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NEG模型

鎖定
NEG模型又稱區域經濟學應用模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是由新經濟地理理論保羅·克魯格曼等人創作。
中文名
NEG模型
別    名
區域經濟學應用模型
年    代
20世紀90年代
開創者
保羅·克魯格曼等人

NEG模型理論簡介

由20世紀90年代保羅·克魯格曼等人開創了新經濟地理理論,可以看作是對經濟活動的空間維度的重新審視,試圖把空間問題再次納入經濟理論中,經濟活動的區位問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1] 
NEG理論的核心是核心—外圍模型。在核心—外圍模型中,三種基本效應組成了該模型的基本機制:一是“本地市場效應”(home market effect),其含義是指壟斷競爭廠商傾向於選擇市場規模較大的地區進行生產並向市場規模較小的地區出售其產品。二是“價格指數效應”,其含義是指廠商的區位選擇對於當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響。在產業集聚的地區,商品(這裏指製造品)一般來説比其它地區要便宜一些。這是因為本地生產的產品種類和數量較多,從外地輸入的產品種類和數量較少,因而本地居民支付較少的運輸成本。三是“市場擁擠效應”,其含義是指不完全競爭廠商喜歡在競爭者較少的區位進行生產。前兩種效應形成了集聚力,促使廠商的空間集聚,而後一種效應形成了分散力,促使廠商的空間擴散。

NEG模型參考文獻

1.安虎森.空間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2.藤田,克魯格曼和維納布爾斯.空間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