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K金

鎖定
K(或開金)是黃金與其他金屬熔合而成的合金。K金的“K”是外來語“Karat”一詞的編寫,完整的表示法:Karat gold(即K黃金),“AU”或“G”是國際上用來表示黃金純度(即含金量)的符號。
K金飾品的特點是用金量少、成本低,又可配製成各種顏色,且提高了硬度,不易變形和磨損。K金按含金量多少又分24K金、22K金、18K金、9K金等。
中文名
K金
外文名
Karat gold
別    名
K黃金
類    別
合金

K金計量方法

K金的計量方法是:純金為24K(即100%含金量),1K的含金量約是4.166%。用“K”來計算黃金含量的方法出於地中海沿岸的一種角豆樹。角豆樹開淡紅色的花,結的豆莢長約15釐米,豆仁呈褐色,可制膠。這種樹無論長在何處,所結的豆仁大小都完全一樣,所以,古時候人們把它作為測定重量的標準。久而久之,它便成了一種重量單位,以用來測量珍貴、細微的物品。那時鑽石和黃金的計量也使用這一單位,也就是“Karat”。直到1914年,國際上才把“Karat”規定為標準。
大家瞭解了K金的含義和計算方法,那麼也就不難知道K金有多少種了,按國際標準,K金分為24種,即1K到24K。不過,作為首飾用的K金種類還不到這些,世界各國採用的首飾材料都不低於8K。這樣,實際上真正算作首飾用的K金種類是17種。
在這17種K金材料中,18K和14K是使用最多的,它在各國首飾業中都是主要首飾原料。為了豐富各種K金的表現力,國外在含量標準不變的情況下,調節其它合金配比係數,合成色彩各異的K金。據日本著名的首飾雜誌《寶石四季》報道,2013年黃金的配比有450種,最常用的有20種,例如,14K中有6種:紅色、紅黃色、深黃色、淡黃色、暗黃色、綠黃色;18K中有5種:紅色、偏紅色、黃色、淡黃色、暗黃色。

K金產品特點

黃金的特點之一就是延展性高,所以難以鑲製出各種精美的款式,尤其當鑲嵌珍珠寶石和翡翠等珍品時容易被丟失。因此,人們在黃金中加入少量銀、銅、鋅等金屬以增加黃金的強度和韌性,這樣製成的金飾,又稱K金。
K金可以根據需要配製成各種顏色,在國際上流行的K金首飾各種顏色都有,大家常見的有黃色和白色。黃金中混入25%的鈀或鎳,就會成為白色,組成它的主要成份還是黃金,這的叫法就叫白K金
就科技水平而言,還無法提煉出純度達100%的純金材料。因此,標示金製品中純金含量的金位標準K,一般是將純金稱為24K金,但它只是在理論上含金量為100%,其實並不存在。所以國家標準中,商家標示黃金飾品的含金量一律不得使用“24K金”的不規範標準方法。既然稱純金為24K,即理論上的含金量為100%,則1K即代表金製品含純金佔1/24,約4.16%。18K金代表含金量為18/24,也就是含純金75%,其餘的為其它的材料如銀或銅。
俗話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般黃金飾品中都含有其它金屬。對於黃金製品含金量的成色問題,國家標準有很明確的規定,即商家銷售的每件黃金飾品必須掛牌標明其含金量和重量。黃金飾品的重量一律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其含金量應該使用“K金”(不含24K金)、“足金”(含金量不少於99%)、“千足金”(含金量不少於99.9%),不得使用“千足純金”、“純金”以及實際上不存在的“24K金”等不規範的標準方法。
注:在現實中24K金常被認為是純金,成為“100%”,但實際含金量為99.99%,折為23.9976K。

K金區別

K金產品簡介

根據國家貴金屬首飾標準,只有鉑金才可以稱為白金,就是需要鉑金含量達到85%以上。所以18K白金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嚴格意義上應該稱之為18K金或白色18K金。18K白色K金是75%的黃金與25%的其他金屬的混合體。
k金圖片
k金圖片(2張)
金=白金=Pt≠白色K金
白色K金就是不純的黃金,它是用黃金和鈀金或鎳、銀、銅、鋅等金屬熔鍊而成的白色合金,它的主要成分仍然是黃金。由於白色K金呈現出白色,因此是最容易跟鉑金混淆的白色金屬,但卻是與鉑金完全不同的金屬。白色K金的價格低於鉑金和黃金,現已被廣泛用於首飾製作。材質全部是純正的18K金。包括18K白金18K黃金等。

K金鉑金

金(Platinum,簡稱Pt),是一種天然的白色貴金屬。根據國家貴金屬首飾標準,只有鉑金才可以稱為白金。另外,只有含鉑量在850‰以上的首飾才能帶有鉑金的專有標誌——鉑(鉑金,白金)或Pt。並在標誌後帶有表示鉑金純度(含鉑量)的千分數,如鉑(鉑金,白金)950,Pt950。它就像鉑金的身份證,能帶來鉑金品質的保證。
鉑金與白色K金是完全不同的金屬。白色K金的主要成分是黃金(英文White Gold),是75%的黃金與25%的其他金屬的混合體。因此它是黃金和其他金屬的混合體,而不是鉑金(白金)。白色K金的價格低於鉑金和黃金,現已被廣泛用於首飾製作。
區分鉑金和其他白色金屬最直接的方法是尋找首飾內的鉑金專有標誌——Pt。根據規定,每一件鉑金首飾的背面都必須刻有鉑金的專有標誌:鉑(鉑金,白金)或Pt,並在標誌後帶有表示鉑金純度(含鉑量)的千分數,如鉑(鉑金,白金)950,Pt950,Pt990足鉑),Pt999(千足鉑)。它就像鉑金的身份證,能帶來鉑金品質的保證。
在18K金和鉑金的區別中,純度是主要對比因素。鉑金一般是指純度千足,不含雜質的千足首飾;而18K金是加入了其他金屬而鍛鍊成的含金首飾,所含金量為75%。所以18K金和鉑金的價錢是前者低後者高。而在款式花紋上,18K金和鉑金的區別是後者顏色較為單調,前者因夾雜多種金屬,可根據需要設計出不同顏色的各種飾品。

K金辨別方法

要鑑別出是鉑金還是白銀有五種方法,現分述如下:

K金比較法

鉑金用肉眼看呈灰白色,質地較為堅硬,硬度為4.3。白銀用肉眼看,顏色呈潔白色,質地比較細膩光潤,硬度比鉑金要低,硬度為2.7。

K金看印鑑

由於每件首飾都必須刻印成份印鑑,所以,只要見到是Pt,或者見到是Platinum、Plat,那就是鉑金;要是見到S,或者見到Silver,那就是白。另外,對銅質鍍銀符號要注意,它是SF。

K金稱重量

倘若遇到印鑑模糊,或者印鑑已被截去,便可採用此法。鉑金的密度高,比重是21.4千克/分米3,白銀的比重是10.49千克/分米3。這樣,同一體積的白銀重量只有鉑金的一半,兩者一比較就容易辨別了。

K金火化法

有時遇到材料較少,放在手上重量感覺不明顯,同時又沒有印鑑,那麼只好採用這種方法。鉑金加温或火燒,冷卻後,顏色是不變的;而白銀加温或火燒,冷卻後,顏色就顯潤紅色,或是黑紅色。

K金化學法

將鉑金在試金石上磨一磨,然後用硝酸鹽酸混合液滴幾滴,如果磨痕存在,就説明是鉑金,至於成色高低,只是顏色上有些差別;如果將此液滴在白銀上,磨痕就會溶失。
K金首飾在歐洲甚為流行,尤其以意大利K金首飾聞名世界。市面上很流行很時尚的K-GOLD,就是特指含量在14-18K之間的意大利工藝的K金首飾。K金可塑性強,可以用來製造品種繁多、精彩繽紛的金首飾,所以K金的價格並不以黃金的含量價格來計算,因為其根據做出的款式工藝,主要的價值在於工藝上,所以K金的價格與工藝是很有關係的,非常高製作難度的工藝K金,有時候的一克價格在900元左右,遠遠超過了任何貴重金屬。 購買的時候,請查看首飾上金屬的標記,有的並非貴金屬,比如:18KGP合金。

K金純度標準

各開金含金量分別為(括號內為國家標準):
8k=8*4.166%=33.328%(333‰)
9k=9*4.166%=37.494%(375‰)
10k=10*4.166%=41.660%(417‰)
12k=12*4.166%=49.992%(500‰)
14k=14*4.166%=58.324%(583‰)
18k=18*4.166%=74.998%(750‰)
20k=20*4.166%=83.320%(833‰)
21k=21*4.166%=87.486%(875‰)
22k=22*4.166%=91.652%(916‰)
24k=24*4.166%=99.984%(999‰)
注意
24K金常被認為是純金,成為“100%”,但實際含金量為99.99%,折為23.98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