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LG新能源

鎖定
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隸屬於韓國LG集團 [1]  作為全球電池技術領域的領先企業,LG新能源業務涵蓋動力電池、小型電池、儲能系統三大領域。 [2]  在電池技術革新及研究與開發領域,LG新能源持續深耕30年,在全球擁有超過34,000名員工以及25,000項專利,專利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3]  LG新能源擁有強大的全球經營網絡,並與通用汽車、Stellantis N.V.、現代汽車集團、本田汽車等全球主流汽車品牌合資共建生產基地,涵蓋北美、歐洲、亞洲核心區域。 [28]  [30-31]  [29] 
2022年LG新能源動力電池裝機量70.4GWh,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第三,同比2021年增長18.5%。 [25] 
中文名
LG新能源
外文名
LG Energy Solution
屬    性
新能源
成立時間
2020年12月 [1] 
員工人數
34000 [3] 
首席執行官
金東明 [39] 

LG新能源發展歷程

2007年,LG新能源從6家公司中脱穎而出,入選通用汽車電動汽車項目,並於2009年為全球首款量產電動汽車(通用沃蘭達)提供動力電池。 [6] 
2015年,LG新能源又率先實現了儲能電池的量產。 [4] 
2017年,LG波蘭工廠竣工,全球佈局進一步完善。次年,LG新能源研發出了全球首款異型電池。 [5] 
2020年12月,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式成立。 [5] 
2022年1月14日,韓國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計劃與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HMC.US)進行戰略合作,在美國建立一家電池合資企業,投資規模可能高達4萬億韓元(約合34億美元),工廠年產能可達40GWh,足以為6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11] 
2022年1月24日,LG新能源已經完成IPO前的募資環節,按照發行價每股30萬韓元(約合1600元人民幣)計算,IPO估值約為70.2萬億韓元(摺合3750億人民幣),刷新了韓國IPO最高記錄。 [13] 
2022年1月27日,LG能源正式在韓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發行價30萬韓元/股(約合249美元),上市首日開盤即漲近99%至59.8萬韓元。 [14] 
2022年2月,LG能源和通用汽車將在美國建立第四家合資電池工廠 [19] 
2022年2月,前英偉達數據科學家加入 LG 新能源,幫助其完成全球數字化轉型。 [20] 
2022年3月24日,韓國電池製造商、特斯拉供應商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表示,將斥資近14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第二個獨立的電動汽車電池廠。 [22] 
2022年8月29日,LG新能源和本田汽車宣佈達成協議,將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以生產鋰電池,為北美市場的本田和謳歌電動車型供應電池。 [23] 
2022年10月11日,本田汽車和LG新能源公司聯合宣佈,將在美國俄亥俄州費耶特縣設立新合資電動汽車電池廠,兩家公司將承諾投資35億美元,創造2200個就業崗位。 [24]  12月,韓國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計劃在2022年至2026年期間在韓國奧昌(Ochang)投資4萬億韓元(31億美元),以擴大電池生產。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項目預計還將招聘1800名員工。
2023年8月8日,LG新能源表示7日下午與華友鈷業在浙江省的總部舉行了成立合資公司的簽約儀式。新公司將從電池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料和廢舊電池中提取鎳、鈷和鋰。 [33] 
2023年10月4日,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和豐田汽車北美公司宣佈,雙方已簽署鋰離子電池模塊供應協議,該模塊將用於在美國組裝的豐田純電動汽車(BEV)。 [34] 
2023年11月10日,根據公開遞交的一份文件,美國福特汽車、韓國LG Energy Solution、以及土耳其Koç Holding三方已經撤銷2023年2月份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決定取消在土耳其修建一個電池工廠的投資計劃。 [35] 

LG新能源主要產品

動力電池 [15-16] 
LG新能源為全球客户提供融合多項創新技術的動力電池單體、模組、BMS及電池包系列產品。 [17-18] 
小型電池 [2] 
儲能電池 [2]  [15-16] 

LG新能源管理團隊

Peter Kyungsuk Pyun:首席數據 [21] 
權暎壽:首席執行官 [7] 
金東明:LG新能源CEO [36] 

LG新能源技術實力

作為全球最早量產三元正極材料的公司,LG新能源聚焦市場對高續航里程、高安全新能源車型的需求,在行業中率先實現了升鎳降鈷的四元鋰電池(NCMA)的量產。加入鋁元素的高鎳四元鋰電池有着高能量密度優勢的同時,相比於高鎳8系NCM三元材料,將大幅降低放電熱流峯值,並且可以提高達峯的温度,因此具有非常優異的熱穩定性。
LG新能源還率先將硅氧應用於動力電池的負極材料,不僅於2019年在全球最早實現採用硅氧負極的產品量產,還不斷研發更高效率的硅氧材料,以實現更優異的電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可以為用户提供更加優秀的續航里程。
在用户普遍關注的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方面,LG新能源依靠對過去幾十年化學材料研發的深刻理解,掌握了高安全隔膜等核心關鍵材料技術,並開發了應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的智能BMS,通過OTA實現大數據和安全診斷算法結果的傳送,實時優化電池的安全精準監控與預警。同時應用最新安全技術的模組與CTP高集成設計,可以實現不起火和自熄滅,大幅提升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12] 
LG新能源正在開發全固態電池,突破了常温下快充的長壽命全固態電池技術。 [27] 

LG新能源ESG經營

LG新能源(中國) 2023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報告 LG新能源(中國) 2023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報告
為構建全球綠色環保的電池產業生態及創造可持續的社會價值,LG新能源正式啓動ESG經營,併發布了以“賦能更美好未來”(We CHARGE toward a better future)的ESG經營願景和具體實施戰略。 [9] 
LG新能源的ESG願景承載着作為全球電池技術引領者去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開創可持續更美好未來的決心。LG新能源將圍繞着“CHARGE”構建ESG經營戰略,從環境、社會、管治三大維度,涵蓋8大ESG重點領域和4大賦能要素。 [9] 
2021年,LG新能源(中國)發佈了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內的首份ESG報告。該報告是秉承LG新能源“賦能更美好未來”的全球ESG願景,推動中國新能源產業和製造業低碳發展,助力實現中國“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結合本土履責情況及案例編寫的首份業內ESG報告。 [10] 
2023年LG新能源已連續三年發佈中文版ESG報告。此次發佈的《2023 LG新能源(中國)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中,LG新能源在“賦能更美好未來”的ESG經營願景上,公佈了今年的ESG口號,“Plus for Minus,Minus for Plus(此消彼長,萬物共生)”強調在環境、社會及管治三大治理領域中,像正負兩極之間自然流動的電極一樣,通過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因素,並積極添加必要因素,從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該報告是企業積極向本地公眾傳播企業ESG理念的同時,更全面的披露了在環境、社會及管治方面的管理、實踐和成效,以樹立行業標杆水平。 [37] 

LG新能源重點領域

LG新能源“CHARGE”ESG經營戰略 LG新能源“CHARGE”ESG經營戰略
C: Climate Action & Circular Economy,氣候行動和良性資源循環
H: Human Value Management,尊重人權和個人價值管理
A: Advanced EH & S,產品責任和環境健康安全體系
R: Responsible & Impactful Business,負責任的供應鏈管理,共同成長與社區影響力 [9] 

LG新能源賦能要素

G: Good Governance,合規和管治
E: ESG Disclosure & Communication, ESG溝通和披露 [9] 
中國社科院教授、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秘書長鍾宏武對LG新能源(中國)的ESG工作給與了高度的評價:“2022年,LG新能源(中國)持續發揮行業履責標杆作用,進一步健全ESG治理體系,積極向社會公眾傳播ESG理念和履責動態,蟬聯動力電池行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第一,為助力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32] 

LG新能源社會活動

中國大學生動力電池創新競賽
中國大學生動力電池創新競賽 中國大學生動力電池創新競賽
LG新能源於2018年發起中國大學生動力電池創新競賽,該賽事作為動力電池技術與創新領域的專業賽事,得到了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旗下國際汽車工程科技創新戰略研究院的指導,聯合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主辦。該大賽作為首個針對大學生團體、聚焦電池技術領域的專業競賽,歷經四年發展現已成為全國高校高度重視的核心賽事之一。 [8]  四屆賽事累計吸引全國66所高校的342支大學生團隊申報提交創新方案,教授等205位專家老師為大學生團隊提供專業指導。參賽團隊聚焦90萬+公眾關注。 [8] 
2022年,第五屆大賽有來自全國61所高校的160支團隊參與報名,報名人數再創新高,教授等311位專家老師為大學生團隊提供專業指導。 [26] 
2023年第六屆中國大學生動力電池創新競賽總決賽於LG新能源南京總部圓滿收官。本屆賽事,共吸引了全國70所高校,164支團隊,693名學生的直接參與。 [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