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M12自行火炮

鎖定
M12自行火炮是美國陸軍的自行火炮火炮,1942年開始生產並準備裝備部隊。
中文名
M12自行火炮
搭    載
155毫米炮
車    載
155mm火炮
生產時間
1942年

目錄

M12自行火炮緣起

M12自行火炮 M12自行火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美國陸軍成立了從事火炮彈藥、口徑以及輸送等方面研究的野戰火炮委員會。該委員會由美國陸軍兵器局的威斯坦·維爾特准將負責領導,根據這個委員會對美軍在戰爭中使用火炮的調查結果表明:當時美國陸軍裝備的野戰火炮急待進行改進。特別當務之急是要對於75毫米以上口徑的加農炮以及100毫米口徑以上的榴彈炮加以改進,並希望能夠將火炮安裝在履帶式或輪式車輛上,成為可以19~25千米/小時速度進行野外機動的自行火炮
M12自行火炮 M12自行火炮
在火炮委員會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當時對於是否繼續使用牲畜作為動力來牽引火炮已經形成爭論焦點。提出繼續使用牲畜牽引火炮的最佳理由是:無需考慮機械化部隊通常遇到的燃料、維修以及大量備用零部件等補給問題,這使得機械化動力代替牲畜牽引火炮的改進方案遭到當時的美國軍事當局強烈拒絕,陸軍兵器局希望實現的野戰火炮自行化的革新方案也因此未能得以實現。

M12自行火炮研製

世界各國掀起了機械化裝備取代牲畜牽引野戰火炮的潮流。此時美軍把當年曾有很大爭議的自行火炮方案從箱底翻出對其重新進行可行性評估。1941年6月,美國陸軍兵器局在剛投入批量生產的新型M3中型坦克車體基礎上,進行了1918/M1加農炮成為自行火炮的實驗,並將其命名為T6型155毫米自行火炮
M12式自行火炮由1918M1式加農炮和M4中型坦克底盤組成(早期的是用M3的)。最初稱為T6火炮運載車。火炮外置,無防護。於1942年開始生產並準備裝備坦克裝甲師屬炮兵部隊,為部隊提供火力支援。但是僅僅生產100多輛便停產。
有些刊物在介紹M40“遠程湯姆”(即M40自行火炮)時都稱之為“開創了的先河”,其實這個殊榮應該屬於產量僅僅100多輛的M12式155mm自行加農炮。因為在1945年M40開始定型生產時,M12都已經停產一年多了。
M12自行火炮 M12自行火炮
因為1918M1式加農炮採用戰前法國設計、二戰中開發完成的GPF(Grand Puissance, Failloux)的身管,此時已經落後,美國決定用性能更好的M1A1加農炮代替它。生產出的100多輛M12先是用於訓練,在D日以後,其中74輛經過大修的送到法國前線使用。
該車只能原地射擊。彈藥基數僅為10發,其他彈藥和部分炮手由M30履帶式運載車運載(該車也是M3/M4變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