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Joseph Marie Jacquard

鎖定
約瑟夫·瑪麗·雅卡爾(Joseph Marie Jacquard,1752年-1834年)法國發明家,設計出人類歷史上首台可設計織布機——雅卡爾織布機,對將來發展出其他可編程機器(例如計算機)起了重要作用。
生於里昂。他在1801-1808年設計的雅卡爾提花織機使普通織工能織出極為精美的式樣。拿破崙曾授予勳章,但這種織機長期遭到織工反對。他在奧林去世時雅卡爾織機已得到廣泛採用。
中文名
約瑟夫·瑪麗·雅卡爾
外文名
Joseph Marie Jacquard
國    籍
法國
出生日期
1752年
逝世日期
1834年
職    業
發明家
主要成就
發明雅卡爾織布機
獲得拿破崙授予的勳章
信    仰
天主教

Joseph Marie Jacquard簡介

Joseph Marie Jacquard法國著名的織機工匠,紋板提花機的主要改革家。
Joseph Marie Jacquard
Joseph Marie Jacquard(3張)
18世紀初,法國工匠布雄根據中國古代挑花結本手工提花機的原理創制紙孔提花機,用紙帶鑿孔控制頂針穿入,代替“花本”上的經線組織點。後經法爾孔於1728年、沃康松於1745年的改進,能織制600針的大花紋織物。1799年,賈卡綜合前人成果,製成了整套的紋板傳動機構,配置更為合理的腳踏機器提花機,只需要一人操作就能織出 600針以上的大型花紋來。這種提花機在1801年巴黎展覽會上獲青銅獎章。它的機構特點是用提花紋板,即穿孔卡片代替紙帶,通過傳動機件帶動一定順序的頂針拉鈎,根據花紋組織協調動作提升經線織出花紋。1860年以後改用蒸汽動力代替腳踏傳動遂成為自動提花機。自動提花機後來廣泛傳播於全世界並改用電動機發動。為了紀念賈卡的貢獻,這種機器遂被稱為賈卡(提花)機。
1801年,紡織製造家約瑟夫-瑪麗·雅卡爾(Joseph-Marie Jacquard)發展了一套打洞卡片系統來控制織布機上的編織圖樣。這套機械編制技巧後來被改良成紙捲鋼琴錄音,也激發IBM創建者赫門荷勒里斯(Herman Hollerith)使用打洞卡來記錄數據和做計算機程序設計。IBM為紀念紡織工業,後來在1994年也將其操作系統命名為OS/2 Warp(warp即是紡織布上的經線)。

Joseph Marie Jacquard主要貢獻

19世紀初,法國發明家Joseph-Marie Jacquard設計出一種專用計算機:織布機。
Jacquard的織布機利用打了孔的卡片為圖樣編制程序,而輸出的是織好的布匹。儘管Jacquard的發明受到大家的獎賞和讚許,但他為了躲避織布工匠的追捕而亡命他鄉,逃離了里昂城—因為工匠們害怕他的發明會砸了大家的飯碗。然而,織布機最終還是越來越流行。Jacquard逝世時,里昂市的織布機總量已超過30,000台。織布機沿用至今,在精美傢俱布簾製造業尤甚。1889年,Herman Hollerith 的電動製表機在比賽中有出色的表現,並被用於1890年中的人口調查。Herman Hollerith 採用了Jacquard 織布機的概念用來計算,他用咭貯存資料,然後注入機器內編譯結果。這機器使本來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得到的人口調查結果,在短短六星期內做到。
在早期的發展中,計算機具有管理任務的能力這種觀點已經被大家所接受。Herman Hollerith在19世紀80年代發明的霍爾瑞斯穿孔卡片機,被用於1890年美國人口普查。霍爾瑞斯穿孔卡片機的設計思想來源於與1804年法國人Joseph—Marie Jacquard齊名的織布機。雖然一些最早的應用是出於軍事需要(例如彈道計算),但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計算機開始轉為民用產品,用來處理日常事務。一些應用運轉在昂貴的大型機上,例如:薪水名冊、存貨清單、應收和應支付的賬款、銷售、生產、數字控制和許多其他業務數據處理。這些所謂的數據處理系統經常被安放在“玻璃魚缸”內,並且被其擁有者自豪地展示出來,以作為顯示其走在高科技應用最前端的證據。編程語言如通用的面向商業的語言(COBOL)被開發出來,以供業界作為一個抗衡科學和工程計算領域中佔據統治地位的Fortran的語言。當然,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至今已經有大量的其他高級語言和系統被用在業務應用的開發之中。

Joseph Marie Jacquard賈卡花邊

賈卡(Jacquard,Joseph Marie,1752~1834),法國織機工匠,紋板提花機的主要改革家。18世紀初 ,法國工匠布雄根據中國挑花結本手工提花機的原理創制紙孔提花機,用紙帶鑿孔控制頂針穿入,替代花本上的經線組織點。後經法爾孔、沃康松等人改進,能生產600針的大花紋織物。1799年,賈卡綜合前人的革新成果,製成了整套的紋板傳動機構,配置更為完美的腳踏式提花機,只需一人操作就能織出600針以上的大型花紋。這種提花機在1801年巴黎展覽會上獲青銅獎。它的機構特點是用提花邊紋板,即穿孔卡片替代紙帶,通過傳動機件帶動一定順序的頂針拉鈎 ,根據花紋組織協調動作提升經線織出花紋。1860年以後改用蒸汽動力代替腳踏傳動遂成為自動提花機。後廣泛傳播世界各國,並動用電動機發動。 為了紀念賈卡的貢獻,這種提花機被稱為賈卡提花機。 賈卡壓紗花邊,賈卡花邊,賈卡提花面料,拉舍爾花邊等

Joseph Marie Jacquard計算機發展概要

ENIAC是電腦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本來計算機的英文原詞“computer”是指從事數據計算的人。而他們往往都需要藉助某些機械計算設備或模擬計算機。這些早期計算設備的祖先包括有算盤,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7年的被古希臘人用於計算行星移動的安提基特拉機制。隨着中世紀末期歐洲數學與工程學的再次繁榮,1623年由Wilhelm Schickard率先研製出了歐洲第一台計算設備,這是一個能進行六位以內數加減法,並能通過鈴聲輸出答案的“計算鍾”。使用轉動齒輪來進行操作。
1642年法國數學家Pascal 在WILLIAM Oughtred計算尺的基礎上,將計算尺加以改進,能進行八位計算。還賣出了許多製品,成為當時一種時髦的商品。1801年,Joseph Marie Jacquard對織布機的設計進行了改進,其中他使用了一系列打孔的紙卡片來作為編織複雜圖案的程序。Jacquard式織布機,儘管並不被認為是一台真正的計算機,但是它的出現確實是現代計算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步。
19世紀前期,巴比奇.查爾斯(Babbage Charles )1792-1871英國數學家和分析儀發明者,他依據的原理與現代數字計算器的原理相似。是構想和設計一台完全可編程計算機的第一人,當時是1820年。但由於技術條件,經費限制,以及無法忍耐對設計不停的修補,這台計算機在他有生之年始終未能問世。約到19世紀晚期,許多後來被證明對計算機科學有着重大意義的技術相繼出現,包括打孔卡片以及真空管。Hermann Hollerith設計了一台製表用的機器,就實現了應用打孔卡片的大規模自動數據處理。
在20世紀前半葉,為了迎合科學計算的需要,許許多多單一用途的並不斷深化複雜的模擬計算機被研製出來。這些計算機都是用它們所針對的特定問題的機械或電子模型作為計算基礎。20世紀三四十年代,計算機的性能逐漸強大並且通用性得到提升,現代計算機的關鍵特色被不斷地加入進來。
1937年由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Shannon)發表了他的偉大論文《對繼電器和開關電路中的符號分析》,文中首次提及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他向人們展示瞭如何使用開關來實現邏輯和數學運算。此後,他通過研究Vannevar Bush的微分模擬器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想法。這是一個標誌着二進制電子電路設計和邏輯門應用開始的重要時刻,而作為這些關鍵思想誕生的先驅,應當包括:Almon Strowger,他為一個含有邏輯門電路的設備申請了專利;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他早在1898年就曾申請含有邏輯門的電路設備;Lee De Forest,於1907年他用真空管代替了繼電器。
Commodore公司在20世紀八十年代生產的Amiga 500電腦沿着這樣一條上下求索的漫漫長途去定義所謂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可謂相當困難。1941年5月12日,Konrad Zuse完成了他的機電共享設備“Z3”,這是第一台具有自動二進制數學計算特色以及可行的編程功能的計算機,但還不是“電子”計算機。此外,其他值得注意的成就主要有:1941年夏天誕生的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它使用了真空管計算器,二進制數值,可複用內存;在英國於1943年被展示的神秘的巨像計算機(Colossus computer),儘管編程能力極其有限,但是它的的確確告訴了人們使用真空管既值得信賴又能實現電氣化的再編程;哈佛大學的Harvard Mark I;以及基於二進制的“埃尼阿克”(ENIAC,1944年),這是第一台通用意圖的計算機,但由於其結構設計不夠彈性化,導致對它的每一次再編程都意味着電氣物理線路的再連接。
開發埃尼阿克的小組針對其缺陷又進一步完善了設計,並最終呈現出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馮.諾伊曼結構(程序存儲體系結構)。這個體系是當今所有計算機的基礎。20世紀40年代中晚期,大批基於此一體系的計算機開始被研製,其中以英國最早。儘管第一台研製完成並投入運轉的是“小規模實驗機”(Small-Scale Experimental Machine,SSEM),但真正被開發出來的實用機很可能是EDSAC。
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真空管計算機居於統治地位。1958年 9月12日 在Robert Noyce(INTEL公司的創始人)的領導下,發明了集成電路。不久又推出了微處理器。1959年到1964年間設計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二代計算機。
到了60年代,晶體管計算機將其取而代之。晶體管體積更小,速度更快,價格更加低廉,性能更加可靠,這使得它們可以被商品化生產。1964年到1972年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三代計算機。大量使用集成電路,典型的機型是IBM360系列。
到了70年代,集成電路技術的引入極大地降低了計算機生產成本,計算機也從此開始走向千家萬户。1972年以後的計算機習慣上被稱為第四代計算機。基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後來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1972年4月1日 INTEL推出8008微處理器。1976年Stephen Wozinak(史提芬 沃茲奈克)和Stephen Jobs(史蒂夫 喬布斯)創辦蘋果計算機公司。並推出其Apple I 計算機。1977年5月 Apple II 型計算機發布。1979年6月1日 INTEL發佈了8位元的8088微處理器。
1982年,微型電腦開始普及,大量進入學校和家庭。1982年1月Commodore 64計算機發布,價格:595美元。 1982 年2月80286發佈。時鐘頻率提高到20MHz,並增加了保護模式,可訪問16M內存。支持1GB以上的虛擬內存。每秒執行270萬條指令,集成了134000個晶體管。
1990年11月: 第一代MPC (多媒體個人電腦標準)發佈。處理器至少80286/12MHz,後來增加到80386SX/16 MHz ,及一個光驅,至少150 KB/sec的傳輸率
1994年10月10日 Intel 發佈75 MHz Pentium處理器。1995年11月1日Pentium Pro發佈。主頻可達200 MHz ,每秒鐘完成4.4億條指令,集成了550萬個晶體管。1997年1月8日Intel發佈Pentium MMX。對遊戲和多媒體功能進行了增強。
此後計算機的變化日新月異,1965年發表的摩爾定律發表不斷被應證,預測在未來10~15年仍依然適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