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Mi-24雌鹿直升機

鎖定
Mil Mi-24,北約代號雌鹿(Hind),由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1972年開始生產,定位為大型直升機空中炮艇和低運量兵員運輸用途,最初為蘇聯空軍使用,成功後外銷30國以上。
中文名
Mi-24雌鹿直升機
北約代號
雌鹿(Hind)
生產者
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
開始生產時間
1972年
Mil Mil
Mil Mi-24,北約代號雌鹿(Hind),由米爾莫斯科直升機工廠1972年開始生產,定位為大型直升機空中炮艇和低運量兵員運輸用途,最初為蘇聯空軍使用,成功後外銷30國以上。Mil Mi-24D型
北約命名規則把外銷的Mi-25和Mi-35直接命為雌鹿D和雌鹿E,蘇聯飛行員暱稱“飛行戰車”或“Krokodil”(鱷魚)因為外型輪廓和迷彩紋路相似鱷魚。
1960年代早期,蘇聯設計師米哈伊爾·米爾看出明顯的戰場趨勢,步兵將藉助飛行載具而有更高的戰場機動性。而該種載具除了運輸外還能提供火力支援。
Ysterplaat Ysterplaat
這種概念的第一種體現是1966年Mil首席設計師在空軍工廠部門的329號實驗機,最初的V-24是由其他專案改進而來,V-22則從未起飛過,V-24的佈局和結構很類似美軍的UH-1直升機,尤其是中間的乘員艙部份。可以讓八名兵員背對背乘坐,而中後端機身有兩翼用來掛六具武器,還有一對GSh-23L機槍在起落架前。Ysterplaat AirShow中的Mi-24,2006年
Mil公司申請蘇聯軍全面採用這種新概念直升機,也有許多軍中戰略專家支持,但是有一批年長的軍頭反對,他們認為資源要花在強化傳統武器比較有用。Mil最終説服了國防部長的第一接班人Andrei Grechko將軍,派遣一批專家評估該計劃,最初專家的意見分歧,但是最後贊成派佔上風,戰場支援直升機專案頒佈成案了。
Mil工程師準備了兩種基本設計,7噸單引擎設計和10.5噸雙引擎設計,都使用1,700馬力TV3-177A渦輪引擎,之後三具完整機身模型和五具座艙模型被提交使駕駛員和武器官能夠實際坐入提供微調意見。
由美軍士兵操作的Mi-24P 由美軍士兵操作的Mi-24P
雖然Kamov設計局認為他們的Ka-25陸軍版攻擊直升機是另一較便宜的選擇,最初也被考慮過,但不久後大家都偏愛Mil的雙引擎版模型,許多軍方堅持的設計被納入,如23mm機炮被換成旋轉炮塔型的重機槍,當時開發中的9K114 Shturm反戰車導彈也納入裝備。由美軍士兵操作的Mi-24P Hind-F
1968年5月6日指令頒佈正式開發雙引擎版構型。工作一直到Mikhail Leont'yevich Mil於1970年過世時還在進行中,1968年8月進入細節設計(計劃代號Yellow 24)全比例樣品機於1969年2月完成提交,9月15日栓在鐵鏈上試飛,四天後第一次自由飛行,第二批十架的試驗機接着被生產出來。1970年6月開始18個月的連續測試,改良重點在結構強度和金屬疲勞、減震問題,機翼傾斜12度以上時如果時速超過200km機頭會翻轉也是一大問題。
問題改良後的第一版量產版Mi-24A雌鹿在1970年正式投產。1972年官方承認納入作戰序列。
2007十月,defense-aerospace.com報道沙特阿拉伯政府簽訂合約升級150架Mi-35和Mi-17直升機合約$22億美金。
在阿富汗的MI-35 在阿富汗的MI-35
2007年10月俄羅斯宣佈於2015年之前替換250架Mi-24為300架Mi-28。在阿富汗的MI-35
雌鹿改良自Mil Mi-8直升機,兩具機頂渦輪引擎、五葉主旋翼、三葉尾旋翼構型,引擎設計使該機有獨特的雙前進氣口,第一版是有角度的温室型座艙罩,D型機開始是前後式的雙座氣泡座艙罩,其他機身元件來自Mil Mi-14直升機,武器掛在兩翼下,可以執行混合任務:反戰車、空中支援、空戰、運兵。
波蘭的Mi-24 波蘭的Mi-24
機身重裝甲和鈦質旋翼可以直接抵檔12.7 mm口徑武器的射擊,前兩機艙都有加壓可防生化武器,起落架採用輪式伸縮。Mi-24是兼具攻擊與運輸的直升機,任何北約國家都沒有此類機種。唯一能比較的是UH-1直升機,該機有部分概念是運輸兼攻擊,也在越南用於投入兵力和部分攻擊任務,但不能在一次飛行中同時做這兩種任務,因為要換裝一些零件才能改裝成運輸或攻擊用機(攻擊時成員艙要挪作油箱和彈藥艙);但雌鹿可以直接進行兩種功能,這有戰略上的顯著差異。也幫蘇聯在1980至1989年阿富汗戰爭中立下許多大戰功。波蘭的Mi-24
Mi-24首戰是埃塞俄比亞的歐加登民族解放陣線之歐加登戰爭(Ogaden War)對抗索馬里,直升機從蘇聯被大量運往埃塞俄比亞,直到蘇聯1977年改變立場為止。雌鹿被作為空陸聯合作戰的手段,也造成1978年索馬里軍被完全趕出埃塞俄比亞。
柬埔寨和越南戰爭Mi-24大規模運用在越南人民空軍,發揮其空中炮艇功能摧毀諸多紅色高棉的基地和前哨站,導致1986年柬埔寨撤退到泰國邊境。
Mi-24D座艙儀表 Mi-24D座艙儀表
雌鹿Mi-24在蘇聯阿富汗戰爭中被大量運用,主要是轟炸聖戰者(Mujahideen)戰士,而美國支援聖戰者的單兵刺針導彈(FIM-92stinger)卻扭轉戰局擊落了不少Mi-8和Mi-24,可以説刺針和雌鹿的對決,就是阿富汗這場強國代理戰爭的縮影。Mi-24D座艙儀表
1979四月蘇聯第一次提供雌鹿給阿富汗政府軍,用以消滅聖戰者的游擊隊,阿富汗駕駛員受過良好訓練並且有效使用雌鹿,但是聖戰者游擊隊也有反擊能力,1979年5月30日首次擊落了雌鹿。
阿富汗局勢嚴峻後,1979年12月25日蘇聯正規軍準備投入,然而這卻是一大錯誤。蘇聯紅軍發現他們面對阿富汗地形的游擊戰很不利,尤其對手是有戰鬥經驗、狂熱又殘忍的聖戰者戰士,此時雌鹿似乎是蘇聯軍唯一的反遊擊法寶,蘇聯指揮官要求所有能動的雌鹿都要投入戰場。
經過惡劣的戰鬥學習曲線後雌鹿駕駛員也學會了戰鬥技巧,聖戰者戰士稱呼雌鹿是“撒旦的戰車”,例如有一次雌鹿奉命營救一支步兵隊,他們在單純的攻擊行動中卻用光了彈藥,而雌鹿除了帶來物資和一些兵員之後還能留在上空提供持續火力支援,一般噴射機往往只能停留很短時間之後油料和彈藥就耗光要回程,戰場發生變化後又要重新呼叫空中支援,所以步兵們普遍愛好雌鹿出現的聲音。
專為波蘭設計的Mi-24W 專為波蘭設計的Mi-24W
專為波蘭設計的Mi-24W
雌鹿通常掛有對付輕型目標很有效的S-8火箭、S-5火箭,23mm機炮可以壓制步兵,它還能載運十枚100公斤炸彈轟炸碉堡,對付更堅固的工事時還能選掛250公斤炸彈四枚或是500公斤炸彈兩枚。有些雌鹿機員被訓練成專業“投彈狙擊手”可以光憑目視就把炸彈丟入陣地正中,油氣彈有時也會使用,雖然最初大家都看輕這種熱風和爆震波為主的炸彈,然而最後發現油氣彈比任何炸彈都強。
戰鬥經驗很快發現載運一支步兵班投入戰場不是好主意,因為雌鹿在阿富汗多飛行高海拔,所以後艙裝甲都被拿掉;駕駛員必須時時擔心後面兵隊被擊中而折損戰鬥的專注力,最後發現Mi-8來負責運兵而雌鹿負責專職掩護和攻擊是最好的搭配。所以後艙後來用以載運一名維修員並加裝側面艙門重機槍,維修員平時可以操作機槍掃射地面還能負責注意後方,有時兩側都架上機槍維修員可以自由切換於兩邊位置掃射,不必搬動機槍或是要飛機掉頭,有時這在戰場上就是生與死的差別。維修員在小故障時還能提供戰場維修能力或是重新裝填火箭。
Mi-24W的機鼻機槍配置 Mi-24W的機鼻機槍配置
Mi-24W的機鼻機槍配置
側面艙門重機槍雖然在掩護左翼,但是依然無法瞄準正後方,Mil公司有嘗試過安裝正後方機槍,槍管從一個機尾的小槍塔伸出,但是實驗非常失敗因為艙內會引進排氣管的廢氣使人無法忍受,而且示範過程中有一個過胖的蘇聯將軍還被卡在小機槍塔內。後來雌鹿改成加裝後視鏡讓駕駛能看後方來的攻擊,做出閃避動作,稍微彌補這問題。
雌鹿不只可以輸送兵員和提供地面支援火力,還能擔任護衞任務,用火箭轟炸把埋伏的步兵引出來,也常執行獵殺特定目標任務,獵殺任務至少要兩架也常有四架或八架編隊出動,可以相互火力支援,他們用的是二戰德軍發展的戰術“死亡之輪”;直升機羣繞着一塊圓周飛行往中間猛轟,聖戰者游擊隊只好改由晚上出動以躲避雌鹿獵殺,但是蘇聯又對飛行員進行夜戰訓練,丟下照明彈來點亮可疑區域進行攻擊;聖戰者游擊隊只能用看見照明彈時快速散開的戰術,但作戰效率也因此大受干擾。
雌鹿直升機折損率很高,沙漠塵暴和高温嚴重損害機械;沙子會卡住PZU空氣濾網,然而游擊隊任何時候都能作戰。他們早期對空武器只有機槍和機炮,但不久後發現任何.23口徑槍以下的武器都不能打倒雌鹿,機員座艙有重裝甲可以防護任何.50口徑(12.7 mm)武器,然而尾翼卻是唯一弱點,只有攻擊尾翼才是游擊隊唯一機會。
一架Mi-24W的複合掛載 一架Mi-24W的複合掛載
後來CIA支持游擊隊,提供他們刺針導彈肩射武器(SAM),使作戰環境更惡劣。刺針導彈的性能再加上雌鹿的耗損,造成重大傷亡,只要稍微擊中主旋翼就會碎裂,不久後Mi-4、Mi-8、Mi-24都裝上了熱焰彈和導彈警告器,類似美軍AN/ALE-47反制灑布器,讓飛行員有一點機會可以躲過或迫降。一架Mi-24W的複合掛載
雌鹿也因此通常護航其他直升機進出喀布爾,使用熱焰彈去欺騙刺針導彈,必要時還得用機身檔導彈,因為最壞情況下雌鹿被擊中的生存率也好過運輸直升機被擊中,所以機員都自稱"mandatoryMatsurovs", 那是一位二戰蘇聯英雄,犧牲自己去堵住德軍機槍口,讓友軍能反擊。
雌鹿的組員裝備了可摺疊槍托的AK-74或AKS-74U突擊步槍,所以就算被擊落也有一定戰力,也備有食物和水的求生包,還有一間隔艙放置更多彈藥和手榴彈,所以被聖戰者游擊隊擊落在沙漠中也不必擔心餓死或渴死。
在不須殺人就被殺的戰場環境;雌鹿機組員習慣於在前線活動,戰爭早期,Mil公司主席Marat Timoschenko訪阿富汗詢問士兵對雌鹿看法,士兵還展示作戰演習,他們展示的遠超過當初設計師所想像範圍,Marat Timoschenko驚訝的説:“我一直以為自己知道自己直升機的能耐,但現在我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