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Ball运动是1986年由加拿大人Mario Demers发明,2009年经由日本传入我国的一项新兴运动。比赛中利用一个直径为1.2米的气球,以四人为一队,三个队(分为用三色比赛马甲区分,灰色,粉色或蓝色,黑色)在18~20米的四边形场地内同场竞技,各队交替接发球,避免球触地,竞争得分的新体育运动。
Kin-Ball运动在欧洲就有500万爱好者、邻国日本也有10万多名爱好者。延边大学Kin-Ball协会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从事Kin-Ball运动推广的团体,自2010年成立,已有超过2000余名师生体验过此项运动。
- 中文名
- 健球
- 外文名
- Kin-Ball
- 类 别
- 球类运动
- 发源地
- 加拿大
- 发明时间
- 1986年
- 定 位
- 新体育、全民体育
- 特 点
- 三支球队同场竞技、老少皆宜
运动简介
播报编辑
K循渗in-Ball运动发明者怀着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驼枣灶拘店兆体育运动中为目的组织了该项运动。Kin-Ball的宗旨是快乐运戒燥断榆动,激发热情,开阔视野,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新球类运动射体匪祖盼乌交流平台。 [1]
Kin-Ball这主祝项运动不但具有一般运动的大部分优点户立祝,而且比赛中队伍的团结和协调一致性尤为重要。
特点介绍
播报编辑
球的尺寸
三支队伍的运动
与通常的1对1和2对2的运动比赛的概念不同,Kin-Ball运动以四人为一队,三个队场竞技,交替发球和接球的新运动。比赛中,规则要求发球瞬间四名队员必须全部接触到球,所以缺少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完成进攻,这个运动尤为注重团队配合的团结精神。
比赛时间
比赛场地
发球口号
因为场上有三支四个人组成的队伍穿着不同颜色(黑色,灰色,粉色)的马甲来区分,每个队伍三个人持球,一人喊发球口号,确认要攻击队伍的颜色。发球口号为OMNIKIN,发球时必须在OMNIKIN词后喊出对方球队颜色才可以击打球。
比赛得分方式
运动理念
历史介绍
播报编辑
加拿大人Mario Demers,1982年自加拿大的大学体育学院毕业之后,担任体育教师。他发现一些身体素质不是很强的年轻人不能很好的参与到运动中。为此,他专门发明了Kin-Ball让他的学生都参与其中,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趣味性并提高了学生共同协作的能力,从而创造了Kin-Ball的历史。1986年加拿大魁北克州Kin-Ball联盟得到国家公认从而正式成立了。
国内发展状况
播报编辑
Kin-Ball运动在中国才刚刚起步。Kin-Ball运动于2009年传入我国,是由持有Kin-Ball国家级裁判证书,并多年在日本大阪府Kin-Ball联盟担任常任理事的全永男担任延边大学KIN-BALL社团的总教练。在延边大学先后有700多名学生体验了此项运动,并深受学生的好评,在2010年,延边大学开始组建了Kin-Ball球队。
2011年的发展状况
2012年的发展状况
2013年的发展状况
2014年的发展状况
2016年发展状况
2016年4月9日,延边大学kin-ball协会在中国香港举办的,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支队伍参加的“2016香港国际KIN-BALL公开赛”中,顺利通过预赛,在决赛中险胜日本队,荣获冠军,成功夺得延边大学KIN-BALL协会在世界大赛中的第一个冠军奖杯。
国外发展状况
播报编辑
Kin-Ball1986年起源于加拿大,加拿大每年都举办Kin-Ball职业联赛,在加拿大此项运动的关注度不亚于一般常规的三大球运动。而有着开展Kin-Ball运动10多年历史的日本,已将该运动列入全国运动大会的示范项目,每年都举办全日本锦标赛。KIN-BALL世界杯已举办7届,2015年8月预计举办第八届世界Kin-Ball锦标赛,地点是西班牙首都的马德里。在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有500多万KIN-BALL爱好者,亚洲的日本也有10万多人参加Kin-Ball运动。
相关赛事
播报编辑
泛太平洋Kin-Ball锦标赛
Kin-Ball亚洲杯
2012年12月9日,首届Kin-Ball亚洲杯在日本京都举办,中国大陆收到了国际Kin-Ball联盟的邀请函,为此延边大学Kin-Ball协会派出19名球员代表中国参加本次比赛。此次比赛中,还邀请了一名中方代表作为裁判出席比赛。
Kin-Ball世界杯
延边大学KIN-BALL协会作为中国大陆的唯一参赛代表队,第一次参加KIN-BALL世界杯,共派出了男女两队共14名球员参加此次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队击败了丹麦等国,顺利进入半决赛,半决赛中不敌日本队,最终获得第七名。中国男队在预赛就碰到了卫冕冠军加拿大队和占据主场优势的比利时队,击败了德国、丹麦等国,最终获得第九名。
这届比赛加拿大队获得了冠军,日本队获得了亚军,比利时队获得了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