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Lee Morgan

鎖定
Lee Morgan,是20世紀60年代BlueNote唱片公司的最出色的小號手之一。
外文名
Lee Morgan
逝世日期
1972年2月19日
職    業
小號手
經紀公司
BlueNote唱片公司

Lee Morgan人物簡介

他的小號演奏可以説集合了Dizzy Gillespie的熟練精密以及Miles Davis 的靈氣。1938年出生的他在15歲開始 接觸爵士樂,那時咆哮樂已成為爵士樂界的主流音樂。1956年加入Dizzy Gillespie的咆哮大樂團,1958年成為Art Blakey領導下的爵士信差中的一員。當離開爵士信差獨立發展時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1963年到紐約發展並擁有自己的樂隊,為 BlueNote唱片公司錄製了《The Sidewinder》,繼而在1965年推出的《The Rumproller》,均有不錯的銷量。在之前Lee Morgan 作為樂隊的伴奏,曾在很多經典的名曲中出現,象Dizzy Gillespie的"Night In Tunisia"、Art Blakey的 "Moanin'"、John Coltrane的"Blue Trane"等等。

Lee Morgan人物經歷

《Caramba》是集中了Lee Morgan生平的小號演奏技術的出色唱片,當時的他才29歲,但已經是專門錄製硬咆哮的Blue Note唱片公司代表人物。《Caramba》裏面有這麼一段文字,大意是:"最近我為一位並非搞音樂的朋友播放一段錄音,他首先評論道:'這小號手確實吹出了不俗的聲音。'然後説:'他的樂句很好,知道如何運用空間'。錄音結束後,朋友的臉上露出賞識的笑容:'當然!這是Lee Morgan!'"作為60年代這個盛行硬咆哮樂的年代,無庸置疑,Lee Morgan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他獨具個性的音樂語言,每個音符都彷彿烙下難以磨滅的情感。Track 2 "Suicide City"在《Caramba》中顯得尤其突出,典型的咆哮速度和Cedar Walton頗為低沉而清晰的鋼琴伴奏下似乎在暗示着這個霓虹璀璨的城市背後不可名狀的孤寂,這種感覺一直延續到Track 3"Cunning Lee",彷彿有着一種不可分割的聯繫,那種發自靈魂深處的侵蝕性徹底表露無遺。Cedar Walton的琴聲在Track 4"Soulita"中顯得甚為乾脆,小號彷彿已經不再是樂器,細微的質感足以反映出Lee Morgan的才華,Track 4"Helen's Ritual"也是如此。
《Caramba》的重磅當然是Track 1標題曲"Caramba",12分鐘的擴展伴奏把這支五重奏(除了Lee Morgan和鋼琴手Cedar Walton還包括中音薩克斯手Bennie Maupin、低音提琴手Reggie Workman、鼓手Billy Higgins)的默契充分展現了出來。Track 6 "A Baby's Smile"是一首贈曲,音樂變得舒緩起來,Lee Morgan除了對硬咆哮樂的精湛,而且對Ballads也有一手,難怪一位不太喜歡硬咆哮樂的朋友曾説過他最喜歡Lee Morgan的這個演繹,浪漫的情感在小號下傾泄而出。
《Caramba》的發行時間是1968年5月,一個月後,黑人民主運動領袖Martin Luther King(馬丁·路德·金)在一場政治風波中離奇被暗殺,或許這是一個預示,四年後Lee Morgan也被一顆子彈穿過心臟,當時他在紐約城市夜總會演出,由於事前和女友Helen More有過不愉快的爭執,Helen More離開俱樂部後返回並帶來了一支手槍,終於結束了Lee Morgan的生命,結束了他短暫而燦爛的一生,那是1972年2月19日。正如8年後John Lennon復出時被自己的歌迷槍殺一樣,這是音樂中的最大悲劇,想到此,唏噓感慨不禁在我心底象蟲子一般噬咬起來,我繼續看着車窗外的霓虹城市,想着"Suicide City",但此時感覺卻痛快不起來了.
[1-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