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M30

鎖定
M30(也稱為NGC 7099梅西耶30)是位於南天摩羯座的一個球狀星團。它是法國天文學家梅西爾在1764年發現的,但他將它描述為一個沒有恆星的圓形星雲。在1880年代編輯的NGC天體表則將它描述為"顯著的球形,明亮、巨大,略呈橢圓"。它也是北半球可見較亮的球狀星團之一,它是銀河系眾多球狀星團中的一員。
中文名
M30
外文名
Messier 30
分    類
球狀星團
發現者
梅西葉
發現時間
1764年8月
質    量
1.6×10^5太陽質量
直    徑
100光年
視星等
+7.7
赤    經
21時40分22.12秒
赤    緯
–23°10′47.5″
距地距離
24800 光年
視直徑
11角分
金屬丰度
[Fe/H]=-2.27

目錄

M30簡介

M30圍繞着銀心逆行公轉,暗示着M30是銀河系的某個伴矮星系被銀河吞噬後所留下的核心。M30距銀心距離為約22200光年,正以181.9 km/秒的速度接近太陽系附近區域。
M30核心處每立方秒差距內包含的質量高達幾百萬太陽質量,使得M30成為銀河系中恆星最為密集、看起來最為緊湊的球狀星團,預計其核心處將有大量的密近雙星存在。
M30中最明亮的紅巨星視星等約為12.1,這個球狀星團中發現了12顆變星。

M30距離

M30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27,100光年,直徑大約93光年。估計它的年齡是129.3億年,質量約是太陽的160,000倍。這個星團的軌道穿過內銀暈,並且是逆行的,這表明它是來自衞星星系,而不是在銀河系內形成。它與銀河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2.2kly(6.8kpc),與太陽的距離估計是26kly(8.0kpc)。
M30這個集團已經經歷過核心崩潰的動態過程,集中在核心的質量大約是每立方秒差距100萬太陽質量;這使它成為銀河系中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如此接近的恆星距離,使得這些恆星不僅有很高的比例是聯星系,而且彼此間會因為質量的轉換而形成藍掉隊星。大規模的分異過程可能導致中心區域獲得大比例的大質量恆星,從而產生顏色梯度,使星團中心的藍色調增強。

M30觀測

M30位置 M30位置
M30是個很亮而且緊湊到球狀星團。M30是梅西葉星表最值得注意的天體,它在觀測條件良好的普通的黑夜很容易搜尋和看見。其實在觀測條件良好的黑夜,即使用小型望遠鏡和雙筒望遠鏡(10×50倍數)也很容易找到M30。
觀測M30所需望遠鏡最小口徑為15釐米。
這個星團使用10×50的雙筒望遠鏡就很容易看見,像是一個朦朧的光斑,直徑大約4角秒寬,沿東西方向的軸稍長些。使用口徑更大的天文望遠鏡,可以接西出單顆的恆星,星團的範圍擴大到12角秒,緻密的核心大約是1角秒。最適合觀賞的時間是每年的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