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M1式加蘭德步槍

(手遊《少女前線》中登場的角色)

鎖定
M1式加蘭德步槍是由雲母組研發、數字天空發行的一款戰術策略養成類遊戲少女前線(英:Girls' Frontline)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 [1] 
中文名稱
M1式加蘭德步槍
英文名稱
M1 Garand
研製時間
1917年
服役時間
1937年-1957年
國    家
美國
生產商
美國春田兵工廠
類    型
步槍
稀有度
★★★
聲    優
種田梨沙

M1式加蘭德步槍原型資料

M1式加蘭德步槍的誕生源於前身M1919自動步槍。1917年美國陸軍要尋求一種輕便的自動武器,向外界徵求設計方案,當時該槍的設計師約翰·康休斯·加蘭德把自己設計的M1919提交給陸軍部測試。這款自動武器使用.30-06英寸步槍彈配20發直彈匣供彈,最大的特點是底火後座式自動原理,槍彈底火抵壓槍機前端,使槍機獲得後座能量,完成開鎖等動作並實現自動循環。但當時一戰已走入尾聲勃朗寧M1918定型並裝備軍隊,M1919自動步槍僅製造了少量樣槍,無果而終。但加蘭德卻因為這次經歷被春田兵工廠聘為顧問工程師。此後加蘭德在M1919的基礎上,設計出T1920半自動步槍,該槍同樣適用底火後座式自動原理,槍機使用迴轉式閉鎖槍機。相對於M1919來説T1920更緊湊,T1920同樣使用.30-06英寸步槍彈使用彈匣供彈,有5發、20發、40發加長型三種彈匣。但當時美國軍方對半自動步槍需求並不迫切T1920也未達到完善的程度,因此在少量的製造測試後,也就停止了進一步研發。1921年加蘭德又設計出T1921半自動步槍,提交給軍械屬參加半自動步槍選型測試。該槍也是加蘭德設計的第三支利用底火後座式自動原理的步槍。並且利用了當時春田兵工廠在批量生產的M1903步槍不少的零件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結構上T1921放棄了槍機迴轉式閉鎖機構,改用卡鐵擺動式閉鎖原理,閉鎖位置在彈倉後方,同時將可拆卸彈匣改為橋夾裝填的5發固定彈倉。該槍拉機柄與槍機不是固定連接,發射時拉機柄不隨槍機做往復運動。T1921在接受過連續射擊3000發子彈試驗,期間未出現過較大故障,但存在部分機件較為薄弱、耐久性差的缺點。但是T1921的質量較輕,相對簡介的外觀以及簡單的結構設計,還是獲得了廣泛的好評。此後幾年對T1921的持續測試和改進,證明底火後座式自動原理可靠性不及導氣式原理,不適用於軍用步槍。另外,軍械屬於1928年公佈新的半自動步槍測試要求時,取消了使用M1903零件的要求,這讓加蘭德能夠有機會用全新的方式設計更加完善的半自動步槍。1929年6月,加蘭德完成了他第一支用導氣式自動原理的步槍——T3半自動步槍,這也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最早的式樣。該槍採用的是當時同樣和加蘭德競爭的佩德森T1半自動步槍一樣的0.276英寸口徑,並以10發弧形雙排漏夾作為供彈具,外形上和後來定型的M1加蘭德已非常接近。T3於1932年12月27日獲得美國1892141號專利,並在多次的改進中出現T3E2半自動步槍。但這時有關步槍口徑的問題在陸軍中吵得不可開交,但最終認為0.30-06英寸的意見佔了上風,這讓佩德森步槍措手不及。但這並不是加蘭德笑到最後的原因,早在1929年7月1日初期的T3半自動步槍就和佩德森半自動步槍進行了對比測試,測試中T3半自動步槍在設計、性能方面全面的超過了佩德森步槍。另外加蘭德考慮的比佩德森更全面,即使設計出了0.276英寸口徑的T3E2,他仍堅持認為0.30-06英寸步槍彈優於0.276英寸步槍彈,並且在春田兵工廠的幫助下改制出一支0.30-06英寸步槍彈的半自動步槍。由此作為基礎,在整個測試工作重回0.30-06英寸口徑之後,加蘭德在T3E2的基礎上設計出加蘭德T1半自動步槍,從而取得了決定性的主動地位。T1在稍加改進後推出的型號被稱為T1E1,於1932年初在阿伯丁試驗場進行測試,在對部分小問題進行改進後,定型了T1E2半自動步槍,最終1936年1月6日通過所有測試,被正式命名為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成為美軍新一代的制式步槍,開始生產裝備於部隊。 [1] 
少女前線M1式加蘭德步槍
少女前線M1式加蘭德步槍(2張)

M1式加蘭德步槍角色數據

獲得
活動“夏日童趣”作戰綱領獎勵
數據
編號槍名星級類型畫師作戰效能
-ART556★★★★★突擊步槍Saru-
作戰能力
傷害命中迴避射速生命成長
AAABBS
屬性數據
傷害命中迴避射速生命移速
53495369116-
技能
衝鋒專注提高自身火力85%和射速25%,持續5秒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