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LACP

鎖定
基於IEEE802.3ad標準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鏈路匯聚控制協議)是一種實現鏈路動態匯聚的協議。LACP協議通過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鏈路匯聚控制協議數據單元)與對端交互信息。啓用某端口的LACP協議後,處於動態聚合組中的接口會自動使用LACP協議,該端口將通過發送LACPDU向對端通告自己的系統優先級、系統MAC地址、端口優先級、端口號和操作Key。對端接收到這些信息後,將這些信息與其它端口所保存的信息比較以選擇能夠匯聚的端口,從而雙方可以對端口加入或退出某個動態匯聚組達成一致。 [1] 
鏈路聚合往往用在兩個重要節點或繁忙節點之間,既能增加互聯帶寬,又提供了連接的可靠性。 [2] 
中文名
鏈路匯聚控制協議
外文名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本    質
實現鏈路動態匯聚的協議
簡    稱
LACP
工作模式
passive,active
使用場合
帶寬比較緊張的情況

目錄

LACP原理

採用LACP聚合的雙方(分別稱為Actor和Partner)通過稱之為LACPDU(LACP Data Unit)的協議報文來交互本端(Actor)和對端(Partner)的聚合信息,以對整個鏈路聚合的認識達成一致。協議報文主要包含以下信息:本端和對端系統優先級、本端和對端系統ID、本端和對端的端口操作key、本端和對端的端口優先級、本端和對端的端口ID、本端和對端的端口狀態。聚合的雙方就根據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選擇算法選擇合適的鏈路,控制聚合的狀態。被選中的成員鏈路可以正常轉發流量,而未被選中的成員鏈路將被置為阻塞狀態,不能轉發任何流量。聚合鏈路的總帶寬等於被選中的成員鏈路的帶寬之和,並且聚合鏈路上的流量會按照一定的規則分擔到各個選中的成員鏈路上,由於LACPDU是週期性交互,即聚合的雙方每隔一段時間便互發一次協議報文,所以當有選中成員鏈路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工作時,鏈路聚合可以很快的感知到,並重設鏈路狀態,置該鏈路為阻塞,流量被重分配給其他選中成員鏈路。這樣就實現了增加帶寬,鏈路動態備份的功能。 [3] 

LACP模式

按照聚合方式的不同,鏈路聚合可以分為兩種模式:靜態聚合模式和動態聚合模式。
(1)靜態匯聚。
靜態LACP匯聚由用户手工配置,不允許系統自動添加或刪除匯聚組中的端口。匯聚組中必須至少包含一個端口,當匯聚組只有一個端口時,只能通過刪除匯聚組的方式將該端口從匯聚組中刪除。
(2)動態匯聚。
動態LACP匯聚是一種系統自動創建/刪除的匯聚,不允許用户增加或刪除動態LACP匯聚中的成員端口。只有速率和雙工屬性相同、連接到同一個設備、有相同基本配置的端口才能被動態匯聚在一起。即使只有一個端口也可以創建動態匯聚,此時為單端口匯聚。動態匯聚中,端口的LACP協議處於使能狀態。 [1] 

LACP報文格式

圖1 LACPDU詳細信息 圖1 LACPDU詳細信息
基於IEEE802.3ad標準的LACP,鏈路匯聚控制協議是一種實現鏈路動態聚合與解聚合的協議。LACP協議通過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與對端交互信息。
在LACP模式的Eth-Trunk中加入成員接口後,這些接口將通過發送LACPDU向對端通告自己的系統優先級、MAC地址、接口優先級、接口號和操作KEY等信息。對端接收到這些信息後,將這些信息與自身接口所保存的信息比較並選擇能夠聚合的接口,雙方對哪些接口能夠成為活動接口達成一致,確定活動鏈路。
LACPDU報文詳細信息如圖1《LACPDU詳細信息》所示。主要字段信息解釋如表1所示。 [4] 
表2 主要字段信息描述
項目
描述
Actor_Port/Partner_Port
本端/對端接口信息
Actor_State/Partner_State
本端/對端狀態
Actor_System_Priority/Partner_System_Priority
本端/對端系統優先級
Actor_System/Partner_System
本端/對端系統ID
Actor_Key/Partner_Key
本端/對端操作KEY
Actor_Port_Priority/Partner_Port_Priority
本端/對端接口優先級

LACP優點

鏈路聚合技術的使用,使得邏輯鏈路的帶寬增加了大約(n-1)倍,這裏,n為聚合的路數。另外,聚合後,可靠性大大提高,因為,n條鏈路中只要有一條可以正常工作,則這個鏈路就可以工作。除此之外,鏈路聚合可以實現負載均衡。因為,通過鏈路聚合連接在一起的兩個交換機(或其他網絡設備),通過內部控制,也可以合理地將數據分配在被聚合連接的設備上,實現負載分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