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介導現實

鎖定
介導現實(Mediated Reality),由“智能硬件之父”多倫多大學教授SteveMann提出的介導現實,全稱Mediated Reality(簡稱MR)。VR是純虛擬數字畫面,包括AR在內的Mixed Reality是虛擬數字畫面+裸眼現實,MR是數字化現實+虛擬數字畫面。 [1] 
中文名
介導現實
外文名
MediatedReality
簡    稱
MR
推出者
多倫多大學教授SteveMann

介導現實概念提出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了增強簡單自身視覺效果,讓眼睛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夠“看到”周圍環境,Steve Mann設計出可穿戴智能硬件,這被看作是初步對MR技術的探索

介導現實技術優勢

AR,VR,MR AR,VR,MR
VR是純虛擬數字畫面,而AR虛擬數字畫面加上裸眼現實,MR是數字化現實加上虛擬數字畫面。從概念上來説,MR與AR更為接近,都是一半現實一半虛擬影像,但傳統AR技術運用稜鏡光學原理折射現實影像,視角不如VR視角大,清晰度也會受到影響。
MR技術結合了VR與AR的優勢,能夠更好地將AR技術體現出來。同時,易瞳科技VR的大視角結合到MR設備中,可以彌補AR的視角不足的情況。
AR和VR技術都是MR的子集合,一副MR的眼鏡可以做AR和VR的事情,AR的眼鏡可以做VR的事情,而VR就是VR。

介導現實發展情況

根據Steve Mann的理論,智能硬件最後都會從AR技術逐步向MR技術過渡。有研究機構預估到2020年,全球頭戴虛擬現實設備年銷量將達4000萬台左右,市場規模約400億元,加上內容服務和企業級應用,市場容量超過千億元。如今,騰訊、樂視、暴風影音等一線科技企業也加入到VR設備的研發中,也必然推動VR更快向AR、MR技術過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