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MLG

鎖定
MLG聯賽:全稱Major League Gaming(職業遊戲大聯盟),在北美電子競技界享有巨大聲望的頂級電子競技聯賽,一年轉戰美國好幾個州,是歐美比較大的線下比賽。同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視頻遊戲聯盟。
MLG是賽會制比賽。與之相對,GSL這樣的比賽是聯賽制的比賽。聯賽制比賽,是期望在一個較長時間段內一直有比賽,儘量不同時進行,以迎合轉播需要,讓觀眾在一段時間內一直有比賽看。而賽會制比賽,則強調在不長的一小段時間內,把大量選手集中起來,同時進行大量比賽並直接決出名次。類比足球,各國聯賽就是聯賽制比賽,世界盃就是賽會制比賽。對於選手來説,這兩種比賽有重大區別:GSL由於賽程確定對手確定,可以進行針對性練習。而MLG,很可能打完一場比賽就過一個小時就要立刻打下一場,甚至直到比賽前幾分鐘才知道對手是誰,無法進行準備。MLG賽程每站只有3天,要進行幾百場比賽,從早到晚。所以MLG相對更適合基本功強的選手,如Bomber。
中文名
MLG
公開賽
MLG是世界公開賽
比賽規則
採用BO3的雙敗淘汰制
選拔制度
類似海選選,網吧賽

MLGMLG賽制

公開賽
MLG是世界公開賽。所謂公開賽的意思就是,任何人只要你想參加你就可以報名。唯一的條件是你得自己去,也就是説奧蘭多站你要在奧蘭多,Providence站你要在Providence,僅此而已。當然MLG主辦方不會提供路費和住宿費用。所以,每站MLG的比賽其實都有幾百名選手參加,記得山包參加奧蘭多站時就説到因為路費是戰隊大家一起湊的,所以不拿好成績對不起大家。當然,如果你從來沒有參加過MLG的比賽,那麼報名後你必須從“公開級”(Open Bracket)比賽打起。公開級比賽分為4個大組,每組最多64人。 [1] 
比賽規則
MLG比賽採用BO3的雙敗淘汰制,而且對所有選手都適用,不管是公開級選手還是種子選手。這點很不錯,在要進行那麼多比賽的情況下,保證了有實力的選手不會因為意外出局。每人都有兩條命。所以,不管是公開級比賽還是最後決出冠軍的冠軍級比賽,都分勝者組和敗者組,兩敗才真正出局。
另外MLG有個頗有意思的“長盤規則”(Extended Series Rule)。由於雙敗制,如果一對選手之前有過交手,再相遇時將保留之前2-0或2-1的比分繼續進行,到有人先取得4勝為止。比如奧蘭多站MC之前在小組賽1-2不敵Huk,最後在決賽又遇到了Huk,然後連輸兩盤最終以1-4輸掉了決賽。MC要贏決賽的話需要勝3盤,而Huk只需要2盤。這是公平的,因為Huk之前是勝者組的,而MC是敗者組殺出,要贏冠軍更難一些。 [2] 
選拔制度
公開賽前面已經説了,類似海選賽,網吧賽。MLG一般有三階段比賽,公開賽,小組賽和冠軍賽(Championship Bracket)。小組賽由種子選手參加,公開賽四個大組的最終勝者會加入小組賽。小組賽進行循環賽,第一名進入最終冠軍賽的勝者組,而2/3/4/5/6名依次進入敗者組。
2011年所有MLG都基於以上“公開賽,小組賽,冠軍賽”的賽制,除了本次的Providence總決賽。本次總決賽取消了小組賽,只有公開賽,公開賽冠軍直接進入勝者組冠軍賽。 [3] 
MLG積分
看了對陣,很多人的疑問是這種子選手怎麼來的,為什麼Rain這種會是種子,而Nestea必須從公開賽打起。答案很簡單,只要打過MLG並進入過前32名,就會有MLG積分。種子名額完全是根據MLG積分來的。由於在美國舉行的原因(加上分站賽獎金較少冠軍只有5000美元),韓國選手之前很少參加MLG,尤其是MLG/GSL協議之前。即使是協議之後,一般也就參加1~2站比賽,所以分數自然不如全部參加的老外比如Naniwa這種分數高。
另外,基於GSL和MLG籤的交換協議,前幾站MLG都有4個GSL交換選手,他們享受種子選手待遇(直接進入小組賽)。比如前面我們看奧蘭多站頁面上就有4個分別是HongUn,Bomber,Boxer,July。當然,由於沒有了小組賽,這屆Providence總決賽是沒有GSL交換選手的。所以,Nestea這樣的從來沒參加過MLG的,只能自己報名從公開賽打起了。 [4] 
交換計劃
GSL - MLG 交換計劃(Exchange Program),這個計劃從2011年6月起,意思是説MLG邀請4名GSL選手參加每站MLG比賽並負責路費和住宿,他們將直接進入小組賽。
GSL邀請MLG前三的一名非S選手參加GSL S級比賽,以及3名非韓排名最高選手參加A 級比賽,GSL負責非韓選手的路費和住宿費用。
所以,之前的MLG都是沒有韓國選手參加的,自從2011年6月Columbus站起韓國選手就包攬了冠亞軍,直到奧蘭多Huk創造奇蹟。 [4] 
MLG歷史
MLG之前主要是舉辦遊戲機遊戲Halo的競技比賽。後來2011年初星際2大紅大紫所以改為星際2為主,已經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星際2大賽。
MLG2011年已舉行5站比賽,冠軍分別是Naniwa,MMA,MVP,Bomber,Huk。 [1] 
全球線上邀請賽
MLG2011年另舉辦了一個比賽,是全球線上邀請賽。和普通分站賽不同,這個是線上賽,分韓國服務器,歐洲服務器,北美服務器3個賽區。這3個賽區都已經比完,3位冠軍MVP,Idra和Naniwa加上Blizzcon亞軍Nestea會參加這個比賽的總決賽,總決賽也在Providence和分站賽同時進行。邀請賽總決賽也只有3000美金的冠軍獎金,相比Providence分站賽的5萬冠軍獎金而言很少,可以理解為類似GomTV搞的傳奇賽這樣的比賽。 [1] 
比賽場地以直播
MLG比賽都在一個主會場進行,會場有兩個主舞台。比賽的三天,從早到晚會不停挑選重要比賽上主舞台進行,直播也會有“紅色”和“藍色”兩個流分別播放兩個舞台的情況。根據以往的經驗MLG的直播無需緩衝且畫質極其清晰。
2012年MLG盛況
MLG2012冬季常規賽總決賽 MLG2012冬季常規賽總決賽
美國時間6月8日-10日,MLG2012春季總決賽在暴雪總部安納海姆舉行,整個MLG上貫穿了MLG春季賽、KeSPA羣星表演賽、暴雪戰網錦標賽美國區以及《蟲羣之心》試玩。
MLG這次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要知道這屆MLG,包括星際爭霸2、英雄聯盟真人快打9格鬥之王等五個賽事項目總計也才20萬美元。
但由於《蟲羣之心》的首次全球公開試玩,加上KeSPA星際羣星登陸美國徹底點燃了星際2玩家的熱情,如此眾多的賽事與巨星堪稱是電子競技歷史上的新紀元,因此MLG輕輕鬆鬆打破了各項電競紀錄:
- 超過470萬獨立用户在線觀看了MLG2012春季總決賽
- 超過220萬獨立用户在線觀看了週日的春季賽
- 在線觀看的峯值達到了43萬7千的獨立用户
- 超過540萬小時的電子競技視頻(等於616年時間!)
- 超過2萬觀眾來到了MLG現場
2011年電子競技紀錄僅僅持續了半年,2011年年底Dreamhack曾創下過12000人現場暢玩星際2與CS1.6的電競吉尼斯紀錄,當時的記錄還包括:
- 170萬獨立用户觀看直播
- 120Gbps的帶寬
- 10,000台電腦
- 12,000名玩家暢玩星際2與CS1.6
如今半年之後,MLG將最重要的獨立用户數據從170萬飆升至470萬! [3] 
2012 MLG MvP 邀請賽冠軍 SKT1.Soo
2012 MLG 達拉斯秋季賽世界冠軍 StarTale.Life [5] 

MLG收費事件

本次付費直播,MLG給出的説法是:
- MLG線下將邀請包括Artosis、Tasteless等等全球知名(英語)解説(兩位都是GSL英文解説),以及Rob Simpson(暴雪員工)參與解説
- MLG線下將有五路高清直播,其中主舞台將進行無斷檔、無間隔、無"五分鐘後回來"的1080P超清直播
- MLG線下的任何直播都不會進行預錄製,五路直播中都將採取實時直播。甚至將會播放選手對星際2/星際1進行熱身的畫面
- MLG線下直播的任何VOD都將在比賽結束10分鐘後通過PPV發佈。同時,全部的VOD以及錄像將在一週後公佈,包括不在PPV直播的VOD
為此,玩家如果需要觀看MLG直播請掏20美元購買。
可對於歐美玩家而言,他們認為:
1、本身收費模式就有問題,有的是盜播或者某些PPV賬號可以直接觀看MLG直播
2、20美元收費實在高的離譜,MLG僅僅三天的賽事直播不值這個價;
3、時差的原因,美國時間對我並不適合,我選擇了免費的重播觀看MLG
4、我寧可去酒吧中和大家一邊喝啤酒一邊看MLG
由此可見,高達20美元的收費直播對於一項僅僅舉辦3天並且有免費重播甚至是大量盜播的電競賽事而言,玩家根本不會去買單。 [2] 

MLG醫學術語

即膜結合免疫球蛋白membrance-bound immunoglobulin,mIg。
Ig,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免疫球蛋白分子也會表達在 B 細胞膜上,稱膜結合免疫球蛋白Mlg。
B 細胞在不同的發育階段表達不同類型的 mlg,如前 B 細胞只表達 mIg;成熟的 B 細胞則表達 mlgD。而記憶 B細胞則表達不同類型膜抗體包括,mIgM、mIgG、mIgA 和 mIgE。 同一細胞表達不同類型的 mIg,其抗原特異性是一致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