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LinkedIn

(一個面向職場的社交平台)

鎖定
LinkedIn,中文名“領英”,啓動於2003年5月 [1]  ,是一個面向職場的社交平台,總部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森尼韋爾 [2]  。該公司於2011年5月20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3] 
網站的目的是讓註冊用户維護他們在商業交往中認識並信任的聯繫人,俗稱“人脈”。用户可以邀請他認識的人成為“關係”(Connections)圈的人。截至2020年5月,領英的用户總量已經達到6.9億以上,在中國擁有超過5000萬名用户。 [4]  2014年2月25日,領英簡體中文版網站正式上線,並宣佈中文名為“領英”。
2016年6月13日,微軟官方博客宣佈,微軟和領英公司已經達成了一項最終協議,微軟將以每股196美元,合計262億美元的全現金收購包括領英公司的全部股權和淨現金。2017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領英(LinkedIn)科技以135.94億美元排名第79名。2019年10月,Interbrand發佈的全球品牌百強榜排名98 [5]  。2022年8月,媒體報道,領英將裁撤全球活動營銷團隊。 [23] 
2023年8月9日起,領英職場正式停止服務。 [24]  [27] 
公司名稱
領英
外文名
LinkedIn
所屬行業
信息服務業
成立時間
2003年4月24日(於加利福尼亞登記註冊) [6] 
法定代表人
Ryan Roslansky(首席執行官) [7] 
總部地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森尼韋爾 [2] 
公司類型
上市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
員工數
1 萬人
上市時間
2011年5月20日

LinkedIn成立

領英 領英
LinkedIn成立於2002年12月並於2003年啓動,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
公司於2011年5月20日在美上市。截至2020年5月,LinkedIn的用户總量已經達到6.9億以上。 [4] 
LinkedIn的CEO及創始人:Reid Hoffman。Reid Hoffman先前為PayPal的執行副總裁,曾經在英圖易(Intuit)軟件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務。並在eBay公司售出它之後,與一些大學同學創辦了LinkedIn。根據美聯社的一篇是,Reid Hoffman這位同伴是斯坦福大學畢業生Constantin Gewricke。

LinkedIn收入模式

廣告、付費服務和額外優惠的工具。

LinkedIn願景

為全球每一位勞動力創造經濟機會。 [8] 

LinkedIn發展歷程

LinkedIn2002年

Reid聚集了SocialNet和PayPal的幾個老同事組成團隊,共同實施着一個新的想法。6個月後,LinkedIn正式上線。初期會員增長速度緩慢,最少每天僅20個會員註冊。但在2003年秋,LinkedIn展示出了充分的潛力,成功吸引了紅杉資本的投資。

LinkedIn2003年

通訊錄上傳功能的引入,用户增長開始加速。此外,LinkedIn引入羣組(Groups)這一新功能,並與美國運通公司合作,來提升對小企業主的服務。
LinkedIn引入第一條業務鏈:職位與用户訂閲。公司也搬進了三年內的第四間辦公室。

LinkedIn2006年

隨着公開檔案功能的上線,LinkedIn開始着手打造它的職業檔案數據庫。當年公司實現了盈利,並引入了“推薦信”、“你可能認識的會員”等核心功能。

LinkedIn2007年

在擔任領英CEO四年之後,Reid邀請Dan Nye來領導公司,自己退居二線,負責產品運營。LinkedIn搬到Stierlin Court,並在Omaha建立了客服中心

LinkedIn2008年

LinkedIn成為了一家真正的跨國公司,在倫敦建立了第一間海外辦公室,並上線了LinkedIn的西班牙語法語版。

LinkedIn2009年

Jeff Weiner以總裁的身份加入LinkedIn,之後擔任首席執行官。他的到來使LinkedIn的使命、價值觀以及戰略重點變得更加專注和明晰。

LinkedIn2010年

LinkedIn迎來高速增長階段。2010年年末,LinkedIn註冊會員數達到9,000萬,在全球10間辦公室擁有近1,000名員工。

LinkedIn2011年

LinkedIn慶祝了八週年紀念日,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一家國際化的上市公司,並舉辦了美國總統奧巴馬參與的硅谷市民大會。

LinkedIn2012年

技術大修工程與網站全面重構使網站和公司步入了前所未有的產品創新技術變革,並將LinkedIn的產品戰略聚焦到三個核心概念上:簡化,成長,日常。

LinkedIn2013年

LinkedIn迎來了第一個十年,公司的註冊會員達到2.25億,並以每秒超過2人的速度增長。這一年,他們有太多值得慶賀。

LinkedIn2014年

截止2014年4月,LinkedIn全球註冊會員突破三億。LinkedIn開始了在中國的戰略佈局,在北京成立全球第26家辦事處。2月25日,LinkedIn領英簡體中文測試版正式上線,中文成為第22種LinkedIn官方語言
2015年4月9日,LinkedIn以15億美元,收購在線教育公司lynda.com。 [9] 

LinkedIn2016年

2016年6月13日,微軟官方博客宣佈,微軟和LinkedIn公司已經達成了一項最終協議,微軟將以每股196美元,合計262億美元的全現金收購包括LinkedIn公司的全部股權和淨現金。
LinkedIn公司將保持獨立品牌和獨立運營,Jeff Weiner將繼續擔任LinkedIn CEO並向微軟CEO Satya Nadella彙報。LinkedIn董事會、聯合創始人及其他控股股東均完全支持這一交易,該交易預計將於本日曆年完成。
2016年8月3日,職業社交媒體平台LinkedIn宣佈進軍視頻領域,由該平台上的“網紅”針對粉絲提出的問題製作長度不過30秒的視頻。 [10] 

LinkedIn2018年

2018年10月,LinkedIn宣佈收購旨在提高企業和其他組織員工參與度的初創公司Glint [11] 

LinkedIn2020年

受疫情的影響,公司計劃裁員約960人,佔其全球員工總數的6% [12] 

LinkedIn2021年

2021年12月,領英中國推出中國本土化求職招聘平台“領英職場”。 [26] 

LinkedIn2023年

2023年5月9日消息,LinkedIn官微發佈消息稱,領英職場將於2023年8月9日起正式停止服務。該公司將逐步淘汰其中國版求職APP領英職場,從而將導致716名員工的崗位被裁撤。 [24] 
2023年5月,領英決定在銷售、運營和支持團隊中裁員716人,以簡化運營,減少層級,幫助更快地做出決策。 [28] 
2023年8月9日起,領英職場正式停止服務。 [27] 
2023年11月1日,領英稱,該公司目前擁有超過10億會員,並正在為付費用户推出人工智能工具。 [29] 
2023年12月28日消息,隨着品牌重新分配原本用於X平台的支出,更高的需求推動了領英廣告價格的上漲。根據研究機構Insider Intelligence的估計,領英的年度廣告收入在2023年升至近40億美元,同比增長10.1%。 [30] 

LinkedIn2024年

2024年3月6日,LinkedIn在遭遇故障後重新上線。當天早些時候,試圖加載頁面和應用程序的用户收到“加載頁面出錯”的信息,網站中斷的原因尚不清楚。根據跟蹤網站中斷情況的Downdetector的數據,在中斷高峯期,共報告了48000多起中斷問題。 [31] 

LinkedIn產品與服務

LinkedIn有三大不同的用户產品,也體現了三種核心價值

LinkedIn職業身份

職業身份呈現為個人檔案。LinkedIn平台可以便捷地製作、管理、分享在線職業檔案,全面展現職場中的自己。完善的個人檔案是成功求職、開展職業社交的敲門磚。
在領英,個人檔案包含六大重要部分。
首先,頭像展示。一張清晰大方的頭像將立即為檔案增加可見度與真實度。展示職業形象,檔案瀏覽量立即提升14倍。
第二為職業概述。綜合展示職業背景、領域、目標與興趣。寫上“下一步工作計劃”。概述職業狀況,檔案瀏覽量將提升7倍。
第三,工作經歷。展示工作經歷,無論全職還是兼職,提供與職位有關的細節,以便檔案訪客能夠快速瞭解工作信息。描述工作經歷,檔案瀏覽量提升12倍。
第四,教育背景。完善的教育背景將提高個人檔案的競爭力,填寫暑期項目與交換學校等信息,展現全面的自己。填寫教育背景,檔案瀏覽量提升10倍。
第五,技能認可。添加多種技能,得到聯繫人的認可。越多認可,檔案吸引力越強。展示技能,檔案瀏覽量提升13倍。
第六,推薦信。邀請朋友,同學,老師或同事寫推薦信,這將極大地增加檔案的真實性。使技能與工作經歷更受認可。檔案瀏覽量和推薦數量呈正比

LinkedIn知識洞察

關注行業信息、汲取人物觀點、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職業技能、分享商業洞察。在飛速變化的互聯網時代,把握市場脈動,獲取知識見解,是保持職業競爭力的基礎。

LinkedIn商業機會

在領英尋找同學、同事、合作伙伴,搜索職位、公司信息,挖掘無限機遇。建立並拓展人脈網絡,掌握行業資訊,讓機會主動與用户相連,幫助用户開發職業潛力。

LinkedIn商業模式

LinkedIn擁有多元化經營模式,主要收入來自於其提供的徵才解決方案、營銷解決方案及付費帳户。

LinkedIn管理團隊

LinkedIn創始人

裏德·霍夫曼 裏德·霍夫曼
Reid Hoffman(裏德·霍夫曼),LinkedIn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PayPal創始董事會成員和執行副總裁,風險投資機構Greylock Partners合夥人,美國硅谷最多產和最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之一。2011至2014年連續榮登“福布斯全球最佳科技創投人”榜單前十名,曾成功投資FacebookZyngaGrouponAirbnb等企業。被譽為“硅谷的人脈之王”,並被提名為2014全球企業家精神大使。
2016年6月13日,微軟宣佈262億美元收購LinkedIn,導致LinkedIn盤前股價暴漲48%,而且微軟表示收購LinkedIn後,LinkedIn將繼續保持獨立品牌發展。由於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仍持公司1470萬股股票,按照微軟對LinkedIn的收購交易價格,這筆股權價格將達到28.8億美元。 [13] 
2016年12月6日,歐盟批准了微軟260億美元收購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的交易,此前該公司已同意歐盟提出的保護性措施以減輕其反壟斷憂慮。 [14] 

LinkedIn執行董事長

傑夫·韋納 傑夫·韋納
2020年6月1日,Jeff Weiner(傑夫·韋納)任領英執行董事長,幫助公司培養高管團隊和處理外部關係。 [15]  此前,他是LinkedIn全球CEO,也曾供職於雅虎,被職業和企業評分網站Glassdoor評為2014年度最佳CEO,“擊敗”了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馬克·扎克伯格)。

LinkedIn現任CEO

瑞恩·羅斯蘭斯基 瑞恩·羅斯蘭斯基
2020年6月1日,領英產品高級副總裁Ryan Roslansky(瑞恩·羅斯蘭斯基)接替Jeff Weiner(傑夫·韋納),擔任領英首席執行官。羅斯蘭斯基將直接向微軟CEO Satya Nadella(薩提亞·納德拉)彙報,並加入微軟的領導層。 [15] 

LinkedIn進入中國

2014年2月24日,LinkedIn全新推出了簡體中文測試版,並正式啓用中文名稱——“領英”,旨在為中國用户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務,同時,LinkedIn和紅杉中國與寬帶資本建立合資公司,共同探索開展在華業務。
糯米網創始人沈博陽出任LinkedIn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直接向LinkedIn首席執行官Jeff Weiner彙報。
2018年4月,陸堅加入領英,現任領英中國總裁,全面負責領英中國的業務和研發工作。 [16] 
2023年6月30日,領英中國區總裁陸堅卸任領英中國區總裁職務。 [26] 

LinkedIn中國網站上線

2014年2月25日,LinkedIn領英簡體中文測試版正式上線。2014年3月6日,領英開放註冊 [17] 

LinkedIn領英影響力

2014年5月23日和25日,LinkedIn分別在北京和上海舉行了進入中國以來第一次線下交流活動——領英影響力,第一輯主題為“創投思維看中西機遇”。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LinkedIn中國區總裁沈博陽、紅杉資本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作為演講嘉賓參與了此次影響力活動,並現場分享了對當下中西方商業機會的獨家洞察。

LinkedIn中國業務

2016年5月,領英營銷解決方案(LinkedIn Marketing Solutions,LMS)正式落地中國,幫助中國企業向全球和中國本地市場打造商業品牌。 [18] 
2016年6月,領英上海辦公室成立,這是領英入華兩年後又一里程碑式的戰略佈局,意味着領英在加速度拓展本土業務。 [19] 

LinkedIn入華五週年

2019年5月,在入華五週年之際,領英中國宣佈從職場社交轉向一站式職業發展平台,從品牌重塑、產品升級、職場生態體系建設三方面發力,啓動戰略升級;行業競爭激烈,領英從職業培訓切入,發力在線教育,聯合本土第三方構建職場生態體系;面對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領英用“一站式職業發展平台”應萬變,解決用户在職業發展中遇到的痛點。 [20] 

LinkedIn5000萬

截至2020年5月,領英在中國擁有超過5000萬名用户。 [4] 

LinkedIn停止服務

2023年5月9日,據LinkedIn官方微信:領英正式宣佈了調整中國業務戰略的決定,未來將幫助中國企業在海外尋找和僱傭國際人才,提升人才技能;幫助中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打造國際化品牌,拓展海外市場。領英在中國的本土化求職平台——“領英職場”將於2023年8月9日起正式停止服務。 [25] 

LinkedIn所獲榮譽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排名第112。 [21] 
2019年10月,Interbrand發佈的全球品牌百強榜排名98 [5]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價值500大品牌榜發佈,LinkedIn排名第249位。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