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nVIDIA Geforce GTX580

鎖定
nVIDIA Geforce GTX580(後文簡稱為GTX580)是nVIDIA第2代DirectX 11顯卡中的單核心旗艦級顯卡
外文名
nVIDIA Geforce GTX580
GPU屬性
桌面級
發佈日期
2010年11月9日
核心數量
單核心
核心編號
GF110-375-A1
API支持
DirectX 11.0/SM5.0
顯存類型
GDDR5
接口類型
PCI Express X16 2.0
核心代號
GF110

nVIDIA Geforce GTX580簡介

公版設計GTX580,6+8Pin供電,離心風扇側吹 公版設計GTX580,6+8Pin供電,離心風扇側吹
2010年11月9日發佈,這款產品的出現預示着NVIDIA在第一代DirectX 11產品“晚點”半年之後,經過縝密的產品發佈計劃將第二代DirectX 11產品與競爭對手之間距離縮短至僅20天。採用第二代Fermi(費米)架構,核心代號GF110 。
[1] 

nVIDIA Geforce GTX580一脈相承

GTX580與GTX480是一脈相承的,2010年3月,nVIDIA在翹首以盼的目光下發布了其第一代DirectX 11旗艦顯卡nVIDIA Geforce GTX480,GTX480採用的Fermi架構,是nVIDIA在Geforce 8800GTX所採用的Tesla架構之後,對GPU基礎架構的一次全面革新。 Fermi架構採用了超前的設計,具有強大的圖形性能和幾何性能,非常前衞的首次在GPU中集成了一級高速緩存和二級緩存,大大加強了GPU的通用計算性能。然而強大的性能必然需要複雜的架構設計,複雜的架構設計在台積電40nm工藝的制約下帶來了嚴重的良品率和功耗問題。因此第一代Fermi旗艦GTX480並沒有打開設計中的全部規格,而是屏蔽了32個CUDA單元,並且功耗及發熱問題造成了其滿載狀態下噪音極大。 [2] 

nVIDIA Geforce GTX580修改完善

GTX580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對GTX480修改完善,彌補缺陷後發佈的產品。在台積電日趨完善的40nm技術幫助下,開啓了完整的Fermi架構,改善了核心漏電缺陷,在PCB上集成了功耗控制模塊,限制了GTX580的最大功耗,使用均腔熱板技術,加強了散熱,降低了滿載情況下的風扇噪音。同時完善的製造工藝允許GTX580享有更高的核心頻率,比GTX480高出72MHz 。其他Fermi架構的優秀設計,例如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多形體引擎等,GTX580都一一繼承保留下來。可以説,GTX580是Fermi架構去糟粕,取精華的優秀產品。
GTX580的定位便是接替GTX480,其市場上並沒有實質上的競爭對手。AMD的單核心旗艦AMD Radeon HD6970的定位是與GTX570競爭,而非與GTX580競爭,其性能也不如GTX580 。 [2] 

nVIDIA Geforce GTX580功耗限制

nVIDIA在GTX580的PCB上加裝了功耗監控電路,當檢測到有高負載功耗測試軟件(例如Furmark)運行時會自動降低頻率運行, 這的確有效的控制了它的功耗與發熱,但是卻讓用户無法檢測出GTX580的真實功耗。不過TechPowerUp網站就公佈了一款特別版GPU-Z,通過這款GPU-Z做簡單的處理和運行就能破解nVIDIA對GTX580顯卡的限制,從而達到Furmark對其進行滿載功耗測試。在破解了GTX580的功耗監控電路之後,其真實滿載功耗比限制模式下高出60%,比GTX480低5W;真實滿載温度比限制模式下高出8-10攝氏度,比GTX480低5攝氏度。
考慮到GTX580比GTX480規格、頻率更高,這樣的真實功耗和温度還是有很大進步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