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Jeffrey Zeldman

鎖定
Jeffrey Zeldman是最早一批Web設計師之一,之前他曾擔任藝術總監和廣告文案撰稿人。1995年,他開始建立最有影響力的個人站點撰寫Web設計方面理論的經驗教程,該網站擁有廣泛的讀者。.
外文名
Jeffrey Zeldman
職    業
藝術總監、廣告文案撰稿人
地    位
最早一批Web設計師之一
被譽為
萬維網標準之王

Jeffrey Zeldman人物介紹

1998年,他牽頭創建了Web標準推廣組織“The Web Standards Project”。這是一個民間自發的組織,主要目的是説服Microsoft和Netscape在他們開發的瀏覽器中支持相同的技術。同年,他為“網站建設者”們建立了“A List Apart”,成為當時業界最有權威和影響力的電子雜誌。 JeffreyZeldman是“Happy Cog”的發起人之一和創意總監(Happy Cog則是一位Web設計和用户體驗專家),他寫過許多文章,出版過兩本書,其中包括這本“Designing With Web Standards”。他是一位深受讀者喜愛的環球演講師,在2005年,Jeffrey和Eric Meyer共同創辦了“An Event Apart”( ),一個關於Web標準設計和編碼的傳播會議。

Jeffrey Zeldman生平事蹟

萬維網標準之王Jeffrey Zeldman
做為一個開創基於標準設計的先鋒,Jeffrey Zeldman制定了萬維網標準終止了瀏覽器之戰,並且使得所有網民看到了同一個互聯網。
Zeldman 在1995年設計了他的第一個站點,現在已經很難回憶起那個年代的互聯網是什麼樣子的。在那個沒有規則與沒有最佳實例的年代裏,與其説World Wide Web(世界的網絡) 倒不如説那時的環境更像Wild West Web(荒蠻的網絡)。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個偉大試驗的年代,但是Zeldman很快就看到了不好的一面:沒有標準的混亂威脅了網站的健康發展,提高了站點的維護成本並且影響了用户體驗。
Zeldman通過這個項目開啓了他的新職業生涯,那時他是一名藝術總監與廣告代理商,同時也是一個需求互 聯網服務的客户。現在這個擁有11名成員的項目致力於網頁設計,包括紐約Happy Dog設計諮詢、網絡雜誌A List Apart、旅行會議An Event Apart以及一本新書的印記。或許對於Zeldman來説最重要的是他先導了一場基於標準設計的運動,確保每一個網站可以由任何人使用任何瀏覽工具在任何網絡終端上正確顯示。
現在看來,這個概念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的瀏覽器大戰中,微軟(MSFT)和網景都宣稱佔據了 50%的市場份額,並且微軟和網景的瀏覽器是幾乎互不兼容的。當時輸入一個地址,然後發現想要瀏覽的網站在你的瀏覽器上根本無法顯示的情況很常見,因此那個年代的公司網站都需要設計針對不同瀏覽器的不同版本,這對於企業對於用户來説都是不友好的。更嚴重的是,瀏覽器開發商為了使得產品更具競爭力,紛紛推出不相兼容的新技術與新特性。
混亂與無政府狀態
“如果沒有幀率、鏡片、錄音設備這樣的行業的標準,電影行業不會獲得如此的發展”,Zeldman説道,“互聯網的發展也一樣。”。實際上,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已經建議了一些標準或非所有權的技術。W3C產業組織確保網絡技術能夠協同工作,由WWW的發明者Tim Berners-Lee與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瑞士粒子物理實驗室歐洲物理研究中心一起創立。這個組織定義了互聯網的基本結構語言的一些標準,確定了表現內容的語言,比如標題定義等。但是即使這些標準存在,開發商們仍然輕視標準不使用它們。
“對於字頂向下的社區而言,互聯網標準運動就是一個自低向上的運動,因此沒有得到響應”,Jeffrey Venn説,在互聯網的荒蠻時代,他是Goolge互聯網應用用户體驗經理,擔任有線數字(Wired Digital)用户界面設計的執行總監,“微軟和網景公司來到hotwired [當時這麼稱呼]演示各自的4.0版瀏覽器。我們告訴他們,如果你不利用這一點,你不利用那一點,你正在建設的東西就是在向錯誤的方向發展,我們也不會支持你的瀏覽器。”。
Jeffrey Venn的話中的“這一點”和“那一點”是指對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這樣標準的不支持,對DHTML(Dynamic HTML 動態HTML)的不兼容組織起來
1998年,Zeldman聯合創立了互聯網標準項目Web Standards Project(WaSP),這是一個設計師與開發師的產業聯盟。在這個組織的官方歷史記錄裏説道:“如果網景和微軟堅持構建更加不兼容的瀏覽器,開發的成本將會繼續飛漲,數以千萬計的開發者會發現自己深陷其中,互聯網將會成為一個數碼通天塔。”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傻差事,即瀏覽器的公司永遠不會聽取客户的意見, "Zeldman回憶到, "其他人也説,‘用户不關心你使用了Web標準',當然他們是不知道,只是知道你的網站顯示的更好 。”以CSS為例,設計師的設計習慣是讓信息在不同設備或者不同瀏覽器上的網頁中表達出來。在CSS技術應用之前,控制頁面顯示的代碼是寫在頁面的基礎源代碼裏的,這意味著如果設計師想要開發出適合各種設備各種瀏覽器的頁面就必須寫相應多個版本的頁面,因為每個頁面版本只使用於某一個設備或者瀏覽器 。
使用同一種語言
CSS讓頁面的內容與表現分開,樣式表就好像對Web服務器説: "如果你把一個頁面發給電腦,就是這個樣子" 。對於不同的設備,比如PC、PDA等可能會有不同的針對“友好打印”的樣式表。對於設計師來説, CSS意味著讓不同的設備顯示適合自己的頁面;對於開發者來説, CSS意味著只需要建議一個頁面;對於用户來説,CSS意味著網站能夠友好的工作,Zeldman説。對於那些需要使用網站來宣傳企業形象的公司更不用説了,CSS意味著"當用户需要的時候,你可以使用最好頁面表現方式來宣傳你的品牌,你的形象" , eldman説道。這也意味着一個網站需要更新風格時,並不需要修改每一個頁面,而在以前這會是個很耗時間和人力的工作。這樣做的好處不只是節省公司的成本,在1998年,根據以往的經驗,WaSP估計需要寫四個甚至更多的兼容版本,增加了25%的設計與開發的工作量。而基於標準的設計還可以減少維修費用。如果一個站點減少了代碼加成量的35 %,也會減少相應比例的帶寬流量,Zeldman説 。
設計師遵從規範
谷歌的Veen説標準也可以減少風險。當有線數字(Wired Digital)使用非標準的技術構建頁面時,他説, "當下個瀏覽器版本出來時,我不知道我們的頁面是否還適合" 。一旦瀏覽器公司開始支持標準,網站開發者可以更加有信心,在下一個版本的瀏覽器推出時並不會推出一個新版本的標準,比如HTML。優勢顯而易見,現在的網絡標準對於微軟與網景來説是個硬性標準。通過遊説,這些公司的工程師認識到了Web標準的價值並且立馬開始使用標準。到了2000 年, Zeldman宣佈遊説勝利,並做回了設計工作。但後來他認識到,即使瀏覽器製造商正在意識到標準的作用,但許多設計人員仍然沒有開始使用。 "有些設計師並沒有像我期待的那樣使用標準,他們反而説,’你難道不知道如果我為6個不同的瀏覽器設計站點能賺多少錢嗎?‘ " Zeldman説。其他的設計師也擔心Web標準會限制他們的創新能力。" 沒有人關心、理解、認識到Web標準的好處 , ",Dan Cederholm説,(Salem (Mass.) design firm Simplebits設計公司的創辦人,包括Bulletproof Web Design等書的作者) "直到Zeldman發佈了To Hell With Bad Browsers,人們才認識到了CSS對於Web佈局的作用" 。
寫在最後
Zeldman在1998創立的A List Apart與Webzine上發佈了許多文章,説服了一些設計社區裏的設計師,並被眾多設計師與站長擁護。Zeldman將他的工作寫在了2003年出版的新書Design with Web Standards裏。這本書就好像他的其他文章一樣,披露了他做為華盛頓郵報的一名記者和一個廣告編寫人的生活,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善於表達他的論點,哪怕是非技術人員也能輕鬆理解。
他寫道, "雅虎的首頁日訪問量過百萬,多餘頁面代碼的每個字都會造成天文數字的流量,並且使得雅虎不得不支付巨大的運營費用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雖然Zeldman只是眾多參與設計標準運動的設計師中的一員,但他是最被推崇的最使人信服的專家,他的能力、他的呼籲使我們認識到推行Web標準的重要性。
今天,大多數的網站都是與標準兼容的。WaSP將繼續與網絡軟件開發商共同確保W3C標準的兼容性。雖然Zeldman不再積極參與web標準的項目,他把更多的時間與快樂留給了廣告時代雜誌,華納兄弟娛樂(時代華納)和國際特赦組織,用他的話來説, "我只是專家的代表 ",做為“專家的代表”,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紐約時報網站的設計師Knoi Vinh説,“他就是這個領域的一頭雄獅”。