千萬噸的運輸量。在這種情況下,他建議從太陽系的其他地點採集物資,就是從小行星上採集。這是經常飛向地球的空間物體。
奧尼爾估算了首座太空殖民地的費用,約為300億美元,相當於阿波羅計劃的費用。再增建新的殖民地,每一套的花費將會有所減少,因為一大批的人員和裝備已經到位。按照奧尼爾最初的估計,首批殖民地將在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那麼到了21世紀初,那裏應該已經有幾萬人在生活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